在我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10月17日,以“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10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博览会上现身,展现过去20年我国非遗保护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7日,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山东展区,观众参观了解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布偶”(摄影:大众新闻记者 王培珂 )。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过去20年间,我国已公布5批共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43个非遗名录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日常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在山东,潍坊风筝、德州扒鸡、淄博琉璃等制作技艺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放风筝、吃扒鸡、使用玻璃器皿,时至今日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非遗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甚至面临技艺失传的现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性凸显。

非遗传承保护,离不开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从微观看,一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依靠的是一位位传承人的努力。2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已累计培训超10万人次。

从宏观看,在全国范围内对非遗进行统筹管理和研究保护仍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2022年,天津大学在国内首建非遗学科并招收第一批非遗学研究生。在开学仪式上,有着“中国非遗保护第一人”之称的冯骥才说,把非遗列入名录,是保护工作的开始,现在我国的非遗有很多还缺乏严格、专业和科学的保护。近日,冯骥才出版了《非遗学原理》一书,把非遗学从民俗学、民艺学等相关学科中剥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看待,阐述了非遗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

经过20年传承保护,非遗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游客可以带VR眼镜细看故宫、通过AR技术沉浸式欣赏曲艺,通过与数字科技结合,非遗变得更“时髦”了。在青岛,非遗与乡村振兴结合,共建成各级非遗工坊154家,在保护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济南,已有187所学校参与“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了解、喜爱非遗,成长为非遗的传播者、传承者。

(大众新闻记者 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