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届天才计划初审现场,我们珍视叙事的热情、技法,更坚定于真诚的表达。最终,685部投稿作品中的65部进入了复审环节。
影像应该如何与现实发生关联?虚构的故事是否需要折射当下的时空?为什么用方言创作?角色的情感如何流向观众?我们怎样才能在对情感操控保持警惕的同时,把握住情感共鸣的时分?
复审现场,5位评审从谈论“标准”出发,却在思考的交汇之间撕开“标准”的边界,以沉浸的情感和克制的视点重新串联观看的线索,绘制出故事的导览地图。
黄骥 在情绪、情节和情结之间,寻找对表达的相信;
刘窗 审慎地体验共情,在当下的问题意识中打捞创作者对媒介的反思;
王婧 看重直觉上的“好看”或独特,撷取那些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
张中臣 关注自然的表达,珍视影像与日常的关联;
周嘉宁 将自己交给体验,在标准被撼动的时刻,完成和创作者的能量交换。
影像提供了新的语言,将每个人的经验、记忆和情感引入公共讨论的场域,它证实了个体的感受并非是单薄、狭窄、浮游的碎屑,在渴望看见与被看见的引力之中,影像故事的粒子纠缠,为我们筑起一个情感的公共空间。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首部短片《橘子皮的温度》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后,她一直以女性内心隐秘的感受为主题制作电影。长片《鸡蛋和石头》获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老虎奖;《笨鸟》获柏林影展新生代单元特別提及奖;《石门》于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在多个影展获奖。
复审观看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体会:对于年轻创作者的影像作品,不能仅以好或不好为标准去看待,更重要的是找到不同的方法,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
我试图在在情绪、情节和情结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理解年轻创作者的不同表达。有些片子情绪做得很好;有些在剧情方面规整成熟;有些尽管在影像上不算完美,却传达出了某种不能释怀的情结,也很有感染力。其中,不乏在这三个方面都很出彩的作品。
《洗净》和《宝孜达》,讲的都是在面对生活秩序中的权力影响时,孩子的选择。创作者对抉择的处理创造出剧情的张力,也形成了情绪感染力。
《洗净》黎乐怡
《宝孜达》克冉·阿布卡斯木
有趣的是,这次很多作品都有关于女性搬家或是她们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空间的内容,比如《曼婷》。空间与人物关系的互动,在片刻间形成一条涌动的河流,展现两个人是怎么慢慢靠近又分开,充满况味。作品中“搬家”的共性,也许象征着如今很多女性已经出走,但还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没有属于自己情感的私人空间的状态。
《曼婷》陈力格
《在水一方》李蔚然
在当下的语境里讨论影像的作用,其中之一也许是它可以提供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比如纪录片甚至短视频,就承载着这样的社会功能。这次很多作品触及到一些平时较少在公共领域讨论的话题,让大家能借由其发散讨论,也很有价值。
出生于湖北,现居上海,作品包括移动影像、雕塑、现成品和装置,他常将长时段历史和生态弧线结合进行想象,追踪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转型。作品曾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等展出并永久收藏。代表作品《比特币矿和少数民族田野录音》等。
今年复审,我的关注点之一是影像所体现的媒介意识。尤其是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我们的生活被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浸泡,大家似乎逆反式地回到比较安全的人本主义。
比如,在讲述少数民族题材时,比较常见的保守做法是将影像技术作为容器,把“万物有灵”的叙事框架转移注入影像这一媒介,投射自我的身份认同。但这次有些作品突破了这点,从新技术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展开讨论,显示出创作者对媒介的自觉。
创作者对媒介的思考,往往也映射出一种当下的问题意识。一部影像作品,如果只是技巧很好,但不在今天的问题意识里面,那么技巧越好,给观看者带来的落差就越大——如今的媒介环境中,观看影像并没有什么门槛,观众都很专业、有见解。在这次的作品里,《相谈》和《菠菜》就展现了珍贵的问题意识。
《相谈》张曜元
《菠菜》付轶铭
另一个观感是,许多创作者把“共情”或某种情绪作为一个主要的工作点。“共情”在当下是很值得思考的概念,尤其在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设置上,布莱希特可能会认为,这不就是资本主义试图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达成的关系?而后现代舞蹈家们,例如Rainer,对此甚至更严苛,不允许舞者与观众有任何眼神接触,并避免任何会引发情感投射的动作,以免引诱观众,诱发任何预期的情感共鸣。
我对那种试图把我抓到它的情感里去的作品有所怀疑,它们通常通过在影像生产中进行人物和剧情设置,对观众施加情感操控。有些是重复烂了的艺术的萨满和巫术起源,另一些是对现实题材选择的局限。当然也有现实的限制因素,但总体上旧的气息依然存在。
《毒药猫》关天
《缠》张晨曦
像《金瓶梅》或《红楼梦》,片中大量使用旁白说书,这能让人跟影像保持一定距离感,不会被情感绑架。对比之下,今天对“共情”的追求是一种由于当下媒介浸泡导致的距离感丧失所运作出的一种美学策略,类似社会心理战的一部分,还是只是一种策略性的美学倒退?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电影制片人,复旦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创作硕士,其担任制片人的电影作品包括:温仕培《负负得正》(2024)、韩帅《绿夜》(2023)、温仕培《热带往事》(2021)、谢沛如《大饿》(2019)、马楠《活着唱着》(2019)、马楠《老石》(2016)。
今年数次被问及短片与长片的区别,在我看来,相较于常常受到叙事结构、制作的工业化流程等诸多因素所约束的长片来说,或许短片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由的可能。它可以完整,也可以只捕捉几个瞬间。
评选过程中,我所看重的是一种直觉上的“好看”与独特,我想选择那些可以用视听手段凝结出一段时空,带我进入这个世界并能有所感受,记住某些片刻的作品。至于文本、表演、技术的成熟与否、影像风格和各个不同层面的设计,我的标准是短板确实不可以太短,但比起四平八稳的优秀毕业作业,或许长处足够长才更容易被记住。
《小说家》徐一中
《不要表演》林齐颖
距离评审已过去近两个月,我仍可以记住的,是《燃夜》里在夜晚游荡的南方少年和空气中的躁动不安,是《热天午后》里孩子眼中的一个燥热、平静又无所事事的下午,两者分别聚焦于本世纪初及上世纪末,对时代气息的描摹截然不同,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珍贵的感受。
《燃夜》王煜
《热天午后》张文倩
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则是作品的独特性,我们试图呈现一个较为多元的光谱,因此你会看到《穿过水坝》和《下雨了》这样极具反差的作品同时出现在了这张入围名单之上,至于下一步的评判标准,那就是终审评审要去考虑的事情了!
《穿过水坝》邵珠格
《下雨了》张琦
1991年出生于安徽宿州,2018年开始电影剪辑工作,剪辑代表作品《妈妈和七天的时间》《西渡》《这个女人》等。2021年编剧、导演首部长片电影《最后的告别》获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2023年编剧、导演《夜间声响》获HAF“爱美”奖, 并入选2024“迈进戛纳”计划。
用简单的方式观看简单的东西,没有花活,这样的东西很触动我。
我对以写实的手法拍摄,却设计感很重的影像始终有所警惕。这其中需要创作者的把控,像《热天午后》,其实每个镜头都在设计,但是又做得很自然,非常厉害。
《雨中的两人》程宇
影像对日常生活的还原也是我看重的。这次的作品里面,有些对话流非常自然,拍的是纯日常生活,这一天什么事都没发生,暗涌的情绪不是被放在情绪性的镜头里,而是放在日常生活的动作里,这样的影像很温柔,整体节奏很准确,这并不是慢,而是做的时候心里有底。
周嘉宁,作家,英语文学翻译。出版有小说集《基本美》《浪的景观》,长篇小说《密林中》《荒芜城》等。翻译并出版J.M.库切,艾丽斯·门罗,弗兰纳里·奥康纳,乔伊斯·卡罗尔·欧茨,雷蒙德·钱德勒,珍妮特·温特森等人著作。
复审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复问自己的问题是,我的标准是如何产生的?而我又站在谁的立场上?但其实在此过程中,标准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种种变化的产生,我有时更理解创作者,有时更共情观看者,有时游离到两者的反面,用后一个标准去推翻前一个标准。
《休息一下》雷磊
《睡不着啊!》周颖杰
但后来,我意识到,每一次标准发生动摇的时刻,正是镜头振动我的时刻。这种振动足以让我对一些自以为坚固的坚持感到犹豫。这其中有美学的,有叙事的,有关于核心的思考,技术的钻研,情绪的控制,是诸多元素的集合体,既是即时的,也是持续的。我在这次的复审过程中感受到很多次的动摇,是与创作者之间相当愉快的能量交换。
另一个感受是,很年轻的创作者有一种不自由,是源于生命经验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碰到一个好的题材是很好的运气。《洗净》《相谈》《燃夜》都抓住了运气,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波动》李怡蓓
《下风处》陈浤
这次我看到的作品中,少有用普通话作为主要讲述语言的,各地方言的大量使用可能也说明,创作者们在近年的思考和观察中都更加将“附近性”作为主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从趋同中完全挣脱,辐射成星星点点,又彼此呼应,如同在不同山头挥挥手的朋友。
《那天,妈妈晚上没回家》鲁一澄
经过讨论,在由5位评审各具洞见的视角编织而成的多元光谱之上,最终,20位创作者入围,组成第6届天才计划入围名单。
敬请期待
第6届NOWNESS天才计划将于明天公布总日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