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国内一律师无钱吃饭向同行借钱被拒。律师没钱吃饭肯定存在。俗话说,只有深身陷痛苦的人才能明白别人的苦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吐槽,国内一大律师周泽在微信上透露,他一次在广东办案,一名刚认识不久的东莞执业律师向其开口借钱吃饭,称其实在没办法饿的不行了才开口借钱。周泽律师当时没有给其借钱,若没有,又发在微信朋友圈,觉得不应该。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这名大律师的朋友圈发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575G

周泽

这两天在纠结一个事:几年前在广东某看守所会见当事人时加我微信的一个律师同行,提出向我借钱,说是没钱吃饭了。我曾有些纠结,但终于没有借,因为我知道,我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
再早之前,该律师曾与我联系,说自己从外地到广东执业,一直没有案源,生活都难以为继了,说想来给我做助理,并给我发了一些他办的案件文书。考虑到他并不符合我们团队需要,我没有接受。
我不知道这位律师同行是否真像他说的那样困窘。但作为与我只是一面之缘的人,向我提出借钱这样的要求,我真的感到非常不适
据报道,全国律师人数都七十多万了。那么庞大的队伍,肯定会有人没有案子办,没有收入来源。怎么办?社会保障部门,能不能给律师解决低保问题?
另外,此前有媒体报道,有律师因直播带货被律协调查,说是损害律师形象。我很疑惑,做了律师就得端着,显得高大上的样子吗?如果没有案子,没有收入,饭都吃不上了,还讲究什么形象?我看,就是要饭也可以啊!

这名律师发言有几个要点:

其一,一同行找他借钱拒绝了,因为仅仅是一面之缘。言下之意,关系还没到借钱的那一步。

其二,全国律师人数都七十多万了。僧多粥少,肯定会有人没有案子办,没有收入来源。希望社会保障部门能否给律师解决低保问题?

其三,提到有律师因直播带货被律协调查,说是损害律师形象。并指出,律师不必端着,解决吃饭才是大问题,哪怕要饭也行。

根据通话记录显示,通话时间仅仅不到两分钟,可见这名大律师拒绝借钱的态度很果决,并没有拖泥带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表示,都开口借了,而且就是个饭钱,也不是大金额,不借就很没有人味了,再发朋友圈就更不是东西了。

有网友认为,一面之交就借钱的,肯定不是没有饭吃的。他一定是把他周围的人都借遍了,才向一面之交的人借钱。你不借给他是对的,借了那一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我们律所就有一个年轻律师…

有网友感慨,废话这么多。还发朋友圈。如果只是一顿饭钱,还提什么借。标榜自己多高尚。起码给个小红包,让人吃顿饭。

有网友分析,个体户之一的律师行业,大富大贵者有之,勉强糊口者有之,穷困潦倒者有之,不足为奇。

  • 那律师行业,如今真的如此不堪直视吗?

按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什么行业都卷。可是,没想到啊,连高大上的律所,也卷了,原因竟然是“案源荒”。其实核心问题,就是“供大于求”的供需问题。

2023年,司法部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相较于我国14亿人的人口基数,初步计算,2022年我国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约为4.6人左右。同比分析,2022年全国执业律师人数比上一年度新增7.68万,涨幅超13%。按此增速,2023年有望达到70万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比美国相似的统计数据,即每万人约40名律师的情况来说,我国律师规模仍有提升空间,律师并没饱和。

但是,对于案源荒的根本原因,除了当前企业大幅缩减费用之外,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那就是律师工作并没有完全得到认可。而收费高,一些律师甚至还有额外的索取,一些律师又不够敬业,让很多当事人望而却步。

有网友表示,对于案源荒我说两句,去年,我有个离婚案,很简单,就一套已经卖掉的房子按法律划分一下分割比例,深圳大小律所我跑了六、七家,张口就是十万起步,还不包二审,最高的一家说是国内很牛的大律师团队,要二十五万。无奈,我选择了放弃委托律师的想法。自己在网上提交了材料,成功立案,开庭我自己辩护,如实说明情况,整个庭审一百二十分钟,不吵不闹,双方都接受,完美收官。我为我没有委托律师而庆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律师事务所在全国扩张、连锁,甚至形成规模上万人的联盟,从业者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行业是一种潜在风险。

总之,律师目前处于两种极端状态。专业性强、人脉广的资深律师,已经稳坐一个赛道的顶端。而那些刚入行的,办案经验不丰富,且没什么资源的,肯定是举步维艰,基本在这个行业的低端挣扎。

可以预见,律师行业已经陷入内卷模式,竞争必然会激烈,优胜劣汰就是市场的竞争法则。特别是年轻的律师们,前进路上或是道路坎坷,就看熬不熬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