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沂蒙革命老区以烈士鲜血染采、以军民情深筑基、以百姓自强前行,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便是其中一个缩影。在战争年代,八路军誓死抗击日军,保卫朱村;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朱村视察,给予巨大关怀和激励。

不负人民,人民不负。朱村人民世代感恩、祭奠烈士,无私奉献、奋斗不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这片红色沃土,书写出一段新的传奇。本刊记者带你走进朱村,穿越时空,体验老区风情,追溯力量源泉,感悟伟大的沂蒙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出临沭县城,向西南行约20公里,驶上新建的朱村沭河大桥,便正式进入朱村地界。

朱村西依岌山,东傍沭河,位于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溯源最早可追春秋,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胶州人王随迁徙到此,娶妻定居,繁衍生息,终成望族。现在全村900多户、近3000人,九成村民姓王。因村庄周围河渠纵横,溪水汇流,又村东有沙丘,东西有9条道路环绕,故取九龙戏珠之意,起名“珠村”,后因历代村民崇尚朱子儒学,更名为朱村。

秋色连波,村映斜阳。落日余晖中,朱村别有一番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边烟柳水天碧,江逊沭河七分幽。古老的沭河如诗如画如梦,河水缓缓流淌,波纹如丝,像饱经沧桑的老人,安详沉静,而时代的变迁却烙在心中,成为永恒。

河岸边梨园、葡萄园里,劳碌了一天的村民正忙着收工;不少老人开着电动三轮车行驶在回家路上,穿过一座石牌坊进入村庄。

入村,干净笔直的柏油路、一串串的红灯笼、金灿灿的玉米、古色古韵的清代民居都披上了霞光。

村口左手边矗立着一块巨石,上刻红色大字——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时留下的嘱托,也是朱村人奋斗的目标和梦想。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2013年11月,朱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2016年11月,被住建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21年12月,被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园五馆”寄深情

9月26日早上6点,晨曦微露,秋雾霭霭。记者漫步朱村,目之所及,白墙青瓦、花草树木、铺晒的玉米花生都笼罩其中,抬眼凝望,便见一幅水墨之画。

进村不远,中心街北边便见清代民居,现完好保存7户23间,组成鲁东南为数不多规模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飞檐翘角,檐牙高啄,配以砖雕、木雕、石雕等,颇具古朴典雅韵味。

与清代民居隔街相望,是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馆内有钢八连朱村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朱村档案馆、档案陈列展、临沭人民支前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是一个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它们在朱村交融,让来者缅怀历史、启迪心灵,在古今碰撞中感受时代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朱村古以文立、今以“红”兴。

如今,提及朱村,皆冠以“红村”之称,这既源于1944年那场朱村保卫战,也源于朱村人始终不忘救命之恩的深厚情怀。

1941年秋,日军进攻同在曹庄镇的西山前村,民兵自卫队奋起抗击,等八路军赶到时,抗日英雄张作洪及38名民兵骨干已壮烈牺牲,103名群众被敌人抓走。

当时,时任115师教导第二旅四团政治委员的吴岱和全团官兵难抑泪水,吴岱对战士讲,以后在我们根据地周围,枪声就是命令,听到枪声,要赶快去解救群众,保护群众不要受到日本鬼子伤害。

1944年1月24日,朱村人正忙着操办年事,500余名日伪军进犯朱村。听到枪声后,驻扎在附近的四团二营八连连长鄢思甲和指导员谭沛然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集合部队驰援朱村。经过6个多小时浴血奋战,朱村得救,24名战士血洒战场,长眠于此。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婉拒了村民送来的年夜饭。次日大年初一一早,村民们自发来到村头,祭奠24位牺牲的战士。

后来,朱村村民赠送给八连“钢铁英雄连”锦旗一面,再后来,山东军区正式授予八连“钢八连”荣誉称号。

“那些战士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一年也就是过年时吃上一顿饺子,新年第一碗饺子就敬给他们……”讲解员胡文慧沉痛的声音传来,记者瞬感心中一沉、眼睛湿润。

从那时起,每年春节,朱村各家各户的第一碗饺子都会送到纪念碑前,这成了朱村村民的自发行动,至今延续。

80多年来,红色故事浸润着朱村,也滋养着一代代村民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朱村土生土长,常听老人讲‘钢八连’的故事,如果能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建纪念馆,让后代牢记今天生活来之不易,不能忘本。”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告诉记者。

2011年4月3日,王济钦当选村党支部书记,5月1日,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随后,他带领村民用3个月清理村内“五堆”,沿街建了164个花池,美化了村庄环境;收拾村里仓库,筹建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压力很大。仓库租出去了,有的租户经营食用油和化肥,在院里和房间堆放很多杂物,乱七八糟。一些老人也不理解,说建这个干什么,不当吃不当喝,还要花不少钱。可我还是顶住压力做通群众工作,并请王经臣负责操办。2011年年底,我们打印了资料,准备建馆,2012年建成村史馆和钢八连朱村纪念馆。”王济钦如数家珍。

谈起那段经历,当了多年讲解员的75岁老人王经臣打开了话匣子:“我原来在外闯荡,1998年回村,不久,村里老人找到我,让写个倡议书,保护战斗遗址。从那时起,我参与规划保护遗址,筹划建馆。‘钢八连’家喻户晓,干农活休息时,老人就讲那些战斗故事。我也常找老人聊那些往事,但毕竟是口口相传,为保证准确无误,我们开始搜集资料。本村在外工作的人提供了很多帮助,1998年,临沂一中副校长王希昌给了我本书《中共临沭党史大事记》,我便阅读研究,了解到1938年朱村建立了临沭县第一个党组织,有很多红色资源……”

老人一边领着记者在展馆观看,一边回忆:“2011年决定建馆后,我们根据临沭县志搜集资料,开始走访;2012年,去当时的济南军区查阅鄢思甲的档案,又到浙江拜访铁瑛子女,铁瑛当年是临沭县委书记兼独立营营长,他带领独立营参加了战斗,铁瑛的儿子铁和平给了我们14张照片……”

随后,其他展馆也陆续建成。朱村档案馆于2013年6月25日建成,是山东省第一家村级档案馆,当时保存了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13年朱村农村发展较为完整的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7000余卷件。2015年,朱村建成全国第一家村级档案展室。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朱村人口记录簿、“钢八连”用过的冲锋号、舒同亲笔题写的奖状……几个展厅走下来,一件件文物、一份份资料、一个个故事,无不让人动容,它们打开了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虽然静默无言,却述说着社会更迭、家国情怀、时代发展。

句句叮嘱绘蓝图

2013年11月25日,这一天注定将永远载入朱村志,铭刻在朱村人心中。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来到朱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关怀和支持,更是对革命老区人民最大的鼓舞和鞭策。

10多年过去了,王济钦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回忆起来难抑激动。

11月25日下午,在人们翘首以盼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观看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起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

“钢八连朱村纪念馆分三部分:滨海来了老四团、枪声就是命令、是八连救的朱村。翔实的图文资料,记录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在展馆里,我唱了《沭河的歌声》。我感到非常自豪,总书记视察过那么多农村,我能给总书记唱歌,这是我的荣幸和骄傲。”王济钦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王经臣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了朱村为了国家水利建设,平地挖出3条河、筑起5道堰、无偿奉献3263亩耕地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听得很认真,我有点紧张,没想太多,只想给总书记讲好。”王经臣回忆。

从纪念馆出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时年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

在王克昌家中,习近平总书记挨个房间查看,并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地询问他家里有几亩地、收入多少,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又询问他支前工作情况。听老人说家里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他强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至今,王克昌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总书记进院子后,看到厨房,一转身就走了进去,看有没有自来水,还掀开了锅盖,问我吃的啥饭,问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热不热。问我用啥做饭,我说用电,也用煤气炉,总书记问用煤气炉得花多少钱,我说一个月50元。总书记又问了新农合和养老问题,我说,现在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上医院,能报销70%;这两年养老金已经涨到100元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朱村视察,不断叮嘱,每一分每一秒,都体现出对朱村人民的深情厚爱。“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对老区人民的承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人民擘画的宏伟蓝图。

谈起10年的变化,王克昌不假思索:“这10年当中,俺这个村脱胎换骨,搞环境卫生,村里变美了。建了新小区,很多村民住了楼房。维修清代民居时,路面铺了青石,现在村里有4条沥青路、3条水泥路、4条青石街。家家户户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八成家庭有轿车,经济发展了,生产搞上去了,工业也搞上去了,来参观学习的人很多,多热闹!都是沾了共产党的光。”

王克昌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汇报发展成果,总书记很快回信。回信言简意丰,体现了总书记对革命老区人民的关爱和深情。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就地掘金谋发展

清晨,东方泛白,村内一片宁静。记者沿街观览,鼻翼翕动,贪婪地吮吸微微的芳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突然从脑海中跳出。

柏油路上,村民马兆春正在摊晒花生。“孩子在临沂市区上班,就自己在家。我种了点花生,打油吃。”身材矮小的马大姐和记者闲唠。聊起村里的变化,她心满意足,“多年前,根本没有路,这路就是沟,人从里面走,我走路时都看不到路面,大家慢慢把沟填平了。那个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路,还安装了太阳能灯,晚上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

尽管马大姐家里粮田有限,收入微薄,身体有恙,但从她话语中一点也听不出抱怨。

“抓把花生吃吧。”告别大姐时,她微笑着说,记者也毫不客气地拿了一粒,感谢着前行。走在村里,村民多次把这句话送入记者耳中,那份真诚、热情、质朴可暖化人心。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除了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最根本的是激发内生动力,让村民通过辛勤劳动富起来。

在朱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编织花篮的尚怀瑞。她是村“两委”成员,要负责村里一部分工作,不能外出打工,于是就带领20 多个村民搞起了柳编加工。

“都是来料来样加工,原来是柳编,现在绳编多些。加工一个20来公分高的小花篮能挣2元,一天能挣20多元。我这里主要是吸收不能出去打工的老年人,可以在这里编织,也可学会后拿回家加工。现在村里有100多户从事柳编加工。”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老区人民面对困难,不等不靠,为了过上好日子,努力拼搏。

谈到村庄的发展方向,王济钦和曹庄镇党委副书记高李明看法一致,就是如何增收,搞好产业发展。

“美丽乡村已经搞了多年,村容村貌都不错,村里也很和谐,百姓丰衣足食,养老医疗保险也都健全,主要难题是发展产业。”王济钦说。

朱村人多地少,很多村民外出打工,有些土地被撂荒。针对这种情况,王济钦2012 年开始流转土地。“1000元一亩,流转了500亩。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每家按标准种4亩,几十户村民也承包了土地,种植葡萄,一年下来,一亩果园能收入近万元。”王济钦介绍,“目前,已经流转了全村70%的土地,2015年开始种植秋月梨,2016年上了蔬菜大棚,现在全村有160多户参与进来。”

村民王春昌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家葡萄园和梨园加起来有8亩地,梨还没全熟,葡萄已经卖完,园里又种上了蒜苗,每年收入近10万元。虽然一年不闲,但是不用外出奔波打工,还能顾家,感觉很满意。”

秋天有信,秋阳暖人。在沭河西岸,是一大片梨园,梨树不高,硕果累累,套着纸袋的秋月梨、晚秋梨挂满枝头。正午阳光洒下,树影斑驳,地面仿佛成秋景漫画;微风拂过,树叶沙沙,像在述说丰收的喜悦。相信,无论谁穿行这梨园,都会情不自禁露出笑脸。

在村民赵荣美的梨园里,10多个人正忙着摘梨、运梨。“今年种了3.5亩晚秋梨,亩产1万多斤。今天卖的梨单个都7两以上,1斤1.05元,小果子可以长一段时间再卖。前几年,单个超过3斤的梨都被客户挑走,2.5元1斤。今天摘了400多筐梨。”赵大姐高兴得合不拢嘴。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朱村还承包出去一些荒滩,几百元一亩,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2014年,由浙江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朱村村庄总体规划,以“文化立村、农业强村、旅游兴村”为核心发展理念,实施“一轴两带六区”建设。

2020年,由县里统筹,“红色朱村”改造提升项目启动:投资5.2亿元,将朱村建成集红色研学、旅游度假、文娱休闲、餐饮住宿、拓展教育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研学胜地。

“2021年,朱村红色景区建设时动员搬迁,400多户村民仅用了几十天就全部搬离,后来住上了楼房。村里腾出近200亩土地,重点建设‘一心五馆四街五巷一基地’,8个月时间就建了起来。”王济钦颇为自豪地说。

现在景区由县城投集团运营,吸纳了朱村和周边村一些村民就业,从事安保、保洁等工作,村集体每年可增收几十万元。

每逢节假日,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参观游览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待五六拨,有的游客还专门点名要我讲解。”王经臣微笑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朱村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70%是学习团体,已经成为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传承的重要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工作顾家两不误,最少的一个月工资达2000元。每逢节假日,村民可以在路边摆摊,也能增加一些收入。”朱村大酒店前厅经理吴芳芳说。她家是附近村的,原来在临沂市区上班,景区建成后,她回到了家门口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这和曹庄镇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曹庄镇人大主席朱子说:“朱村这几年发展迅猛,与周边村差距逐渐拉大。2021年,结合片区化乡村振兴工作,镇里决定发挥朱村龙头作用,带动周边村庄发展。2022年聘请浙江大学搞规划,2023年开始真正落实。比如,在与朱村一路之隔的马庄村,主要做法是,盘活村内闲置宅基地,由村集体先租下,一部分打造成公共服务小院,办幼儿园、慈善食堂、卫生室等,服务群众;一部分转租给公司,由他们运营,并给村集体分红。通过这种方式,马庄村年集体增收近10万元。最大的改变是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目前,朱村正带动周边9个村一起前进,形成“一村带九村”的发展格局。

“以后我们还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做到一年四季有花有果,让老百姓富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后,变化翻天覆地,但距离百姓的期望和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还要继续努力。”谈起未来,王济钦有明确的目标和梦想。

天地无私写奉献

9月25日早上7点,景区内就开始忙碌起来。

“工作人员正在准备用吊车把游船放入河中。过了七八九3个月休渔期,游船就可以下河,载客观光。”安保人员王峰告诉记者。

当游客乘船入画,听雨歌声声,看蒹葭苍苍,绝对想不到,这平静的河水曾经多么肆虐。

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是一条山洪河道,与西侧沂河相向而行,旧时水患频发。据史料记载,自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1949年,平均5.2年发一次大的水涝灾害,朱村人深受其害。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1974年8月,连降暴雨,朱村遭受了一次严重水灾。今年86岁的王兆美老人说当时“整个村都快淹没了”,村里死亡2人,房屋倒塌400多间,农作物减产严重,家畜淹死无数。

记者在导沭整沂馆了解到,沭河治理历代有之,然未绝水患。为根治沭河,导沭整沂工程自1949年4月开工,到1953年12月结束,完成修建沭河拦河大坝、筑溢流堰、挖掘新沭河及分沂入沭河道等工程,数百万民工顶风冒雨,寒暑不顾,胼手砥足,奋战工地,终成河清景明、沭水安澜。

“这都是在一马平川的良田和房屋拆迁的土地上开挖修建的,导沭整沂以前,朱村共有土地4200亩,1950—1995年国家挖河培堤占用朱村土地面积的77.7%……村民不仅贡献土地,还腾出房子给民工住,最多时接纳5000余人,超过常住人口近4倍。”讲解员告诉记者。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朱村积极响应国家治沭号召,无偿拿出土地,使人均4亩多地降到4分田,书写了朱村人的大爱无私。

这种无私奉献,每个时代都在朱村人身上上演。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人民“扛起担架上前线,推起小车下江南”,王克昌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曾跨越4个省,历经110多天,把汗水和血水洒在支前路上。

“据统计,1941年1月至1949年12月,临沭全县人口29.6万人,参军人口1万余人,烈士2000余人,支前民工11.5万余人次,支前常备民工5.5万余人。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沭视察,看望了老支前模范王克昌,对当年临沭人民的拥军支前给予高度的评价。1938—1949年,朱村有40多人参军,在解放战争中有8人献出了宝贵生命。”讲解员王书晴说。

鄢思甲1944年指挥朱村抗日战斗并负伤,同年8月,山东军区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模范指挥员”称号。他先后三次驻防朱村,与朱村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在村民心中,他也成为村中一员。1983年,鄢思甲去世后,子女遵照他的遗嘱,将其骨灰撒入朱村村东河里。

在朱村,王经臣是8个讲解员之一,其余都是20多岁的大学生,只有他年逾古稀。义务讲解多年,如今,他又把接力棒传到孙女王书晴手中。

9月27日上午9点多,钢八连朱村纪念馆传出歌声,原来是王济钦在清唱《沭河的歌声》。当天不忙的他义务接待了一个参观团,因为他亲力亲为筹建展馆,所以对馆内展示特别熟悉,讲解起来声情并茂、慷慨激昂。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东支部生活杂志报道临沭朱村

正是有了这样的付出和奉献,朱村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庄成长为红色摇篮,让红色文化不断传承,成为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正是有了这样的付出和奉献,才实现了《沭河的歌声》中的愿景:保住我们的田庄,保住沭河的风光,让我们在沭河上歌唱;正是有了这样的付出和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才照进现实,逐步实现,不再是梦想。

记者手记

没蹬自行车,没骑电动车,没坐小轿车,全靠两条腿,每天步行“标配”12000多步……只有真正“蹲”下去,才能切实感受到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的淳朴热情、不屈不挠、奋勇争先,才能真正懂得朱村为什么会成为红色摇篮。

“柳都古镇水乡红村”,朱村能有此称号来之不易。如果没有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支撑和坚守初心,朱村就不会从万千村庄中脱颖而出,成为红色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朱村用“红色”书写了一部战斗史、一部发展史,树立起一座新的丰碑。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新时代,朱村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华丽转变:建成红色文化园区,发展特色农业,开发柳编产业,从人均4分田的穷村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绿水青山、文明和谐的富裕村,带领周边村庄联动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正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变成现实!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

编辑:刘杰 崔海明

扩散周知

小编披星戴月

赏个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