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工程,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有力有效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促进细河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10月18日,科教兴区工程专题会暨政校企合作推进会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以下简称“辽工程”)继续教育学院召开。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科教兴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杨艳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区长张翠,区政协副主席周影等科教兴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辽工程科研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统战部、机械工程学院、矿业学院、材料学院、创新实践学院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和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人社局、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阜新市天琪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嘉隆电子有限公司、阜新封闭母线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市细河区源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铁发嘉盛城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阿速卡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阜新鸿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阜新市金石工业有限公司、阜新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参加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9家重点企业分别介绍了生产研发、技术和人才需求情况;辽工程科研院、继续教育学院等7家学院各自通报了学科优势和毕业生就业方向,并就企业需求进行互动交流;区直5个部门结合科教兴区工程所承担的重点任务,以及如何推进与辽工程有关学院对接合作发表意见。

张翠强调,科教兴区作为细河区“六大工程”的首要工程,可见其重要性。辽工程作为坐落于细河的“富矿”,更要重视起来利用好。现阶段政校企合作已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今后政府各部门更要加强与辽工程专家学者沟通,探索合作新模式新途径,更要搭建平台做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争取更多成果在本地转移转化。

杨艳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推动三方合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将政校企合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努力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细河转移转化,更多投资在细河落地升值,更多人才在细河圆梦成才。一是在科技创新引领方面,注重从“实验室”向“生产线”的转变。校企双方要充分发挥辽工程与企业距离近、专业对口、资源互补的天然优势,深入拓展技术交流、科研攻关、人才引进等合作领域,推动学院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二是在人才引育用留方面,注重从“单方育人”向“双元育人”转变。在教学能力上,辽工程教师应深入企业生产、研发、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流程和技术需求,将企业的实际案例、产品引入课堂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将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科研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经历上,学生可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为企业服务,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效能。三是在部门服务保障方面,注重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全面完善区校协同推进会商机制,推动院企联系常态化、经常化,定期发布全区重点产业领域合作需求,协同解决技术难题、人才培养、合作共建等问题,推动院企良性互动,促进成果转化落地。要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引人”,减少企业感受和政策条文之间的“温差”。文件出台,要让企业看得懂、用得上;优惠落地,要让企业“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政策执行,要落实回访制度,打通反馈环节,目的是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发展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