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28):齐宣王与“稷下学宫”(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
齐宣王特别喜欢听人吹竽(yú),而且要求场面宏大,一般是三百人的大合奏。
南郭先生本不会吹竽,但发现合奏可以浑水摸鱼,于是主动请求加入。
齐宣王很高兴,来者不拒,未经面试,就录用了南郭先生,还给他发很高的薪水。
南郭先生乐坏了,天天加班,非常敬业地“假吹”,但是,就是不肯苦练“竽技”。
后来,齐宣王去世,齐湣(mǐn)王继位。
齐湣王的爱好跟他爹不同,不喜欢合奏,而是喜欢挨个听每个人独奏。
南郭先生担心露馅,只得连夜逃走。
这个名叫“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通常是讽刺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但这故事似乎还有另一层意思:齐宣王识人用人水平不行,很容易被骗,暗示他是个“昏君”。
齐宣王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
齐宣王大名田辟疆,田氏齐国第5任君主。齐威王田因齐的儿子,孟尝君田文的亲叔叔。
齐宣王
从上一篇“齐灭燕”的故事看,齐宣王是一位有想法、有能力的雄主。
接下来,我们再讲两个关于他的著名故事。
一个是关于她的丑妻钟离春(又叫钟无艳)。
却说齐宣王执政初期,夜夜笙歌,无心治国,直到遇到丑女钟离春。
钟离春德才兼备、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容颜丑陋,十足的“女汉子”,四十岁还没嫁人,号称“中国四大丑女”之一。
钟无艳剧照
钟离春自知以她的条件,无法“以色事人”,只能“以才动人”。反正不好嫁,不如赌把大的。
于是,她冒死对齐宣王进谏,说齐国目前危机四伏,国君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
齐宣王不仅不怪罪她,反而采纳她的建议,还立其为王后,以她为镜,齐国从此大治。
另一个故事就是光大“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人物浮雕
稷(jì)下学宫是什么地方?
诸子百家的发源地,百家争鸣的大本营。
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的各种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农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等。
诸子百家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
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和列子等;
兵家代表人物有吴起、孙子(孙武)、孙膑(bìn)等;
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申不害、韩非子等;
纵横家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
上述这些人,并非都到稷下学宫上过课、讲过学。比如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就没到稷下学宫打过卡。
孔子雕像
从齐宣王喜欢听“竽合奏”这件事来看,他是一位资深音乐和文化爱好者。即位后,他决定斥巨资运营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英才来讲学交流。
老子雕像
其中就有孟轲(孟子)、邹衍(zōu yǎn)、淳于髡(kūn)等七十六人。
这些人待遇比南郭先生高多了,不仅来了就给别墅,还封官“上大夫”。
但是,这个官职只挂名,不用具体做事。他们要做的,就是自由讲学辩论,著书立说。
战国时代,烽火连天,天下人温饱都是问题。有一技之长的各类人才一听有这好事,纷纷从各地涌向齐国,涌向稷下学宫,以担任“稷下学者”为荣。最多时,稷下学者将近千人,极为繁盛。
稷下学宫极大促进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为我国创造了灿烂独特的“先秦文化”。
齐宣王也因此名垂青史。至于他是明君还是昏君,相信读者自有答案。
松鼠父子读战国
小松鼠说:“老爸,稷下学宫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松鼠爸爸答:“稷下学宫是世界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政府智库,始建于齐宣王的爷爷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zī)的稷门附近。‘稷门’是临淄的一道城门,‘稷下’指稷门附近,这就是‘稷下学宫’得名的原因。”
“那齐国为什么要搞稷下学宫?”
“两个原因。一个是人才竞争的需要。战国中期,随着秦国强势崛起,连败诸国,对东方各国的威胁越来越大,各国终于意识到人才和思想的重要性。齐国自齐威王开始,以东方霸主自居,也开始学习秦国招揽天下英才、以人才强国的先进经验。”
“第二个原因呢?”
“二是齐国文化兴盛。齐国沿海,自古工商业发达,加上春秋贤相管仲的苦心经营,经济繁荣。经济一繁荣,国家就有钱。国家一有钱,就可以到处挖人,文化就兴盛。稷下学宫建于齐国、成于临淄,说到底,是齐王敢烧钱、有钱烧。”
“原来齐国这么有钱啦。”小松鼠羡慕道,“真想穿越到临淄城找齐宣王玩玩。”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