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9:0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姜进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吉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主任宋喜红介绍《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和《2023年威海市海洋灾害公报》有关情况。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主要内容

海洋生态基本格局。威海市海岸线长度968公里,管辖海域面积9817平方公里,位于黄海西部近岸二级生态区。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态基础状况良好,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较往年偏高,海水pH值、盐度、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以及石油类等监测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沉积物类型以粉砂为主,在市区、荣成、文登及乳山海域均有分布;其次为粘土质粉砂,主要分布在威海湾东北部海域。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总体稳定。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7种,主要类群为甲藻和硅藻;鉴定出浮游动物60种,主要类群为浮游幼虫、桡足类、刺胞动物门、枝角类、端足类;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93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威海近岸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丰富,2023年调查结果显示,海草床、海湾、河口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分布面积和结构特征稳定,水体环境和沉积环境良好,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

海洋生态灾害与风险。2023年,我市近岸海域未发生灾害级别赤潮,但局部海域赤潮灾害风险仍然存在。黄海浒苔绿潮连续第17年影响我市南部海域,持续时间20天。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到2023年底,威海市互花米草存量面积大幅减少,治理区域实现全覆盖,互花米草快速蔓延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023年,双岛湾及乳山沿岸地区存在海水入侵现象,未发现土壤盐渍化现象。近3年相比,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程度总体略有减轻。

海洋生态保护行动。威海市立体化实施海洋生态预警体系建设,构建以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为基础的监测业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多元化推进海洋生态预警能力提升,2023年,近4000平米的海洋生态预警综合实验楼竣工验收并正式启用,构建了集实验室监测、岸基监测、船舶监测、在线监测和遥感监测等全方位、立体化监测网。常态化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加快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2023年累计修复海岸线20余公里。前置化做好海洋生态灾害综合防控,印发《2023年威海市近海浒苔绿潮防控方案》,绿潮灾害期间,安装布设浒苔海上拦截网60公里,出动清理人员965人次,使用机械设备242台(班)次,累计清理浒苔378.5吨,2023年浒苔绿潮总体呈现“登陆时间推迟、影响时间缩短、登滩量减少”的特点。

02

《2023年威海市海洋灾害公报》主要内容

近岸海域水文状况。2023年,威海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14.9℃,较2022年高1.1℃。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盐度1月~4月、10月~12月呈升高趋势,5月~9月呈波动下降趋势。近岸海域潮汐类型以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为主。

风暴潮过程情况。2023年,有1次达到蓝色警报级别的温带风暴潮过程影响威海近岸海域,未发生台风风暴潮。2019年~2023年,威海市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7次,其中10次过程达到预警级别。与近5年相比,2023年风暴潮过程1次,明显减少。

海浪过程情况。2023年,威海近岸海域受气旋、冷空气等天气系统的影响,共出现海浪过程19次,其中15次海浪过程达到预警级别,累计影响时长37天。

海冰情况。2022/2023年冬季,未发生灾害性海冰过程。近五年,威海近岸海域海冰情况整体呈现覆盖范围小、冰层薄、冰期短的特点。

海平面变化。2023年威海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100毫米,沿海各月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同期。1980年~2023年,威海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略低于同期全国沿海3.5毫米/年的上升速率。

海洋防灾管理。威海市立体化布局全市海洋观测网络,2019年以来,相继在小石岛、乳山湾等重点区域布设波浪观测浮标4套、生态监测浮标2套,初步构建了以海洋站、地波雷达站、海洋浮标为主的立体化海洋观测网,实现多源异构海洋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常态化海洋观测设施运维管理,开展小石岛、逍遥港重点海洋站定期巡检,全面保障观测数据稳定获取。多样化海洋预报产品制作发布,聚焦海洋渔业、旅游观光等重点涉海行业,2023年发布海洋牧场、海水浴场、重点渔港等专项预报1825期,发布渠道涵盖手机短信、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打通了海洋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威海市都有哪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这些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威海市近岸海域生态状况有什么重要作用?

威海近岸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丰富,主要包括海草床、河口、海湾、海岸、海岛和海藻场等。

海草床是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形成的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浅海。它们被形象地称为“海底草原”,具有净化海水水质、固碳增汇、维持海底底质稳定和海岸防护的作用。

入海河口是海洋潮流和陆地径流共同作用下的滨海湿地和咸淡水交互区,区域内海陆相互作用强烈,是海陆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海洋生物产卵、孵育、栖息和迁徙的重要区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

海湾生态系统是海水与陆地径流交汇的复杂生境交错带,分布着河口、湿地、潟湖等多种自然生境类型,环境基础多样,营养物质丰富,是地球上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

砂质海岸是指由松散、细软的物质,如细沙、粉砂和淤泥组成的海岸线。砂质海岸通常是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平直的特点,是包括水下岸坡、海滩、沿岸沙坝、海岸沙丘及潟湖等在内的完整地貌体系。

海岛生态系统是指在海岛与周边海域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环境组成的自然系统。海岛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有别于一般陆域的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

海藻场是指沿岸潮间带下区和潮下带数米浅水区大型底栖海藻繁茂丛生的场所,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可为海域食物链提供强有力的食物保障,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这些海洋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复杂而多样的海洋生态网络,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秋冬季以来,大风大浪等极端天气频发,在遇到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极端恶劣天气时,都有哪些防范应对措施?

面对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极端恶劣天气的挑战,市海洋发展局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应对措施。

首先,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启动、调整和终止应急响应程序。这一措施确保了各项应对措施能够迅速到位、有效执行,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其次,在灾害影响期间,加强了监督指导力度,组织专业力量对可能存在的隐患风险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在灾后进行了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不仅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灾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高度重视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通过电视台、市政府网站、短信息、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多种媒体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了风暴潮、海浪、海冰等灾害的预警信息。这些信息的发布,确保了广大市民和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灾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最后,在海洋观测设施方面,也加强了巡查力度和频次。确保海洋站以及各类观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准确获取相关数据,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面对极端恶劣天气,将全力以赴,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共同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近年来,我市“荧光海”、“蓝眼泪”等在互联网刷屏,类似的现象是否属于海洋生态灾害?都有哪些防范措施?

“荧光海”与“蓝眼泪”实际上是同一种现象的不同称呼,它们主要是由夜光藻(也称夜光虫)和甲藻类生物等浮游生物引起的。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这些生物暴发性繁殖、聚集,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机械扰动、水流变化等)时,会释放出生物荧光素,从而产生发光现象。当夜晚降临时,这些生物的光芒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荧光海”或“蓝眼泪”,背后可能反映出海洋环境的某些变化,如富营养化、污染或生态失衡等。

近年来,威海市也发生过赤潮现象。例如,2021年北部海域多纹膝沟藻赤潮,2022年市区北部夜光藻赤潮和南部海域浮动湾角藻赤潮。虽然并非每年都会发生大规模赤潮,但赤潮灾害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面对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主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出台了《赤潮灾害部门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在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加强监测预警。我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赤潮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通过船舶监测、在线监测和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密切关注海洋生态状况的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企业采取防范措施。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为了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我市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包括人工鱼礁建设、湿地恢复、海藻种植等,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对赤潮灾害的抵御能力。

加强执法监管。我市海洋执法部门不断加大对涉海企业和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海洋生态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营造了人人关心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市现有海洋观测网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我市海洋观测网现有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海洋观测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23年,我市已经建成了7个海洋站、1个地波雷达站,并布设了4个波浪浮标和3个生态浮标。这些观测设备分布在我市近岸海域的关键位置,能够全面覆盖水文、水质、气象等要素的实时监测需求。

具体来说,7个海洋站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为海洋环境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1个地波雷达站则利用电磁波在海水表面的传播特性,实现了对大范围海域的实时监测,为海洋灾害预警和海上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4个波浪浮标和3个生态浮标分别用于监测海浪、海流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和水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为我市海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市海洋观测网未来规划

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我市将继续加强海洋观测网建设工作,推动其向更高水平发展。计划在2024年以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为依托,对现有观测设施进行建设升级。

首先,将新增6个海洋站,使总数达到13个,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精度。同时,还将新增3个警戒潮位标识物,用于更精确地监测和预警潮汐变化,为海洋灾害预警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其次,在浮标建设方面,计划新增2个观测浮标和4个生态浮标,使观测浮标总数达到6个,生态浮标总数达到7个。这些新增的浮标将进一步加强对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为我市海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最后,在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方面,将引入新的预警和预报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海洋灾害监测的实时化、精细化。同时,我们还将加强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提高我市应对海洋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