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长跑周期训练,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不仅需要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也需要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有魄力、有血性。当然,除了勇猛之外,也需要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敢于思考,敢于尝试。

毕竟中长跑训练和比赛,“节奏”控制非常重要。正确的“节奏”控制,不仅能让运动员更好地分配体能,节省体能,越来越舒服,也能建立起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必胜信念。

上周末,98跑俱乐部进行了混氧30公里训练课,虽然温度比较舒服,但是小伙伴还是严格按照跑前要求(前3公里压住配速),后程逐渐加速,不少人跑出了久违的“节奏”。

B组学员张鹏:“跑前评估了近期的训练状态,制定了按照全马“破3”的节奏试一试,最终完成配速415。跑得比较舒服,感觉这个配速还可以续航5公里。后程一直在提速,心率有点上去了,但是体感不难受,很久没这种感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月以来,下半赛季的比赛一场接一场,周末的长距离重点课是大家最看重和最在乎的训练。一堂好的训练课数据,不仅能够检验出夏训效果,也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信心。

然而,大家所处在的训练环境不同,有的城市早晚温度已经降到0°以下,有的城市依然处在20°以上“高温”天气。因此,即便都是“破3”选手,跑出的数据也相差比较大。

那么,大众跑者该如何应对和踩准重点课训练“节奏”?答:科学评测训练环境制约的基础上,合理评估自身运动能力,制定准确的训练目标,采取细致、严谨的备战策略,是顺利实现预期训练目标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训练当天的温度、场地环境(路跑or田径场)、后勤(补给)保障以及是否有队友一起跑,决定了这堂课的完成质量。当温度来到25°,或湿度90%以上时,必然会影响到中长跑运动员的发挥。

因此,调整预期配速目标是避免“跑崩”的首要条件。例如:准备“破3”的跑者,在进行混氧30公里时,当温度达到25°+时,可以在原计划配速基础上+5~10秒/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理的运动能力评估,是科学制定跑前配速目标的首要条件。但是对于许多非大众精英跑者来说,很多时候吃不准自己到底可以跑多快。

因此,要认真分析近期的周期训练数据和竞技状态。如:完成的运动负荷、长距离训练数据、间歇训练数据,以及与往年同时期训练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此外,也可以咨询精英队友帮忙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合理评估出的自身运动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跑动的距离越长,体能消耗越大,出现各种“问题”的概率也越大。特别是30公里长距离训练,配速控制不当,运动装备不舒服,能量补给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无法完成预计训练目标。

因此,对待重点课要像对待比赛一样严谨、细致,无论是跑前热身,装备选择,途中补给等都要做到细中有细,确保万无一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完整的周期训练,是运动能力提升的基础,马拉松训练,没有捷径可言。一堂高质量的训练课,不仅可以检验周期训练效果,也能发现各种训练问题。

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并非坏事,但是要重视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同样的问题二次发生,才能让自己的备战经验越来越丰富,从而在比赛少犯错误,跑出自己想要的比赛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