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足的办学经费是高校发展的有力后盾,然而时至今日,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显然无法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

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统筹自主资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规定自主使用的资金等,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

此后,多渠道筹集经费成为高校的改革方向之一,高校的单笔大额捐赠也从千万向亿级跃升,为高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2023中国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公布,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高校基金会到账总额为66.08亿元,2023年为52.20亿元

前段时间,多所“双一流”高校在2023年度决算中同步公布了本校的捐赠收入,青塔对此进行了汇总,以供各位参考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情况。

“双一流”,获捐赠

据各“双一流”高校公开的2023年度单位决算中的捐赠收入显示,在2023年迎来130周年校庆的武汉大学2023年度捐赠收入超22亿元清华大学2023年度捐赠收入也超10亿元,彰显出学校强大的综合实力、广泛的社会声誉和坚实的校友支持。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度捐赠收入也均破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亿捐赠

2023年11月29日,正值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武汉大学1987级计算机系校友,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支持数理化文史哲六大学科基础研究、支持计算机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大学生培养。

据悉,该笔捐赠刷新了武汉大学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也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

在捐赠仪式上,雷军表示“武大教给我知识,让我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指导我走上了科技探索的毕生道路,给了我一生最重要的财富。”

一个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科大校友杨元庆向母校捐赠2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科大自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校友个人捐赠。

近年来,高校的单笔大额捐赠纪录不断被刷新,《2023中国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显示,截至2023 年,协议捐赠金额1亿元及以上的项目在每年新发起项目中的占比已达 16%,“亿元”高校捐赠越来越频繁。

现金捐赠之外,股权捐赠成为了高校这两年间的一种新型捐赠形式,将持续为学校带来更大的收益。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就向山东大学捐赠其所持有的部分“华熙生物”股票,股份规模超4亿元,是山东大学建校以来接受的首笔股权捐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去向哪

在大额捐赠名单中,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捐赠数额引人注目。这所由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决定捐资100亿建设的理工类新型研究型大学,在2023-2024年间又累计收到了虞仁荣超50亿的股份捐赠。充足的资金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建设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建设新大学之外,许多大额捐赠方都在捐赠时,明确提出捐赠资金将用于支持学校学科建设

迈瑞医疗联合创始人成明和捐赠1亿元助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上海元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炜则捐赠50万股比亚迪股份(价值近1.2亿元),支持上交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培养及研究工作。

《2023中国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中也提到,2022-23年间,“学科建设”、“学生培育”、“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创新”为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的前5位用途(一个项目可能有多种用途)。涉及学科建设的大额捐赠项目占比依然在50%左右,继续排第一。

从一级学科来看,医学、工学和交叉学科是获学科建设类大额捐赠支持最多的学科门类,分别在2015-23年接收87个、78个、47个项目。医学除了是项目数量最高的受捐学科之外,其中超过40%的项目协议捐赠规模在1亿元及以上。

交叉学科捐赠项目在2018年后激增3倍,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获最多大额捐赠支持。2015-23年间智能科学与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其与其他传统学科的交叉结合)的捐赠项目数量最多(23 个),例如2016年,搜狗公司向清华大学捐赠1.8亿元,联合成立“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将双方基于“清华搜狗搜索技术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深入拓展;2022年,金光集团向北京大学捐赠“人工智能研究院黄奕聪基金”,支持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工作。

其次是区域国别学(如国际关系、跨文化研究、一带一路研究等),例如2019年,天津德信集团有限公司向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捐赠,成为研究院与民营企业合作的良好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