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卫生服务利用与卫生保健系统的现状及挑战日益凸显。本报告将从老龄化现状、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变化、老年人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与卫生保健系统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医疗从业者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数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来源:诊锁界综合/世界卫生组织

整理/编辑:棂星

封面来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老龄化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加速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加速发展。从 1950 年到 2015 年,中国每名妇女生育子女总数从 6.11 下降到 1.66,同期总死亡率也从每万名人口22.2 下降到 7.2,使得人口的期望寿命稳步提高,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从 1950 年的 44.6 岁上升到 2015 年的 75.3 岁,并预计在2050 年达到约 80 岁。

在此期间,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构成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预计到 2040 年,这一比例将从 2010 年的 12.4%(1.68 亿)增长到 28%(4.02 亿),其增长速度远快于法国、瑞典和美国等国家。

同时,中国女性比男性的寿命更长。到 2030 年,中国女性的期望寿命将达到79 岁,而男性76 岁,男女期望寿命的差异在多数高收入国家逐渐缩小的时候,在中国将继续扩大。2010 年中国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占 60% 以上,随后几十年该比例仍将不断上升。并且,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不是城市。大城市中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仅占 10%左右,人口的城乡流动造成农村地区人口迅速老龄化,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地区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分别达到 21.8% 和 14.8%。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二)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和传统养老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如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有三代及以上成员共同生活,共享财产和收入。然而,如今这种模式逐渐瓦解。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多代同堂的家庭比例减少,而单一代际的家庭成为主流。从1930年到2010年,中国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74年,平均家庭规模稍低于5人,到2010年降至3.1人。1930年,约48%的家庭拥有三代人,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18%,仅有两代人的家庭比例上升,到2010年,近80%的家庭仅有一代或两代人。

城市化进程、妇女就业和教育进步等因素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今,老年人不再与年轻人共同居住,年轻一代也不再完全顺从父母。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加入劳动力市场,使她们更重视个人隐私和空间,不愿被长期照顾老年父母的责任所束缚。这导致年轻家庭成员用于照护老年人的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人口流动使农村地区的老年人面临经济困境,难以提供经济支持,甚至在有健康障碍的情况下仍需工作,导致他们孤独且与社会隔绝。这些变化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人健康状况

(一)慢性病负担加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以传染病为主逐渐转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在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近 50% 患有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给老年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脑卒中、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等是较为突出的疾病负担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这些健康相关问题对疾病负担影响程度的大小受性别影响不明显。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肿瘤、脑卒中、跌倒和其他循环系统疾病对老年男性 DALYs 的影响要强于老年女性。相反,老年女性中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和骨关节病的 DALYs 略高于老年男性(见图 7)。中国老年人的人均疾病负担高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原因在于中国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COPD、癌症和心理健康问题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更重(Prince et al., 2015)。

(二)功能障碍和依赖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低于平均期望寿命,这意味着他们在健康方面面临着挑战,老年人依赖他人照护的情况日益增多,依赖率呈上升趋势。据估计,到 2050 年将有大量人口需要日常照护。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躯体功能及相关障碍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些障碍涵盖了多个方面。行动能力方面,例如步行速度可能降低,步幅减小;视力方面,存在视力受损的情况,如未矫治的屈光不正和白内障等是常见原因;听力方面,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存在听力障碍;认知功能方面,轻度认知受损较为常见,会影响老年人的记忆、语言、思考和判断等能力;此外,尿失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生服务利用与卫生保健系统现状

01卫生服务利用
(一)期望寿命与健康状况差异

中国不同老年人群的期望寿命因多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收入、性别、教育、职业和居住地等都对期望寿命产生影响。例如,高学历、高收入、轻体力劳动以及家庭资产较高的老年人期望寿命相对更长。在性别方面,虽然女性情况与男性相似,但差距相对较小。

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往往较差,他们自评健康与贫困密切相关。贫困老年人更可能出现功能受限的情况,健康状况的地域差异也很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无残疾期望寿命更长。

(二)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性

弱势群体卫生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较为突出。富人获得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远远多于穷人,在慢性病患者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农村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可及性较差,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医保报销比例低等问题。

02卫生保健系统现状(一)卫生保健系统概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中国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实现 13 亿人口的卫生保健服务: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2 年,中国总共有 22 575家医院,包括 15 021家综合医院(占医院总数的 66.6%),2889家中医医院(12.8%)和 4665家专科医院(20.6%)(NBS,2013)。其中,大约有 62%是公立医院,其余皆为私立医院(Shanlian,2013)。过去几年,中国老年人专业卫生保健机构的数量在稳定增长(见图 1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大量门诊服务。然而,卫生专业人员和机构在地域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社会福利机构大多为私营,服务范围有限,例如很多疗养院只接收生活自理的老年人,拒绝需求较大或患有某些疾病的老年人。

(二)面临的挑战

  1. 经济负担
    老年人难以享有可负担的卫生保健服务,住院费用和药物费用是主要负担。农村和城市的大部分老年人都无法轻松承担医疗费用,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因药物费用无法承担而不遵循治疗方案的情况较为常见。

  2. 资源分配不均
    卫生保健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平。城市地区每千人口医生数、床位数等都远高于农村地区,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的分布也呈现类似情况。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在县级医疗专业人员的分布在不同县之间也不均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3. 服务质量问题
    医疗服务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老年综合征(如跌倒、尿失禁、压力溃疡等)重视不足,多重用药现象在中国较为常见,甚至在门诊治疗中也存在。此外,部分老年人认为医院治疗对其症状无效而拒绝住院治疗。

  4. 医保报销问题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虽然广泛,但报销比例仍然较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较高。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报销政策存在差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比例相对较低,门诊费用报销额度也有限。城市老年人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高于农村老年人,但总体报销水平仍有待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与应对策略

01长期照护服务需求

(一)需求增长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健康状况的下降,中国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 2050 年,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口数将比现在增加 60%。然而,目前家庭照护服务的满足率较低,政府对家庭照护服务的支持存在地域差异,大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资源来满足长期照护服务需求。

(二)非正式照护的重要性与支持

考虑到孝道作为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其所产生的强烈影响,许多中国老年人不会选择搬进疗养院,至少不认为搬进养老院是最佳的养老选择方案。当老年人认为下一代无法为自己提供照护服务或者自身不愿成为下一代的负担时,约 60% 的老年人会寻求机构照护服务(Wong& Leung, 2012)。在中国城镇地区,49% 的老年人需要日常照护和帮助,25% 需要有人帮助从事日常事务。然而,目前城镇家庭照护服务仅能满足16% 的依赖型老年人的需求。此外,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机构式照护服务的成本,致使许多老年人无力负担。

非正式照护在中国老年人照护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面临可持续性的挑战,并且缺乏与卫生服务系统的有效对接。因此,应当给予非正式照护服务支持,为家庭照护人员提供培训和补贴,从而减轻他们的照护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02应对策略建议(一)提高政治意识,共同行动

各部门应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和生活环境,通过合作来促进健康老龄化。例如,改善住房条件、优化交通设施、完善卫生设施等,从多个方面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优先发展健康问题

  1. 纳入议程与公平性
    将老年人健康问题纳入发展议程,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确保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合适的卫生服务。

  2. 人力资源提升
    改善卫生人力资源能力,加强对卫生工作者的培训,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照护的核心内容进行培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照护需求。

  3. 疾病预防与照护支持

    预防慢性疾病危险因素,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患病的可能性。延缓照护依赖,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依赖程度。同时,继续支持非正式照护服务,并改革医保制度,为长期照护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三)具体行动建议
  1. 慢性疾病预防控制

    在初级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中心扩大对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筛查范围,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控制工作,提高相关医疗的可及性,并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护者对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2. 社区层面预防

    在社区层面建立卫生工作者规划,筛查老年人的虚弱和常见疾病,评估并实施针对常见疾患(如营养不良、行动障碍、认知障碍和感觉障碍等)的照护需求,同时通过将生理机能测量纳入常规健康信息收集,监控老年人机体功能情况。

  3. 社区长期照护系统建立
    制定全国性规划,为社区志愿者和照护者提供正规支持和帮助,确保社区长期照护服务可从公共系统中普遍覆盖和平等获取。设立监测老年人照护质量的认证机构,筹备照护服务评估小组,运用标准评估工具评价服务情况。给予卫生工作者支持,开展医保制度试点,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关注重点从机构照护转移至基于社区和家庭的照护,并创建日间照管中心网络。

  4. 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社会参与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构建关爱老年人之家和居住区,提供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可及性,促进老年人以最佳状态参与社会活动。

整理于: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