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来自越南的33名年轻学员,怀揣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进行了为期4年的学习生活。
他们,被赋予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胡南班”(当时为了统一名称以及做好全军保密工作,学校特地将指挥系“越南班”改称“胡南班”。),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他们的身份,更见证了一段跨越国界的合作与交流。
当我们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西电对外交流的足迹早已镌刻在时间的长河中,源远流长。这些历史的痕迹不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也映照出我们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卓越追求和开放包容的精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档案的印记,再忆西电与“胡南班”的故事。
追溯“胡南班”的历史足迹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为了支援友好邻邦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在军事建设上也不例外。越南人民军为了提高自身通信干部在指挥与技术业务方面的素质,越南政府向我国提出要求,协助培养其军队方面的师、团一级通信指挥干部。
为了中越之间的友谊,国防部指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为越南代训通信干部。具体由指挥系承担代培任务,费用在我国援越款项内开支。
1956年8月,越南学员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进行学习,其中,通信干部43名,进入指挥系学习的学员有32名(科长9名,团长、团参谋长、处长5名,营长18名);进入工程系学习的技术干部有11名。实际来校学习的共有33人。
▲摘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事记》(西电档案馆馆藏)
而当时为了统一名称以及做好全军保密工作,学校特地将指挥系“越南班”改称“胡南班”,越南留学生在这里开启了为期四年的学习生活。
▲摘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事记》(西电档案馆馆藏)
“胡南班”随校西迁
时间回到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第一部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正是这一年,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为了适应新形势,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我校也不例外。
其中,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要迁出北京原校址。时任解放军通信部主任的王诤同志得知这一重要消息,立即向军委写报告,提出将通信工程学校从张家口迁至北京农大原校址。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开课典礼大会(西电档案馆馆藏)
但正当迁校工作一切有序进行时,突然事情发生变化,上级决定学院不迁北京而迁西安。学校领导传达了上级决定:一、西北是我国战略大后方,但那里经济落后,必须开发西北,不能把高校、工厂都建在大城市;二、要将一部分国防工厂,国防院校迁往西北,建立军工基地;三、还要将一些一般工厂迁往西北,以发展西北工业。
1955年,黎东汉、崔仲民、韩济及苏联顾问到西安联系新校址。按照西安市城市规划,南部规划为文化区,校址确定在徐家庄、白庙村、沙井村之间。
同时,总参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西安办事处”,开始进行新校址的筹建工作。西安校址的校园覆盖面积很大,纯苏式风格,高大的主楼两侧设有配楼,整个建筑群蜿蜒曲折。
整个墙体使用的是当时最好的加厚钢砖,墙体最薄的部分也有40厘米。从空中俯瞰整个校园,宛如一架翱翔在蓝天的战斗机,十分壮观。
▲1958年,鸟瞰西安新校址,田陌围绕中的新校园成为西安市的新地标。(西电档案馆馆藏)
为了做到教学与迁校两不误,学校决定利用暑假进行搬迁,但张家口距西安1500余公里,全院教职员及家属子女近四千人,各种物资设备近千吨,将这样大的一摊子全部迁至西安,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为了组织全院人员有始有终地顺利完成这项任务,院党委及时提出了“离开得好,路上走得好,到西安安置得好”的要求。
▲离别张家口,西迁西安(西电档案馆馆藏)
与此同时,1956年入校学习的越南留学生们也随校一同前往西安,在一份1958年的档案资料中记录下了这一重要的时刻:
胡南班考试完毕后在8月20日左右,和部份教员、工作人员组成一个车皮到西安去。
——《院党委扩大会议关于迁院工作的决定》
1958年8月13日,历时近两个月的迁校工作,随着最后一批人员和物资到达西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8月的西安,气候炎热,师生们来到西安后还未来得及休息,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繁重的建校劳动中,清理垃圾、平整土地、安装设备、图书上架,大家干的火热朝天。经过20多天的努力,学院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9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
▲师生进行建校劳动(西电档案馆馆藏)
“胡南班”在西电的求学生活
为了更好地针对胡南班的留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我院依照指挥系的教学计划,制定了越南班的训练计划。其中包括10个月至1年的文化补习(包括汉语、文化课),正式训练内容有政治、军事、有线、无线等课程。
为了确保留学生们能够顺利掌握后续的专业课程知识,学院特别制定了一项为期一年的汉语学习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全班同学的汉语能力。同时,针对初到本院的留学生们,学校还组织了一次的摸底测验,以便精准评估每位学生的汉语水平,开展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工作。
但开学时,教师们仍普遍觉得用中文讲课很吃力,其中约有一半的同学需要经过翻译才能理解课本内容,课堂提问也需要翻译才能把意思交代清楚,书写中文就更成问题。
因此,教员们针对语音、会话、笔形、笔顺、偏旁及查字典的方法、语法基本常识等进行重点教学,让同学们能够尽快掌握中文的听、说、读、写,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
▲越南班语文教学综合简报(西电档案馆馆藏)
经过文化补习阶段,学员们的中文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基本达到相当初中的文化水平,有的相当于高中一年级。学校根据学员们文化程度编为高、低两个班(高班16人,低班17人)。
当时,系领导十分关注越南班的教学工作,特地安排了有教学经验、教学态度端正、工作耐心、业务水平较高、普通话讲得好的一些教员去任教,下达教学任务。
其中,担任无线电课的教师有刘道涵、师和同志,有线电课是董佩云同志,电机课是陈郎皋同志,电工课是刘象寅同志。
▲陈郎皋(西电档案馆馆藏)
▲刘象寅(西电档案馆馆藏)
“胡南班”开课后教师讲课,都有翻译跟班上课。但是由于两个班要同时上课,而他们只有一位翻译,因此我国政府又派来一位中国的越南语翻译。
学员在课堂上听不懂或没听清的可以随时提出,由翻译沟通教师与学员之间教与学的联系。而军事课是从营、团到师一级通信指挥作业,最后参加1960年春指挥系三班的演习(越南学员没有担任具体职务,以观摩身份参加)。
同时,无线电课除讲课外还设有实验课,需要完成外差式收音机的绘图装机、调试。有线电课除讲课外,也做了实验,并进行了载波机的调试实习。
▲《请拨发胡南班教学电台的报告》(西电档案馆馆藏)
但越南班学员的听课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学习好的学员能听懂内容的80%,而差的学员只能听懂60%。
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不能在正课时间内反复讲授,只有靠课余时间进行辅导,个别的学员需指导两遍、三遍……直到他们弄懂。当时,越南班还组成学习互助组,发挥同学之间的互助作用,课余展开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指挥系胡南班1组1957——1958学年第2学期学员各课考试成绩表(西电档案馆馆藏)
▲指挥系胡南班2组1957——1958学年第2学期学员各课考试成绩表(西电档案馆馆藏)
同时,为了提升对胡南班学生的教学质量,学院还特地总结针对胡南班的讲课经验让教员们进行学习,从中吸取经验,改进教学工作。截至毕业,越南班这两个班级全部按指挥系教学计划完成授课,共学习了26门课程。
▲《对胡南班的讲课经验》(西电档案馆馆藏)
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教员们也十分关心同学们的生活。由于该班学生是从异国他乡来我国学习的,并且好多学员都已组成家庭,有妻室儿女,初到学院学习时不免有些思乡之情。同时他们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也有些不适应。
当时,初来的学生有些患疟疾、肚中有蛔虫,经院门诊医生关心照顾并给吃药打针,使他们很快恢复了健康。
在学习期间有一个学生得了肝炎,住了很长时间医院,出院后思想压力很大,认为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了,但经过系、班领导做思想工作以及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使他打消顾虑,最后和大家一起完成了学习任务。
学院有关领导机关考虑越南人民的生活习惯爱吃大米,特从粮食部门调拨大米。还有学员在学习期间,规定两年有一次回国探亲的假期,但是回国时不准穿军装,必须着便衣,我国政府为此拨了专款,给他们每个回家的学员裁制便服。
总之,上级有关单位、学院领导和全院教职工为了两国的友谊,都尽可能把一切工作做好,使越南班的学员能安心学习。
1959年8月上旬,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胡志明从苏联归国时途径西安,王赤军政委陪同胡志明主席参观通信兵学院,看望越南留学生。
▲1959年8月,道通信兵学院列队欢迎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西电档案馆馆藏)
▲胡志明主席参观通信兵学院后挥手告别(西电档案馆馆藏)
同年,越南军事代表团来院进行参观访问,了解我院各项训练工作并与胡南班学员进行座谈交流。
▲越南人民军访华代表团来校访问,受到学院全体人员欢迎。(西电档案馆馆藏)
▲校领导与越南人民军领导合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胡南班”学成归国
四年的学习时光飞逝,1960年12月14日“胡南班”的学员们正式毕业。而在原班的33位学员中,有2位学员调到海军某校,3位学员调至空军某学院学习,还有一位病退的。
同时,为了使他们的水平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将来能担任教师,又从高班毕业生中抽出4位学员,学习高工班的课程。因此当时毕业回国的就只有23人。
而留在高工班的4位学员,学成后于1962年2月回国,标志着我院为越南人民军培训军事通信人才的任务全部结束。
▲胡南班学员毕业典礼仪程(西电档案馆馆藏)
1960年12月14日,学校为“胡南班”的同学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以庆祝他们圆满完成学业,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两天后,学员们整理好自己的行囊,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回忆,踏上了归乡的旅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一系胡南班学员毕业合影留念(西电档案馆馆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一系胡南班学员毕业合影留念(西电档案馆馆藏)
从1956年初来校园到1962年圆满结束,西电与“胡南班”的每一位学员共同书写了一段难忘的篇章。
而在这段旅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越南学员们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精神,也看到了西电教师们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优秀品格,更看到了西电一以贯之所秉承的开放包容精神。
参考资料:
[1] 校史编委会编.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校史(1947-1987)[M].西北电讯学院出版社,1987.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编. 流金岁月[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3] 李迎选, 王平娃. 王赤军画传[M].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关于西电的留学生教育
你还知道什么生动有趣的故事?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记忆”
为这篇推文点亮“赞”和“在看”
评论获赞前十名
(截至11月1日18:00)
我们将为你送上
西电记忆定制小帆布包一个哟~
来源 / 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
编辑 / 王冠玉
责编 / 王 格
出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