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素艳在现场指导队员练习舞蹈。记者 严松摄

本报记者 严松

“步子要碎一点,手臂打开,精气神向上!”……在相城区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舞蹈室里,每天都会传出洪亮的指挥声,伴随着时断时续的音乐声,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汇成了一首独特的圆舞曲,这是70岁的舞蹈教师刘素艳的日常,也是永昌泾社区舞蹈队30多位居民的练习日常。对于这位来自北京的“专业”舞蹈老师,大家伙的评价就一句话:“刘老师带‘装’进组,是我们梦想的引路人。”

一辈子都在跳舞

和她豪放的北京腔一样,刘素艳与永昌泾舞蹈队的相遇,比想象的更爽快一点。“当时小俞找到我,问能不能教居民们跳舞,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正好北京还有好多舞蹈服,物尽其用太好了!”说起第一次见面,刘素艳印象深刻,她开心地说,自己在北京就喜欢跳舞,没想到到了苏州还能发挥余热。

今年70岁的刘素艳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是原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的退职人员。自年轻时起,刘素艳就对跳舞充满了兴趣,没有老师教,她就自己学,逐渐掌握了民族舞的技巧,从学生时代到工作期间,她先后多次代表学校、单位外出表演,或为学校教职工排练民族舞,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台柱子”。

2004年,退休后的刘素艳在一次校歌咏比赛中担任《走进新时代》的合唱指挥,她热情昂扬的指挥让作为比赛裁判的中国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先生眼前一亮,并给予了刘素艳高度的评价。此时的刘素艳刚刚退休,本打算退出舞台的她,又开启了在校内老教师艺术团长达15年的志愿服务。

义务教民族舞

2019年,随着儿子来到苏州创业,刘素艳也跟着来到苏州。“住在苏州后,我发现这里的退休老太太也都喜欢跳舞,楼下的广场舞每天都能吸引不少人。”刘素艳说,每天听着音乐声,她的心里也痒痒的,总想着下楼跟着跳上一曲。

有一次,刘素艳专门穿上了舞蹈鞋,想下去跟着一起跳跳舞锻炼锻炼。酣畅淋漓地跳完一曲,流畅的舞姿立马引起了周边老太太的关注,“您是专业舞蹈家吧?我看您跳得真好,能不能教教我!”“我就想学民族舞,您会不会?”面对热情相邀,刘素艳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从此,每天晚饭后,家门口的小广场上,总有一群热情奔放的老太太,练起民族舞来有模有样。

2022年,刘素艳又跟着儿子搬到了相城区漕湖街道的永昌泾花苑。小区里偌大的广场,成了很多文艺演出的根据地。“有一天傍晚,我就听见楼底下有演出的音乐声,我从窗户向下看,大部分节目都是朗诵、乐器等,就是没有民族舞。”刘素艳想着,也许在永昌泾花苑,也有人想学民族舞呢!

第二天,刘素艳就来到社区,找到了社区工作人员俞鉴,“听到她会跳民族舞,我高兴地蹦起来,太好了!”俞鉴说,自己立马邀请刘素艳在社区教居民,没想到刘素艳一口答应。

为省钱带装进组

一拍即合的两人迅速组建起了民族舞队,将社区二楼的空闲空间给大家当舞房,想什么时候跳就什么时候跳。看着社区积极配合,老太太们兴致勃勃,刘素艳越发起劲。每天上午,刘素艳按时来到舞蹈房,带着队员们练习民族舞。几年里的时间里,刘素艳担任社区老年大学、老年文娱团队、青年舞蹈队的教练,根据《天路》《不忘初心》《五星红旗》《民族大团结》《举杯吧朋友》等音乐编排出了许多优秀舞蹈作品。“我可以把北京的那些舞蹈服装和道具都寄来,就不用社区花钱。”为了让社区节约一些经费,刘素艳陆续从北京寄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服装道具,竟能堆上半间屋子。

在社区的舞蹈课结束后,舞蹈队成员会利用空余时间自发训练,刘素艳每次准时前来指导,她最忙的时候连着一周五天都要来社区舞蹈室。大家都觉得刘老师辛苦,劝她多休息休息。她却说:“我闲不下来,我总觉得不做点什么心里就空落落的,在社区服务,我踏实,乐在其中。”

接受采访时,刘素艳正带着大家练习《民族大团结》的舞蹈,从招式到表情,从穿着到配饰,每一个细节她都细心关照,饱满幽默的教授风格深受大家的喜欢。“从来没想过我们这么大年纪了,真的能上台表演舞蹈。”68岁的简昌翠跟着刘素艳跳了一个多月,就登上了相城区文艺汇演的舞台,她抑制不住地高兴,她告诉记者,现在舞蹈队的姐妹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来舞蹈房一起跳民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