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百天,“历史天才”却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众人议论纷纷,大家不理解这位顶尖学霸有何隐情需要用如此惨烈的方式自杀。
在少年留下的遗书中,世人才知道原来他背后承受着如此沉重的痛苦。他用这短暂的十八年看透了两件事,让他觉得接下来的日子也不过是苟活。
厚积薄发,一战成名
提起林嘉文,很多文科生应该并不陌生。林嘉文出生在西安这个古色古香的城市,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从小他就对历史展现出特别的兴趣。
林嘉文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也都是知识分子,为了培养孩子,长辈给林嘉文树立了好榜样,养成了他爱看书的习惯。
等到他年龄稍大一点,便有了自己的喜好。父母发现,林嘉文总是钟爱历史类的书籍。在其他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的年纪,林嘉文喜欢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话,他也会第一时间向长辈寻求帮助。渐渐地,林嘉文掌握了很多有关历史的知识。
他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仅限于书籍,还包括很多历史专栏节目,比如《百家讲坛》。很多人都觉得这档节目有些枯燥,可林嘉文却饶有兴趣。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林嘉文的性格也变得更加沉稳。据他的家人回忆,林嘉文做什么事情总是淡淡的,并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按道理来讲,在他这个年纪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可儿子总像个“小老头”。他不追星,不看言情小说,也不喜欢打游戏。
有时间就喜欢看看书,听听讲座,就连看电视剧也只看历史剧。在林嘉文的房间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他满满两大书架的书籍。
有些是他自己买的,有些是父母再买书的时候顺带捎给他的。这些都是林嘉文的宝贝,每一本书他都至少读过一遍。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如此热爱历史,却并不偏科。在林嘉文就读的高中,我们从他的老师口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并不存在偏科的现象。
而在历史这门课上,林嘉文的成绩尤为出色。就连他的历史老师也经常跟林嘉文探讨一些有关历史的知识,他在学校非常受老师和同学喜爱。
再无挑战,活着无趣
可就是这样一名顶尖学霸,成绩和性格都很出色的少年,他到底为什么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林嘉文的去世对他的亲人和好友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他留下的遗书中可以得知,林嘉文确实是自杀。
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思,人生没有了挑战。这些话或许会让人觉得他年少轻狂,但林嘉文确实有这个实力。
他去世的时候距离高考还有百天,十八岁的林嘉文却已经出版了两本书。而且每一本书的销量都很不错,在业内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林嘉文从小到大积累了太多的历史知识,他想要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刚开始,他只是把这些想法记在自己的本子上。
不久后,父母发现了他写的东西,他们一致认为儿子写的东西具有一定的深度。如果把这些文字整理一下,说不定还能出版成书。
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林嘉文开始写自己的第一本书《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
在书出版之前,林嘉文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毕竟他还是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学生,在他这个年纪能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人几乎没有。
这本书出版之后,很多历史学家也都对此书赞不绝口,认为这本书肯定是一个对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的大家所写。
随后林嘉文出版了第二本书,这次他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很多人为之震惊,原来这两本书是同一个人所写,而且作者还是个高中生!
林嘉文的事迹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他是天才级别的学霸,没有人能做到他这种程度。
而林嘉文在遗书中所写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了挑战,他有足够的实力来这么说。可仅仅如此,这名少年就要自杀吗?
舆论压力,少年抑郁
在这两本书先后出版后,林嘉文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他当初知道自己的人生会因此陷入困境,或许林嘉文也不会选择公开自己的身份。
很多媒体纷纷来采访林嘉文,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林嘉文全家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人去偷拍他。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也有不少人开始恶意揣测林嘉文的实力。凭什么他一个高中生就能出书?
之前也没有其他人做过这样的事,到底是林嘉文真有实力,还是他找了别人代笔进行炒作?围绕在他身边的恶言恶语越来越多,林嘉文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他的家人也被很多无良媒体恶意曝光私人信息,林嘉文觉得是自己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尽管是在学校里,林嘉文也无法拥有平静的生活。
有媒体甚至前往他所在的学校进行骚扰,林嘉文根本无法安心地坐在教室上课。虽然不是他的本意,但他也确实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生活。
本来还比较亲近林嘉文的同学和朋友,自此也对他敬而远之,仿佛他是什么恐怖的存在一般。林嘉文彻底陷入了绝望,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
等到母亲发现他的异样时,林嘉文已经抑郁了。他甚至有了自残的倾向,隐藏在衣服下的手臂伤痕累累。
看到这些伤口,林嘉文的母亲痛心落泪。直到某天,林嘉文终于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
这样一位天才少年离开人间的原因就是如此,他觉得自己已经站在了没人能到达的巅峰,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但更重要的是网络舆论的影响,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他才选择轻生。他的离开,也让历史文学少了一颗璀璨的新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