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遇见和美乡村——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柞水县陕西秦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峰农业”),在秦峰农业,工人们正忙着搬运、晾晒成熟的木耳。
“我们公司近年来着力发展三产融合,目前一产主要是以黑木耳、玉木耳种植为主,二产主要是以木耳分选、加工、包装及木耳多糖及氨基酸提取为主,三产主要是依托木耳小镇观光园区开展产学研、旅游观光、休闲住宿及菌文化主题餐饮。”秦峰农业副总张道军说。秦峰农业已经开发的有秦岭食用菌、珍稀菌、高山优质农产、陕南特色农副加工食品四大系列七十余种产品,主力产品“秋雷”牌柞水木耳获得杨凌农博会“后稷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等。
秦峰农业成立于是一家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主,集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科研、种植、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企业,秦峰农业先后投资4300万元,在原木耳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升级打造柞水木耳特色小镇,拥有国内唯一的一个木耳博物馆、千亩大田观光基地和50亩采摘体验基地,已成为集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休闲体验、餐饮住宿、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精品园区。
推动木耳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离不开大企业、大项目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柞水县坚持把木耳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培育木耳产业链主企业深加工企业9家、初加工企业10家、销售企业13家,建成5个年产2000万袋的工厂化菌包厂,实施柞水木耳全产业链、科沃菌糠有机肥加工等项目25个,开发木耳预制菜、木耳精酿啤酒等精深加工产品22类99种。
木耳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柞水县建立了干部包抓工作机制,明确县级领导、部门、镇村、包抓干部责任,落实623名干部包抓木耳种植户,构建了上下联动、齐抓共推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闭环责任体系。同时,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项目清单,绘就了“三带六区、专业村支撑、大户带动”的木耳产业发展蓝图,每年设立2000万元木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木耳全产业链贴息方案,形成全方位保障的政策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驱动力。柞水县从构建木耳产业标准化、数字化体系抓起,发布《地理标志产品 柞水木耳》省级地方标准,建立检测、追溯、诚信“三大体系”,制定《木耳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10项生产技术标准,广泛推行“吊袋木耳+智慧大棚”模式,依托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产品质量安全云数据平台,实现木耳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可视化、数字化。实施秦巴山区食用菌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等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依托李玉院士工作站和省市科技特派团,选育适生优质黑木耳菌种5个,培育玉木耳、金木耳、有机富硒木耳等珍稀食用菌新品种9个,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创新型县。
发展乡村产业的落脚点就是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柞水坚持把木耳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鼓励企业推行“抓两头、带中间”联农带农模式,五大菌包厂和4家企业与69个村集体经济建立菌包供应、木耳销售关系,集体经济按照“借棚还耳、借袋还耳”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家庭农场96个,同时,深挖柞水木耳饮食、药用、历史等文化元素,做足“木耳+康养”“木耳+民宿”“木耳+研学”等农旅融合文章,积极开发“木耳+旅游”等融合发展业态,连续举办六届“柞水木耳文化节”,开发木耳宴系列菜品200余个,建成金米、西川木耳小镇2个AAA级景区和老庵寺木耳观光园。
据了解,下一步,柞水县将加强紧密型、稳定型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强化龙头企业“抓两头带中间”、合作社“抓一品带一业”、能人大户“抓示范带着干”模式,加快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建立“保底收入+股份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确保群众从木耳产业链、价值链的建立和延伸中获得相应收益,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记者 张宁宁)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