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卷不动了:学术界迎来“躺平”潮》(Fed up and burnt out: ‘quiet quitting’ hits academia)让很多高校教师产生了共鸣。
在我国高校,“躺平”已经成了老师之间日常交流的高频词,而且有不少老师真的选择了“躺平”。
根据我们的观察,高校专任教师选择“躺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一、正常躺平:有编制讲师、副教授
我们聊到大学老师的“躺平”,通常是指那些多年来几乎不做科研,只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老师。
有些年轻老师,博士毕业后留在学校任教,十几年过去了,还在讲师的职位上原地踏步。
因为他们基本没有科研成果,教学也不出彩,而他们的同学因为优秀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早就成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这些“躺平”的老师们,可能是引进时专家看走了眼,或者有其他原因。
这样的“躺平”老师在我们身边挺常见的。
有些学校通过转岗来处理这些“不求进取”的教师。对于那些不适合教学岗位,但有其他专长的教师来说,转岗是人尽其才,没什么好指责的。
我把这类老师的工作状态称为“正常学者躺平现象”。
据我初步观察,现在高校里,大部分“躺平”的老师都属于这一类。其中,女老师因为家庭、生育等原因,精力消耗更大,躺平的比例也更高一些。
二、光荣躺平:有人才帽子的教授
最近,有位教授谈到了现在学术界的一种特殊现象,他称之为“学者躺平”。
他说,有些学者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获得了各种学术荣誉,于是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是时候享受奋斗的果实了,于是选择了“躺平”。
这种现象看起来好像还挺“光荣”。
这些选择躺平的学者,一般不再从事科研工作,而是主要应付各种“利益相关的事务”。
比如,有些人虽然并不擅长行政管理,却热衷于当官;
有些人喜欢参加各种评审,或者一些没有实质性成果的“学术报告”等活动。
但问题是,我国的科技创新正需要他们在享受国家给予的丰厚待遇的同时,继续在科技一线努力。
他们不需要为了争取学术荣誉而奋斗,可以更自由地投入到一些我国急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为国家分担一些忧虑,为国家带来一些重大原创成果。
三、无奈躺平:折腾多年,错失人才帽子
有一种所谓的“学者躺平”现象,就是那些一直申请国家级头衔,直到年龄限制也没能成功的青年学者。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厌倦了那种无尽的“奋斗帽子”生活,也选择了“躺平”。
这种“学者躺平”的情况让人觉得挺可惜的。因为其中确实有一些真正有才华、成果丰硕的学者,因为一些非成果因素失去了获得头衔的机会。
当然,即使这些学者选择了躺平,由于他们对日常的教学科研“套路”驾轻就熟,所以还是能轻松应对大学的年终绩效考核,生活也不会太差。但要想让他们像以前那样为了头衔而奋斗,那就有点难为他们了。
不过,我相信他们中一定还会有人基于对科学的热情,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学术研究,说不定哪天就能不小心搞出个优秀的科研成果来。
四、躺不平:“非升即走”的青椒和博后
近些年,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始效仿国外高校的做法,实行“非升即走”的聘用制度。
这样一来,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和广大博士后研究员倍感压力,纷纷表示:躺着也不舒服,卷起来也累啊!
现在,很多高校的新进讲师不会立刻获得“编制”,而是先签劳动合同。合同规定,他们在几年内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发表一定级别的论文,才能通过绩效考核,成为副教授,否则就到期走人。
要当上副教授,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承受很大压力。通常要经过多年努力,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成绩,才能达标。
在这种压力下,年轻老师和博士后基本没法“躺平”,只能在竞争激烈的科研圈拼命努力,直到获得编制和副高职称,才有可能考虑“躺平”的问题。
五、想躺平?越来越难了!
近年来,高校教师考核压力越来越大,各种人事改革政策纷纷出台。
例如,有些高校规定,通过考核的长聘老师要继续接受严格的考聘管理,对一些表现“不合格”的教师,实行“职称退步”管理,即正高降为副高,副高降为讲师。
还有的学校要求,即使有编制,也要非升即走。
此外,越来越多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除了看论文,还要求每年申请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否则考核可能不合格。
在这些措施下,高校老师想要完全“躺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有老师认为,高校内部原本就没有“躺平”的可能,所谓的“躺平”,更多是工作劳累后的心理安慰。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庆生教授
原题:《聊聊另类学者躺平现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