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但近年来,其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30岁的赵磊一直在浙江打拼事业,自从结婚生子后,他比从前更努力工作。由于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有时候为了缓解压力,热爱美食的他选择用“吃”来满足口腹之欲。
红烧肉、炸鸡、火锅、烧烤、榴莲、蛋糕……全都是他的最爱,大快朵颐后。总能带来超强的精神满足,再大的压力都烟消云散,也让赵磊越来越难抵挡美食诱惑。
然而,贪图一时的味觉享受,代价却是失去健康。
这个器官,最怕暴饮暴食
最近半年来,赵磊越来越频繁往返医院,动不动就因为肚子痛到跑到急诊。原来,赵磊不仅有脂肪肝、慢性胰腺炎,胰管内还有大量的结石,虽然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帮他清理了部分结石,但仍有残余的顽固结石,很难清理干净,再加上赵磊动不动就大饱一餐,就导致他的腹痛症状越来越频繁。
直到最近,赵磊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腹痛、呕吐轮番上阵,被折磨到不行。这次他决定到杭州的医院看看,于是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由于经历过几次体外碎石、内镜取石都没能达到效果,消化内科医生建议赵磊通过外科手术取石。于是,他找到了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杨祺俊,没想到这个过程中竟发现了“意外”。
慢性胰腺炎竟发展成了“癌中之王”
赵磊的腹部CT显示胰头异常,考虑肿瘤病变的可能。可他不敢相信,自己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肿瘤呢?
就在赵磊以为结果可能弄错了的时候,核磁、病理穿刺等各项检查指向了同一个结果“胰腺癌”。
这下赵磊凳子都坐不稳了,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结果……
杨祺俊医生在进一步得知赵磊情况后,发现了症结所在,虽然赵磊没有家族史,也不抽烟喝酒,不接触化学物品,但唯独喜爱美食,经常暴饮暴食。然而,这个看上去没啥“毛病”的喜好,偏偏就是最大的问题。
病了会把自己“吃掉”的器官
最怕不健康饮食
杨祺俊表示,胰腺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正常情况下,这些酶在胰腺内以不活动的“酶原”形式存在,它是酶的前身,不会消化自身的组织。
但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这些“酶原”进入到胰腺和它的周围组织时,被组织液激活而变成有消化作用的酶,可以消化自身组织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
尤其是原来就有胆石症、胆道蛔虫、胆囊炎、胰石等引起胆管不畅因素的人群,暴饮暴食后不仅容易引发胰腺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组织退变,也有可能最终导致恶性程度很高的胰腺癌的发生。所以,赵磊饮食中过量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很可能与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由于诊断明确且合并胰腺炎胰管结石和肠梗阻,手术指征明确。杨祺俊立即为赵磊安排了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胰腺炎的状态下顺利安全地完成了“胰肠吻合”,并在手术过程中联合胆道镜,将残存胰腺中的结石彻底清除干净。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切缘肿瘤阴性,也就意味着肿瘤达到了完全切除。虽然已经康复出院,赵磊也没有再经历腹痛的困扰,但他后续仍要定期复查和接受化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预防胰腺癌,建议戒烟、控酒,提倡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高脂高热量饮食,避免超重肥胖。同时,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等其他胰腺良性病变者应及时就医,及时诊治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者要特别提高警惕。
像赵磊这样喜欢暴饮暴食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有数据显示,胰腺癌正在呈年轻化趋势,如何提早发现胰腺癌呢?
杨祺俊提醒广大年轻人,如果有长期吸烟、有酗酒史、肥胖人群、曾患有慢性胰腺炎病史、有糖尿病病史、胰腺癌的肿瘤家族史,要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
1、血清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志物主要指特征性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由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超标时,意味着体内患有肿瘤的几率较大。
2、影像学诊断
CT是胰腺癌诊断最常用的方法。胰腺癌在CT扫描下密度常与正常组织相似,而在增强CT中可表现为相对低密度。
磁共振(MRI)也常用于胰腺癌诊断,与CT有相辅相成的效果;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够清晰地显示胰管和胆管系统,对于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临床上,不少病人就是因为体检中进行了CT或MRI检查,早期发现了胰腺癌。
胰腺超声检查是简便易行、无创伤无辐射的,作为胰腺癌的初筛方法,但胰腺的器官部位位于腹膜后,容易受到腹腔肠气及皮下脂肪的干扰。
3、 内镜诊断技术
超声胃镜,是经胃镜导入超声探头,可以近距离对胰腺进行探查,多用于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胰腺癌者。
4、PETCT或PETMR
利用胰腺癌糖代谢活跃的特点,可以早期发现,同时检查有无周围或远处转移,在CT,MR怀疑的时候,有必要加做PET检查进一步定性定位。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