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长重视教育,但在选校上并不会豪赌,而是既理性,又讲究性价比,就连深圳好多富人都会追捧公办学校。
据传腾讯在2013年出手创办的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就是富家子弟云集,学校周边豪宅居多,孩子上下学豪车相送。
最近腾讯再度挑起办学风潮,官宣将在深圳未来总部“企鹅岛”成立深圳明湾学校,计划今年年底落成,2025年开学。
如果大家细心看下就会发现深圳一些好学校背后往往都有科技公司的身影,比如腾讯就给深中国际部投资过。
除了腾讯,还有很多国内外科技巨头进军教育行业,似乎是嗅到了其中新的商机。
头部大厂入局开办学校,您会送孩子就读吗?
01
— 湾妈看世界 —
大厂操刀办学成新风潮
深圳明湾学校由腾讯旗下明湾教育基金会创办,坐落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的大铲湾科技岛北端,建筑面积约5.6万㎡,预计2025年会招收2000人。
这所学校学制完整,提供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15年一贯制教育,项目负责人表示这将是一所多元化的学校,直奔国际化学校的定位。
背靠腾讯的强大实力,未来明湾学校不论是教学环境与资源,还是学术交流机会都将有十足的保障。
作为“企鹅岛”的一份子,学校周边的配套宿舍、体育中心、科技展览馆、数据及智慧控制中心等公共区域还能够满足学生各种需求。
明湾学校虽还在建设中,但拥有腾讯这个自带流量的头衔,自然少不了重视教育的大湾区家长们的殷切期待。
明湾学校是腾讯在深圳投资创立的第二所学校。
2013年腾讯公益慈善基因会与福田区政府合办了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这是一所贯通小学到高中的12年制新型公立校,实行集团化办学,目前已经香蜜、大棚、梅林等五个校区。
因为背后有两座大山,这所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球基础教育风向标学校TOP100、深圳市教育改革领跑学校等荣誉。
大厂办学并非腾讯这一家,国内互联网科技大厂这些年在教育之路上越陷越深。
2003年比亚迪投资近亿元创办了深圳亚迪学校。
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学校由深圳中学管理,并且得到了深圳中学的扶持。
2017年阿里巴巴出合伙人共同出资办了云谷学校,这是一所15年制非营利性国际化学校。
华为与清华附中合作在东莞松山湖创办清澜山学校,同样也是所15年一贯制的非盈利国际化教育。
同年京东牵头创办的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和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宿迁学校成立。
科技巨头办教育在国外也是十分流行。
10年前,科技狂魔埃隆·马斯克因不满传统教育,开了一所新学校Astra Nova,将5个儿子从精英私立学校转学到这里就读,2021年Astra Nova推出线上课程。
Astra Nova School不遵照年级来划分学生,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倾向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育模式简直就是“马斯克”的具像化。
微软公司也与费城学区共同策划建设了Microsoft School of the Future这所公立高中。
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借鉴了微软的管理技术,利用“教育能力轮”的模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规划、谈判、处理模糊性以及管理关系等技能。
甲骨文还与设计技术学校共同建立了Design Tech High School。
它坐落在创新摇篮的硅谷,在这种负有创新活力的大环境下,Design Tech High School以科技、设计思维、成功技能等为教学核心,倡导个性化,强调将知识运用于实际。
国内外大厂投身教育领域的实例还不止以上提到的几所。
曾经进军国际教育的以房地产商、教育集团为主。
如今耳熟能详的名企逐步跨界投资教育、兴办学校,争夺教育市场的这份大蛋糕,似乎昭示着未来教育会走向新模式。
02
— 湾妈看世界 —
科技巨头兴建的学校
有何特色之处?
细数国内外互联网科技公司、知名企业创办的新学校,我们能明显看到这些学校沿袭了名企身上的特色基因。
首先,重视STEM教育,侧重科技领域人才培养。
科技是教育行业急需补充的维生素,拥有顶级资源与技术的科技大厂办学无疑会给国际教育注入新鲜力量。
今年官宣的明湾学校就植根于腾讯的创新生态,就主打一个前沿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科技融入、社会实践、连接共创为三大办学特色。
阿里巴巴创建的云谷学校,其点睛之笔就在“云”科技。
作为诞生在数字时代、以科技为导向的学校,云谷学校就依托阿里巴巴的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提升教学品质。
还将信息技术、编程、STEM理念融入到教材中,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便开始学习如何与科技相处。
亚迪学校以科技创新为特色,鼓励学生多尝试,参与国内外多项科创竞赛,还提供多项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马斯克风格化的Astra Nova school更是STEM教育的一大风潮。
Astra Nova 课程强调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为重点,没有体系化的体育、音乐和语言课程。
而是开设了大量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等学科,学生会接触到设计编程、火箭喷射器等议题,并通过项目式学习方法参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所需的关键技能。
其次,以学生为本,系统化培养未来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
教育就是让孩子找寻真实自我的过程,而人才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
科技公司本身作为创新的带头人,其兴办的学校天然具备先进教育理念的土壤,在教育上也更加注重创造适合人才发展的培养皿。
云谷学校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以“育”为主,用音乐、美术、运动激发孩子灵性,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初高中以“教”为主,开设潜能性课程,增加拓展性课程,在学习技能和学术的同时找到感兴趣的事,参与全球人才选拔和竞争做好准备。
清澜山学校传承华为和清华的血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沉浸式教学、哈克尼斯圆桌授课法、跨学科综合学习(STEAM)、基于项目学习法(PBL)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多元兴趣。
亚迪学校设置了自主、开放、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张扬学生个性,挖优势潜能,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意识开发和艺术素养培养。
Astra Nova抛弃了传统的年龄划分班级的旧习,学生依据各自的兴趣和能力被分到不同的组别,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Design Tech High School的跨学科课程将设计思维、项目学习和技术融为一体,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和协作精神,就像在硅谷一样。
学校还为高年级学生提供100多个实习机会,让学生在毕业前与行业合作伙伴和专业导师一起工作。
最后,有一个特点看似不起眼,但也是这些学校的特色之处,即大厂创建的学校生源是极佳的。
因为这些学校的第一批生源很大可能是在职员工,他们一般都拥有高学历、良好家庭背景,这在无形之间也增加了学校的竞争力。
除了以上区别于传统学校的特殊之处,国内大厂和国外名企在办学上还存在些许差异。
其一是,国内大厂学校的学制更为完整,通常是9、12、15年一贯制。
而国外名企兴建的学校会更集中在中学阶段,比如Astra Nova是招收10至14岁的孩子,Design Tech High School和Microsoft School of the Future均是高中。
其二是,国外名企开创的学校更大胆。
只要学生潜力得到了开发,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学内容十分灵活,也不太注重形式。
而国内大厂的教育理念先进,有创新,但在模式上还是传统派。
不过两者的目标均是聚集在人工智能时代新型人才的培养,让孩子懂得用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去解决复杂问题。
03
— 湾妈看世界 —
为什么大厂争相
进军教育市场?
教育是每个国家的民生项目,在房地产商、教育集团眼中是一棵摇钱树,现如今大厂进军教育圈也是冲着捞金来的吗?
恐怕并非如此简单!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教育市场仍有着巨大的潜力,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确实是个香饽饽。
2024年我国教育市场总规模达到了5千亿元以上,其中国际学校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
2024年新增了26所国际学校,总数达到970多所,虽然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国际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在全球都居于前列位置。
近年来国家还在不断增加教育支出,比如今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超过4.2万亿元,用于支持各个层次及领域的发展。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也在与日俱增。
尤其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教育甚至演变成了一项重要的投资,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项,大厂参与其中也给大家带来新的期待。
互联网巨头进入教育界肯定是瞅准了这些现实性需求。
说到底互联网巨头也是要趋利避害的,国际学校行业未来依然是资本聚集的重镇。
不过大厂有技术、有资金、有背景,与其广泛的业务相比,教育市场并不是核心利润中心,也无法带来特别丰厚的利润。
它们在教育行业的大胆摸索,其中一个大目标很可能是想扩大产业板块,拓展发展空间。
再通过学校这个途径来赢得客户的青睐与投资,进一步达到品牌形象塑造与推广的机会,增加知名度和可信度。
相比其他类型资本力量,互联网巨头开办学校有天然的优势,因为背后有员工子女这一庞大的高教育需求群体。
大厂办学培养员工子女,一方面解决了招生这一大难题,又会倒逼其他国际学校想法设法提升教学水平,避免生源流失。
另一方面获得了在职员工的芳心,激发了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进一步提升企业声誉和文化,两全其美!
抛开这些明暗面的商业性,体量庞大的科技大厂与名企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价值,这也是他们进军教育行业的诱因。
这些巨头们本身就拥有知识渊博、受过良好STEM教育的人才,还拥有尖端技术的实战经验,他们完全有能力来调整课程和支持教学,让学生兼具理论与实践智慧。
比如清澜山学校有着华为与清华附中的强大背书,清华大学的教授、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等国内顶级专家学者教授时常讲座分享,和学生们一起做项目研究。
发展教育产业很可能是互联网巨头在不耗费巨大精力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机遇,社会给予的使命感会进一步规划他们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减缓爆雷事件的突发。
当然互联网行业随市场变动幅度大,巨头们开办的学校也可能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凡事有利也有弊,所以各位家长们,您们会考虑让孩子去大厂新开的学校就读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