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魅力沪郊新画卷,共享海派乡村新生活。7月1日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多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经营主体,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

曾经,奉贤区柘林镇迎龙村地处偏远、村民居住分散、老龄化现象严重、外来人口倒挂,再加上二三产业缺失,一度面临被撤并的尴尬。而如今,迎龙村依托江南水乡风貌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围绕乡土景观与农业产业,打造多元化的乡村农旅体验,并与其他产业不断深度融合,促进村民就业增收,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们村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但同时也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原生态乡村风貌,特别是在经过人居环境整治之后,这一优势就更加凸显,所以我们把农业旅游作为发展的方向。”迎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天舒表示。近年来,迎龙村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禀赋,深入挖掘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与社会企业联合打造“小森营地”“又见炊烟”等多个乡旅点位,串联形成“烟渔菛垄”生态旅游产业链,开拓形成了集文化拓展、农趣体验、田园度假、水上娱乐等项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把‘水’作为特色。”李天舒介绍,经过前几年的生态修复和整治,迎龙村的河道焕然一新。如今,村里水网密布,大小河道碧波荡漾、蜿蜒曲折,迎龙村也借此推出皮划艇、乌篷船等多种水上运动、游玩项目,吸引众多市民来此体验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乘坐乌篷船悠然地在河道中穿行,微风吹拂,两岸绿树成荫,静静聆听河水流淌,十分惬意。据了解,周末、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前来乘坐游船的游客络绎不绝。同时,迎龙村依托水资源生态,积极承办奉贤区“迎龙杯”龙舟邀请赛,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迎龙村的“小森营地”旨在以城乡融合为主题打造理想生活,营地可以举办自然教育、农耕体验、采摘踏青等活动,让人们不用离开都市,就能感受乡野美景。在露营区,游客可以选择帐篷或房车两种住宿方式,房车内都有配置空调、上下床铺、卫生间与电磁炉等设备,满足一家人舒适的居住需求,还能到咖啡屋品尝咖啡茶饮。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小森营地”总是人头攒动,大朋友和小朋友都来此处“撒野”,乡村生态旅游热火朝天。一旁的“又见炊烟”体验区域,数口农家土灶引人注目,游客可以亲自动手烹煮一桌拿手的饭菜,体验旧时农村烧火添柴的袅袅炊烟。

“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村民参与作为主线,也可以说,村民的参与,推动了各个项目的落地。”李天舒介绍,“一方面我们把村民闲置或者利用率不高的宅基地等资源盘活,另一方面,村里的迎龙公益服务社发动村民投身创建工作,又使他们增加了一份收入。”开展乡村旅游后,村里成立乌篷船队、旅游服务队等,通过迎龙公益服务社,男性村民可以报名做伙夫、船夫,女性村民则可以报名到民宿、营地做帮厨工作,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不仅如此,李天舒说,现在迎龙公益服务社已经“走出去”,承接其他村的乡村振兴服务项目,得以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迎龙村又把民宿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和链家集团展开深度合作,打造了“恋链轻舍”这一项目。通过前期的宅基地流转,这片占地约60亩的区域成为集培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民宿集群。据介绍,“恋链轻舍”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拥有客房50间。今后,市民来到迎龙村,白天游玩,晚上还可以住下来,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引入‘恋链轻舍’丰富了村里的农旅业态;对于村民来说,闲置的资源得以变现。”李天舒说。

文:陈祈

摄:陈祈 于洋 王金秀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