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明先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然而,似乎一样东西越重要,就越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来。关心书法的人,一面看向重大奖项的评选,一面看向影视剧海报上的字体,常常是感到困惑不已。有没有一群真心热爱书法的人,能够真诚直接地,以书法自身的方式,来与观者生动耐心地聊聊,在今天,书法何为呢?
从“稿书研究邀请展|第一回·网络展[2022]”,到“幕后:书法家的弃余作品展”(2024.5),再到不久前开幕的“写一切:稿书研究邀请展[第二回]”(2024.10),一群书法人的思索与实践分三次向我们呈现。笔者作为旁观者,觉得三次展示似有不同的气象。第一次,形式轻便,内容明晰集中,“第一回”这个说法包含巧思,一方面低调实干,另一方面预示着将有接二连三的更多回,生生不息;第二次,展览的规格明显提升,内容丰富度大增,又印制了精美的作品集便于传播,而“幕后”、“弃余”这样的说法,则略有点丧、颓废,但幸好并不沦落为矫情,或有郭沫若所谓“卑己自牧”的意思;第三次,展览地由北京变为上海,以第二回接续上第一回,并冠以“写一切”这一豪迈的口号,仿佛已准备好包容、吐纳更多的事物、意义。此文便是这第三次展示的观后感。本次展览有特邀作者4位,是赫赫有名的当代书家,参展作者29位,皆中青年才俊,其中有不少都参加了前两次展示。笔者并不身处书坛内部,眼力见识也极有限,故小文只能就一些笔者自身所关心的问题来观照一小部分作品。
稿书与重复
每位参展作者都写有一小段话,从各个角度来讨论何为今日的稿书。但如何通过作品本身来凸显稿书的含义呢?笔者认为对于“重复”这一观念的使用,或为一条路径。
最单纯的重复方式,就是把同一内容再写一遍。马超的一件作品,《草稿与誊抄本的并置》,就是一个最小的作品序列。誊抄本,在时间上,产生于草稿之后。在这一作品中,草稿的运笔速度更快,显得跳荡,且有数处涂抹修改痕迹,从形式上来说,是经典的稿书形态,与《祭侄稿》等接近;誊抄本的运笔速度减缓,点画更沉着,章法意识更强,更像一件当下语境中的书法作品。很显然,这一作品序列是可以无限扩充的。在作者指认出原初草稿的前提下,每出现一个新的誊抄本,便会自动赋予草稿以新的意义。这样的一种关系,与书法史上“原作”与“临本”的关系,可以类比。
马超《草稿与誊抄本的并置》
何少棠的《清• 董斿〈元夜客思〉》,体现了另一种重复。作者自述,此件作品为“应邀参加一个展览而作的底稿,有几个字觉得不好,便在旁边重写了一下,但似乎也不见得更好”。笔者推测,这样的做法或是有意效仿小野道风的名作《屏风土代》。一件作品内的单字重复,会很自然地将观者与作者带入到一个讨论的语境之中:重复的意义何在?何为一个单字的“好”?考虑到在书法创作中,素有每一字乃至每一笔都关涉整幅作品的观念。那么每重复一个单字,某种意义上也就生产出了一件潜在的新作品,多件作品在同一平面上叠合显隐,使得此作非常蕴藉。
何少棠《清• 董斿〈元夜客思〉》
王客的《集字李商隐诗》是本次展览的吸睛之作。单字本身的精彩与绚烂的材料相配合,显得光怪陆离。该作可以引起观者的许多联想:百衲衣、《集王圣教序》式的集字、文学上的集句诗……亦可以“稿书”和“重复”来看这件作品。可以看出,该作品中的单字来自于数件其他作品,“门”字左边的印章提示这些作品本身已然成立,而最终汇聚成此作,则是那些其他作品的难以预料的命运。与此同时,此作中每一个单字于此处的出现,其实已是再现,即重复的结果。
王客《集字李商隐诗》
与重复有关的作品,还有“弃余”展中王英的《奈何无常》、叶乾琦的《日凿一窍》、本次展览中马超的《觉觉觉》等,有心者可去寻找。
稿书作品写什么?
稿书作品写什么?此处的“什么”,不等于内容。一件书法作品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这里想讨论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一部分,是困难的。丘新巧说“我始终认为,语言对书法具有一种奠基作用,要改变书法的形态,则必须改变我们的语言本身”,王冬亮说“抄写古人文字与书写自己的文字,在心理感受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写自己的文字,第一个要求是字要能认得出来,写给别人的书信与便条,需要别人也认得出来”,两位作者分别提到的语言和文字,就是笔者想讨论的“什么”。
丘新巧所谓语言,在本次展览中以他自己所创作的汉语新诗的方式呈现出来。作品《雾中风景》以“试着为一些事物找到依据”开启,以“更多事物只是驻足/安静的、朴素的/无需任何依据”收束,似乎展现了一个过程。笔者愿意把这个过程,阐释为“书法”和“语言”互动,为自身寻求“依据”的过程。那么最终的答案是否就是“无需任何依据”呢?有待进一步思考。该作中还有一句,“譬如这些树在雾色中的站立深沉可爱”,令人想到沈尹默著名的新诗句子,“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再想到沈尹默、白蕉从新诗人到书法人的转变,颇可玩味。
丘新巧《雾中风景》
曾翔的《木木堂稿书之四》、易白的《信札》《龙门造像千品目录》、何少棠的《手札》、张海晓的《香谱》、王冬亮的《自撰并书〈元园雅集小记〉》、施立刚的《王唯山〈书谱序讲记〉读后》、王英的《普通人的故事之一》等作品,皆以某实用形式出现。对于每位具体的创作者而言,“实用”或许是真诚的,落在实处的,但放在时代语境中,此种“实用”反而是一种奇观,是需要门槛才能实践的,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日用。但不可否认,在施立刚所谓“着力在文,无意于书”与易白所谓“一笔便是一笔,笔笔皆作数,绝无粉饰,虽有病处,却是真字”的状态中,有能力的书家们的笔下,的确能比“创作作品”时更为精微、自在。与此同时,这种模拟的实用性书写与其中的文字,往往包含着人与人、人与物的具体关联,要比当下许多书法展中抽象空洞的表达与炫技来得更有滋味,或也更关乎世道人心。
曾翔《木木堂稿书之四》
施立刚《王唯山〈书谱序讲记〉读后》
王英《普通人的故事之一》
多余的话
稍稍整理一下近些日子重要的书法展览:“津门问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即将展出怀素《苦笋帖》,王献之《鸭头丸帖》的新上海博物馆书画馆等等,古代大名作、现当代大书家的力作固然不可错过,但这篇小文所介绍的“写一切”稿书展,对于真心热爱书法的年轻人们,或许也非常有价值吧。那天开幕式,笔者在展览现场,挺宽敞的地下一层中大多是年轻人,原定下午两点半开始的仪式,一直没开始,或许是地上一层的唱戏声还未停止?总之,那熙熙攘攘中有许多的生机。
陈亦刚《邹蕴樊黎婚礼主持发言稿》
韩瑞《博尔赫斯诗》
娄伟丰《单词学习手迹四组》
严亚军《新疆莎车扶贫日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