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最近去看病了,而且是去了北京一家最牛最贵的中医院。宋忠平比较具体地描述了就医的经过,主要是说明了医生怎么给他看病、开药的。他感觉不可思议。
宋忠平说,一位中医给他看病,旁边有四个博士生,应该是现场教学。医生对他什么都没问,直接号脉,然后开药。还是负责记录的博士生问了他血压,记了上去。
宋忠平说,他本想和医生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要问的,但是医生根本不听,只是吩咐博士生开药,总共开了1600元的中药。宋忠平没说看什么药,到底什么病,所以不好判断这1600元是贵还是便宜。
但是从整个叙述来看,尤其是从后几句话来看,对于这次的就医体验,宋忠平是不满意的,质疑:“真不知道号脉号出了啥,啥也不说,啥也不问,老神秘了……望闻问切四本技能怎么看不出来呢?!”
说实话,看了宋忠平先生的叙述,我也感觉不可思议。宋忠平说医生“啥也不说,啥也不问”,这似乎有违常理。即便是神医不需要问,但至少得告诉求医者他得了什么病、程度如何以及注意事项吧?
宋志平最后表达了不可思议,说:“我们最牛的中医事业,果真没落到如此地步了吗?那四个博士生学到了什么呢?”在这里,宋忠平用了“没落”一词,言下之意,现在的中医不如以前了。
以前什么样?从宋忠平说的“望闻问切四本技能怎么看不出来呢”和“啥也不说”可知,他心目中的老中医,应该是要对求医者进行“望闻问切”的,是要对求医者说一些东西以让其知晓的。
可是,宋忠平这次遇到的中医,是“老神秘”的,以至于令他心里没底,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因为才一两天,所以宋忠平不能判断疗效。而不管疗效如何,这种就医体验首先不能让他心安。
宋忠平用“没落”一词,似乎是一种欲言又止的委婉,“最牛”似乎也不是真的夸。在俄乌战争上他是被骂比较惨的,在中医问题上他明显采取了谨慎的表达方式。有何祚庥在前,这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中医本来就是伴随着神秘主义的。古代流传着许多神医的故事,常常把水平非常高的郎中称为“神医某某某”。比如有一部电视剧就叫《神医喜来乐》。
不仅有神医的传说,还有神药的传说,尤其是药引子的神奇传说。记得电视剧《杨家将》里,杨六郎中毒,需要“龙须凤发”做药引子。龙须,就是皇帝的胡须。凤发,需要萧太后头顶心的红发。
我虽然不懂药引子的什么理论,但是像《杨家将》里面的故事,说要什么“龙须凤发”,肯定是虚构的,不可能是真的。类似的奇谈还有很多,比如还有用人肉做药引子的,以生殖器做药引子的。这些都陷入迷信了。
所以,何祚庥曾说,中医只有10%的经精华,90%属于糟粕。鲁迅甚至认为是骗人的。这话固然不一定准确,可能只是粗略地估计,但是说“骗人”也绝非空穴来风,像上图这些,确实都是骗人的。而鲁迅的小说《药》,吃人血馒头治痨病,其实也反映了中医上的这种愚昧。
以前,人们没有文化,没有科学知识,容易被忽悠,而中医本来又是从巫术分离出来的,所以天然地带有原始的神秘主义。再加上一些确实有能耐的郎中,为了显示自己医术神奇,也会故意自造神秘,比如说需要一些奇奇怪怪的药引子,反正别人不懂,也没法验证,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现在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了,中医不能再搞老一套的神秘主义,而是应该尽量搞清楚药理作用,搞清楚治疗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不然就像宋忠平说的,那四个博士生学到了什么呢?
自从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就面临着巨大挑战,甚至出现存废之争。最早可追溯到甲午战争时期。甲午之败,让当时的维新派再次瞪大眼睛看日本的明治维新,注意到其中有一项“废除汉医”的措施。后来,以维新派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知识分子,开始力挺西医,中医遂面临存废危机。
到清末著名国学大师俞樾最先提出“废除中医”的主张。其再传弟子留日学生余云岫,于1917年发表《灵素商兑》一书,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批得“体无完肤”,中医捍卫者奋力发起反击,中西医学术交锋便由此拉开了大幕,并贯穿了整个民国时期。
据说余云岫晚年改变了废中医的态度,而是转向将中医与西医融合。新中国成立后,余云岫为新中国的医学事业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抗美援朝时,他带头报告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以年老未准。
1953年,余云岫组织建立上海市新成区第四联合诊所任所长,请名中医钱今阳任副所长,还先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科学研究委员会中医专门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现在,废除中医肯定是错误的观点,国家在大力发展中医,弘扬中医。在这种情况下,中医也应该有所作为,利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摒弃神秘主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