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火车和飞机的年代

大运河

起到了沟通南北交通

交流传统文化的作用

运河畔也少不了

亭台楼阁、桥闸水坝码头

古镇等古建筑群

这些古典名胜的身上

都少不了诗词楹联的点缀

今天我们就cosplay

一下吟诗作对的风雅之士

云逛大运河

咱们也有门道的欣赏一下

运河沿岸的诗词楹联

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京杭大运河一南一北两端的城市

分别是杭州与北京

这两段各有一座标志性的桥梁

北京的叫万宁桥

杭州的叫拱宸桥

拱宸桥位于杭州市

拱墅区大关桥之北

是杭州古桥中

最高最长的石拱桥

也是大运河南端的

标志性建筑

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后

在拱宸桥东的

运河文化广场

竖起了一座高大的牌坊

牌坊两面都刻有

风格各异的楹联和横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拱宸桥广场

朝西一面牌坊两侧

的楹联是

牌屹东隅,万缕丹曦迎璀璨;

坊邻西子,一轮皓月共婵娟。

横批:南北通津

朝东一面牌坊两侧的

楹联是

吴沟隋渎元河,三朝伟构

一水五江六省,千里通衢

横批:利泽千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从杭州走出再来到

大运河南段

另一座美丽的城市苏州

来到唐伯虎的家乡

苏州都有哪些诗词楹联

在运河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沧浪亭

这是苏州留园沧浪亭

里的一副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是最贵的一副对联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吴郡志》就有记载

此联出自清朝

江苏巡抚梁章鉅

亭上石额“沧浪亭”三字

为晚清朴学大师

俞樾手书

上联取自欧阳修

为园主苏舜钦所写的

《沧浪亭》诗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

可惜只卖四万钱”

暗示园主苏舜钦

花四万钱买废地

建园的历史事实

以及园主热爱自然

“清风明月”唾手可得

却珍贵无比

园主苏舜钦被贬谪

南下苏州寻求

清净闲逸之生活

对他来说

大自然的馈赠

清风明月

正是无价之宝

下联出自园主苏舜钦

《过苏州》一诗

绿杨白鹭俱自得

近水远山皆有情

“近水远山”与

“清风明月”相对

“皆有情”与

“本无价”相对

写尽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

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思

逛了运河南端的

两座城市苏州与杭州后

我们到京津冀走一走

楹联协会曾在运河畔采风

依据运河畔的美景古迹

创作了不少文艺作品

楹联专家宗宝光向我们

介绍了部分作品

楹联别看简单

就上下两句

但是内涵比较丰富

是由两个工整的

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

它的基本特征

是字数相等

字调相对

词性相近,句法相似

语义相关,语势相当

是一种雅俗共赏的

文学体裁

大运河南北很多

名胜古迹都有楹联

为丰富的运河文明

增色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的对联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的

绘画作品

北京是大运河

最北端的城市

万宁桥是重要的遗产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万宁桥

元朝灭金后

忽必烈派大臣刘秉忠

负责新都筹建

经他实地考察决定

围绕古积水潭布局

他依据“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的

传统都城规划理念

再结合蒙古族

逐水而居的游牧习俗

将古积水潭向东突出的

最边缘点当作基点

向南北延伸画出

一条城市中轴线

这个基点位置

就是万宁桥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

开始建设北京都城时

就修建了万宁桥

可以说万宁桥是

元大都城的“奠基石”

如果穿越回元代

站在万宁桥上向西看

碧波荡漾的积水潭里

满是南方来的漕船

万宁桥畔人来人往

元代诗人杨载的

一首诗叫《送人》

就是反映此情此景

“金沟河上始通流

海子桥边系客舟

却到江南春水涨

拍天波浪泛轻鸥”

当时的金水河

还叫金沟河

北上的人从

万宁桥畔下船

南下的人在此登舟

顺着通惠河转

大运河南下

等南下的船到了江南

已是春水溶溶

鸥鸟浮游时节

杨载有感而发

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在京津冀一带河北沧州

也有运河遗迹

那就是——沧州铁狮子

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坚不可摧

也是运河的文物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沧州铁狮子

这座铁狮子始建于

公元953年

高5.47米,长6.264米

重达32吨

曾是开元寺门前

守护的神兽

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

宗宝光向我们展示了

他写的铁狮子楹联

一声狮吼,病夫旧史随烟渺

九域龙腾,宏业新程伴梦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联关于运河的篆刻作品

沧州当地名家

陈明绍先生写有

《沧州铁狮子》组诗

其中第六首专写铁狮功用

铁狮铸何由

镇守州成田

既供文殊乘

又防海怪颠

这首诗几乎把铁狮子

最重要的几个功用

全都罗列上了

铸狮千年

虽然它的形体

在一点点残蚀

而其精神却在延续中

一步步完善

甚至突破创新

中国大运河开凿

至今已有2500多年

它不仅是一条河流

更是一条文化长廊

诗词楹联是这条河流中的

点点星光

中国大运河

流淌的是中华文化

传承的是中华文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河之上的美景

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节目嘉宾:《北京楹联》主编宗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