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亭博物馆馆藏文物之精、之丰,在全国乡镇中都是少见的。”10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夏邑县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马洪波在参观了会亭博物馆后,对该馆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亭博物馆的建设,凝聚着“第八届商丘道德模范”“商丘好人”张雪峰的心血和汗水。张雪峰是会亭镇关仓村人。高中毕业后,他曾在该村担任过村委会副主任。1993年4月,不愿意一辈子窝在村里的张雪峰只身到深圳闯荡,后到北京发展。从穷乡僻壤来到大都市,他深感自身文化水平的不足,工作之余,他不断学习,取得了研究生的学历。

会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曾穿会亭而过,但很多历史被湮没得无影无踪。如何挖掘会亭的历史并展现出来?头脑灵活的张雪峰动起了心思。自1998年3月起,工作之余,他累计行程上万公里,走遍了中国隋唐大运河遗址全程、黄河中上游沿途,征集了几千件夏商周时期以来的收藏级历史文化文物和彭雪枫将军率领的新四军四师骑兵团红色印记革命文物,以及书籍万余本。

2018年,受会亭镇“乡贤归雁计划”邀请,张雪峰返回会亭镇,筹建综合博物馆。在会亭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个月的基建改造、筹备,一个主馆、四个分馆的会亭博物馆横空出世,馆藏文物、图书典籍1.6万余份。在义务担任公益性质的夏邑县会亭博物馆馆长期间,他一边与劳累落下的病根抗争,一边从事中原地区田野考察调查,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调查考证。会亭博物馆的综合规模与科研实力走到了全国乡镇公益性博物馆前列,做到了“一馆阅尽一万年”和“一馆阅尽大运河”。其个人事迹被新华社、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商丘日报》多次报道。

依托考古、研究成果,张雪峰笔耕不辍,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商丘日报》等媒体先后发表了《发现夏邑》《发现庄子》《彭雪枫八里庄之战》《发现火影山》《大运河六里饭棚遗址考证》等多篇历史科研文章,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开创性地提出并逻辑严谨地论证了“夏邑县为夏朝都城城邦文明”核心起源地,包括文中“提出的北纬34度黄淮农业文明起源线”“芒砀山海岱地形黄淮两河农业文明起源片成就夏邑中国最早的城邦雏形”“栗城与粟城纠误考证”等诸多新观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研究院、夏县档案局、夏邑县博物馆认可并出具了收藏证书。2016年,张雪峰被《建筑技术》聘为常务理事,获得2017年度国家级“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荣誉,个人出版了《如何掌握一年的8760小时》青少年教育专著。

事业有成的张雪峰不忘回馈家乡。多年来,他累计向会亭镇捐款捐物价值3万余元,多次交纳特殊党费。2021年,他被夏邑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他当选为夏邑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以及商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商丘市作家协会理事、《京九文学》编委兼副理事长;2023年,他荣获“第八届商丘道德模范”“商丘好人”等称号,并获“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文物、资料,进一步丰富会亭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让会亭博物馆成为夏邑县乃至商丘市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张雪峰自信地说。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