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陈东海)10月29日上午,记者从“全面深化改革看阜阳”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阜阳市聚焦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市”总体要求,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阜阳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由2018年的1759.5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3323.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4、皖北第1,进入全国百强。上半年,GDP增长5.5%、居全省第4位、皖北首位,创近五年来最好位次。“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确定的27项指标运行良好。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市、数字经济百强市、金融竞争力百强市和中国城市消费能力50强,城市商业魅力排名全国第63位、全省第3位,以铁公机水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排名全国第25位、全省第2位。
二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坚持集中布局、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攻坚,扎实推动重点产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分别实现产值(或营收)224.9、465.4、656、1207亿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获省政府2023年度督查激励,先后获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三是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阜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6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50万人,阜城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均翻一番,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在年度测评排名全国地级市第14位。“支撑阜阳、带动皖北、呼应合肥”的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加速构建。推进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联动发展,发布实施阜阳城市圈物流降本增效共建共享合作宣言。太和、颍上、临泉、界首保持全省县域经济20强,3个镇入围2023年全国千强镇、界首田营镇居全省第1位。
四是发展动力活力加速释放。在全国率先免收投标保证金,累计为企释放资金141.97亿元,惠及经营主体6.76万家、项目2522个。倾力打造“满意‘阜’务”营商环境品牌,推深做实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四个约见”、帮办代办等机制,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召开星期六会商会议25次463场,会商研究项目1644个,解决问题1278个。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优势平台链接合作,累计高标准创建市级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16家,近五年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超2730亿元。成功举办阜洽会、首届RCEP企业家合作会议、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大会等,RCEP企业家合作会议及新能源行业理事会秘书处永久性落户阜阳。
五是群众生活品质有效改善。今年上半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7.4%,分居全省第4、第2位,民生类财政支出占比保持在85%左右,暖民心行动群众满意率长期稳定在90分以上。成立市、县、乡三级民声呼应工作中心,系统构建民声呼应高效工作体系。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1.6亿元,587万人实现饮用水源替换。优化调整128所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考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阜阳理工学院获批本科独立招生,阜阳技师学院与西门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工程培训认证和工业技术认证培训中心及工业控制、工业4.0技术平台实训室。三级医疗机构增至18家、“三甲”医院7家、均居全省第2位,每千人口床位数达7.47张、超全省平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及市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八个新提升、八个迈出更大步伐”目标,加快建设“三地一区”“十个区域性强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夯实战略支撑、注入强劲动力。”阜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飞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