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伶俐、健康快乐的长大。

当然,我们更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活出比我们更精彩的人生。

所以,很多父母热衷从小“鸡娃”孩子,还没出生,做各式各样的胎教;刚出生不久,就被抱到早教机构,接受各种感统训练;等到三四岁,更是一大堆兴趣班、学习班等着……

小小的孩子,被束缚在教室和机构里,看着都觉得累。

同事说自己在体制里的研究生老公,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孩子没上一年级,就周旋在各式班里,围棋、体育、画画、奥数,天天孩子忙得没有自己玩的时间。

就这,回到家还要被爸爸拉着背诵《千字文》,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背完,孩子也是经常哭着,进行不下去。

父母有高学历,就想让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让孩子抢跑在前,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

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父母要遵循其天性成长。比如发展她的自由探索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大自然中探索、在玩中学。

曾经北京有一对博士夫妇,他们都有着金灿灿的文凭,对自己的女儿也是寄予了厚望,从小也是各种教,不出所料,女儿成了人们口中的“神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对自己的教育结果也十分满意,更是将2岁的女孩就送到幼儿园,老师发现这个天才儿童,性格却十分孤僻。

让这对夫妻没想到的是,一次体检中医生也发现孩子的异常,建议他们去精神专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也是惊呆二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这对博士夫妻生下的“神童”,却被诊断出有病呢?后来如何了?

博士夫妻生下女儿

夏月峰和杜佳楣就是这个“神童”女儿的爸爸妈妈。两人在大学里相知相恋,是携手共进的好同学、好伴侣,他们在毕业结婚后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互相鼓励继续精进学业。

结婚不久,夏月峰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博士,而杜佳楣也是在一所高校,一边当老师一边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打算等稳定后再要娃,没想到第一个孩子还是如期而至。因为没经验,加上杜佳楣过度劳累,孩子最终也是与他们无缘,几个月后没有胎动就离去了。

这件事情对他们打击很大,一连几年都没缓过劲来。等到2001年,杜佳楣发现自己再次怀孕后,她和丈夫这次都倍加小心,注意调养自己的身体、给孩子做胎教、定期产检,每行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肚子里的孩子再有什么不测。

所好,宝宝在母体中发育的很好,每次产检也顺利过关。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隔年,杜佳楣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婴儿,他们充满爱意的给孩子起名为煊煊,希望她像太阳一样温暖明亮,将来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智商远超常人,却被检查患有“自闭症”

因为夏月峰夫妻两个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不仅对自己的要求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十分重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轮流陪伴孩子,给她读故事、念唐诗、识字、做游戏。

杜佳楣惊喜的发现,女儿从小就聪慧过人,小小年纪能听懂故事、复述出来。

看到女儿的学习天赋,夏月峰夫妻二人便早早教孩子识字卡片,发现孩子一学就会,即便打乱顺序,也能准确无误的认出来。

这让夫妻两非常欣慰,于是他们加大了煊煊的学习力度,有意识地培养她的学习能力。

结果,两岁不到,煊煊就识字过千、能够流利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千字文更是不在话下、倒背如流;不仅语言能力超强,数学能力也不错,简单的加减乘除基本都难不倒她。

周围的朋友和邻居都夸赞她为“神童”,这让做父母的他们脸上非常有光彩,而且觉得女儿大有可为,将来一定能够超过自己,成为一个有大学问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夫妻两个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对女儿非常骄傲,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一次检查,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原来,2004年,在煊煊两岁的时候,爸爸夏月峰迎来了事业的高峰,他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后,而妈妈杜佳楣因为工作出色,为了职称需要也准备继续读博。

夫妻两个忙碌起来,于是他们商量后将早慧的女儿送到了幼儿园。

老师知道这是个天才孩子,提前学会很多知识,而且她的父母也是高知分子,所以对她格外关注。

让老师疑惑的是,煊煊格外不合群,在别的小朋友打打闹闹、聚在一起玩的时候,煊煊却躲在一个角落里,自己玩耍、格格不入。

老师将这个情况告知过夫妻两,由于忙,他们也没过多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次,在免费的低龄儿童心理筛查中,夏月峰夫妻正好有空,带着女儿去检查,本来还想着高智商的女儿,一定会表现惊人,没想到检查结果却惊住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让煊煊搭建积木做测试,中途给她指令、和她沟通谈话,但是煊煊全程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周围的事物毫不在意。

经过一番测试,医生觉得情况不对劲,他进一步询问夫妻两,孩子的日常表现,并建议他们带孩子专门去精神疾病专科去做下全面的检查。

抱着一丝侥幸,他们来到“六院”,想着孩子是因为聪明所以不合时宜,没想到却诊断出孩子患有“自闭症”,这种先天性的心理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诊断结果,让夏月峰夫妻都懵了,怎么可能,聪明可爱的女儿,怎么会得了这种疾病?

全力助力孩子“成长”

他们想不通,智力卓越的女儿,会得“自闭症”这种心理疾病。

第一次为人父母,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和自己的孩子有关,夏月峰查阅了有关自闭症的很多资料,越看越绝望。

儿童自闭症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很多研究显示,发病机制是因为“基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且这种病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吃点药就能好的,它需要外界强烈的干预治疗,如果没有治疗及时,很容易伴随孩子终身,带来一辈子的伤痛。

看到这,夏月峰和杜佳楣非常痛心,第一个没见面的孩子本就是内心无法愈合的伤痛,对于煊煊,他们不忍心再辜负。

于是,为了孩子,他们放弃了锦绣的前途。杜佳楣辞去了工作,全职在家陪伴煊煊;夏月峰也放弃了博士生导师的工作,换了一份清闲的职位,可以更好的将重心倾斜到孩子身上。

夫妻俩发挥自己的学霸优势,通过查阅资料、提炼信息、罗列任务,为煊煊特别定制了一套康复训练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煊煊在妈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也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所好母女两个都挺了过来,训练效果不错,煊煊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个时候,进行一个阶段的训练,后续干预进展缓慢,想着自己和丈夫百年之后,煊煊将来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无依无靠,而自己正好有时间,于是37岁的她,再次鼓起勇气,要了第三胎。

这对杜佳楣来说,是下了莫大的勇气。毕竟前两个孩子都不正常,第一个胎死腹中,第二个意外自闭,而已高龄生子的她,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生育风险。

为了孩子,他们决定赌一把。所好,小女儿盈盈各项检查指标都正常。

她的出生,冥冥中也给姐姐、爸爸妈妈和这个家带来了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局令人欣慰

我们知道,小婴儿是可爱的。他们需求旺盛,需要身边的亲人给予无时无刻的关爱。

小盈盈的到来,给这个略显沉闷、有点悲伤的家庭,带去很多欢声笑语。

她喜欢和姐姐互动,小目光跟着姐姐的身影移动,和姐姐呀呀对话,还喜欢粘着姐姐,让姐姐抱,给她讲故事、陪她玩。

孩子们之间沟通更顺畅。杜佳楣发现,随着小女儿的到来,煊煊的情况奇迹的好转起来。她能正常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坐在教室读书学习了。

煊煊的成功,引得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慕名前来,向杜佳楣寻求经验。

为了帮助很多的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夫妻俩在时机成熟后,创办了一所专业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撑把伞。他们遇到有困难的家庭,还会免费给予帮助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佳楣认真对待前来的每一个孩子,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进行定制训练和方案,并会亲自和幼儿园对接,让老师定期来看望孩子,为康复的孩子做好关爱和支持。

因为足够真诚,从她的训练机构走出去的孩子,慢慢步入校园,开始正常的生活。她的事迹也被央视报道,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自闭症这个特殊群体。

不过最让人欣慰的是,煊煊也渐渐的一天天好起来了,后来她还带着妹妹一起学习,分享学校的趣事。

2018年,煊煊如愿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如今应该早已毕业、正式步入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了吧。

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因为父母的爱和坚持,使得一个患病得孩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人生在世,不过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起起落落、变化无常,不过是生活的常态,而如何用豁达的心胸看待,积极的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才是生命的真谛。

而万物皆变,唯爱不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在爱中,爱家人、爱子女、爱身边人,让美好温润的爱意在我们身边流动。

读了这对博士夫妇和“自闭症”女儿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自闭症”可以治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