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推进典型县建设,是东源2024年的“头号工程”“核心工作”,而乡镇是“百千万工程”的主阵地与主战场。今年以来,东源县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确立了“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一政治保证,锚定一个核心工作(典型县建设),开展‘七大行动’,聚力‘七大攻坚突破’”的“1177”具体安排,全县上下汇聚起奋力推进典型县建设、当好河源绿色崛起主力军的磅礴力量,“百千万工程”建设热火朝天、亮点纷呈。为全面总结、展示东源县各乡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措施与亮点成效,特此推出“聚焦典型县建设 奋力当好主力军”东源县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之乡镇巡礼,敬请关注。

近日,河源市“百千万工程”工作指导组通报表扬了东源县义合镇在典型镇培育、城乡风貌管控提升及特色产业发展三方面的工作成绩。此外,近日公布的广东2024年“美丽庭院”特色村名单上,义合镇下屯村上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义合镇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最好佐证。

今年以来,东源县义合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1177”具体安排,以培育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科学擘画“一点双圈三线”(一点: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枢纽点;双圈:啸仙故里红色研学核心圈、苏家围绿色生态发展圈;三线:圩镇至义合村绿美民宿发展线、下屯村红色研学发展特色线、四村连片产业发展延伸线)高质量发展蓝图,“五个坚持”有序有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广东红色生态文旅名镇。

坚持以“一江两岸”为依托

培育“三线”富民特色产业

立冬时节,东江畔的义合镇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下屯村兰花产业基地的各色国兰含苞待放,义合村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的首批紫灵芝喜获丰收,圩镇一排排“穿新衣戴新帽”的房子面貌焕然一新……处处都是奋战“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合镇高楼村300亩西施柚基地的柚子挂满枝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要振兴。今年以来,义合镇依托“一江两岸”自然景观、优势资源与产业基础,科学制定“一点双圈三线”发展规划,建成运营山苏菜种植基地、兰花种植基地、紫灵芝种植基地、“啸轩”红茶、阳光绿源蔬菜基地、中洞村颖宝农场等6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兰花、紫灵芝、航空水稻、西施柚等特色产业,实现强镇富民,以特色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

即将建成对外开放的啸仙故里党群教育服务中心,是东源县“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建筑五层,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包含政务服务区、文旅服务区、电商直播区、休闲餐饮区等功能区域以及附属停车场等配套区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根据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特色镇)建设要求,按“美丽客厅”标准推进室内装修工程。

该项目投用后,义合镇将发挥好啸仙党群服务中心枢纽点的联动作用,推动全域“三线”发展、串珠成链。

一是打造圩镇至义合村绿美民宿发展线,推动典型镇创建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建设;采取“光伏发电+灵芝种植”模式打造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加快投产紫灵芝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灵芝茶、灵芝汤料、灵芝咖啡等特色农产品,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探索将苏家围景区纳入啸仙故里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范围,实现两大景区研学教育一体发展。

二是打造下屯村红色研学发展特色线,持续以高标准推进下屯村城乡风貌提升试点工作,推动规划宅基地44套的下屯集中建房点于年底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下屯村文旅公司服务能级为抓手,推进“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质升级,协同200亩“啸轩”红茶、800亩油茶和冰川遗迹公园等产业项目整体推进,全新打造洋洞生态休闲发展板块,实现产业再升级、文旅服务再提升。

三是打造四村连片产业发展延伸线,充分发挥下屯、义合两条发展线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帮扶资源,着力补短板、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全力完成超阳、中洞村美丽家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四村145套农房风貌提升,在2025年打造高楼牛庄、超阳皇帝柑、中洞丝苗米等农副产业基地,在2026年前完成镇自来水厂升级改造,提升全镇近6000人饮用水水质,实现四村抱团连片发展。

坚持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

引领民生事业持续出彩

民生无小事。今年以来,义合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医疗、教育、生活等问题1500余件(次),办结线上“12345”及线下信访诉求案件100余件,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造福人民。义合镇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了东源县集首个综合性服务于一体的镇级党群服务中心“超市”,为群众提供“一揽子”“一站式”服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起“分管领导日研判——镇长周调度——书记月会商”案件跟进制度,设立“书记信箱”,常态化开展“党群面对面,议事促发展”活动,打造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特色品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民生至上,大力兴办民生事业,以一桩桩民生实事好事取信于民,激活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与内生动力,以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今年义合镇承诺重点做好啸仙故里审计博物馆等十件民生实事,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十件民生实事中,全面办结5件、基本办结3件。其中,总投资约200万元打造的灵芝产业基地项目,今年入棚栽培的第一批约2500棵紫灵芝采摘收成100斤,预计今年可为义合村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中洞、超阳移民美丽家园省级示范项目建设顺利完成,通过开展村内道路改造、建筑外立面和围墙美化翻新、雨污分流等项目建设,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源县首个集综合性服务于一体的镇级党群服务中心“超市”——啸仙故里党群教育服务中心即将建成并对外开放。

此外,义合镇将把啸仙故里党群教育服务中心作为义合镇党群服务与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前沿阵地,完善充实为民服务事项,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作为中心的工作要义,在此架起党群“连心桥”,倾听群众的呼声,让群众在此时刻感受到有温度的公共服务,把服务中心的阵地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党群”为中心,用心用情绘就义合基层治理“同心圆”。

坚持以风貌提升行动为抓手

建设镇靓村洁院美乡村

近日,市12345政务热线平台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派单,不是投诉而是表扬,打来电话的是义合镇下屯村村民阮国文,他特意表扬了义合镇党委书记曾天禧在开展下屯村风貌提升行动中对其房屋进行风貌提升,解决了其屋顶长期漏水的问题。阮国文在电话中说:“由于漏水问题,我已经烧坏了两台抽油烟机。这次镇党委政府不仅对我家进行风貌提升,还对居民房屋都进行了改造,让下屯村房屋风貌得到了整体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合镇通过开展城乡风貌和人居环境提升攻坚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黛瓦白墙、小院人家……冬日的义合依然美得如诗如画。

今年8月以来,义合镇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紧扣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要求,大力开展城乡风貌提升攻坚行动,按照“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行“1110”工作法,推动人员力量、资金资源向行动倾斜,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出力的生动局面,实现城乡风貌“大变化”、生活品质“大提升”,让群众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变化。

义合镇成立了城乡风貌提升攻坚行动镇级行动工作专班,全程驻点施工现场一线办公,按照1名主要领导挂帅攻坚最难点、1名分管领导负责一个网格、10分钟内响应协调群众问题的“1110”工作模式,全时段全过程跟踪施工情况,随时响应群众诉求,现场破除施工难题。工作专班成立以来,共召开专题会议40多次,协调解决行动堵点难点60多个。

在推动城乡风貌提升工作中,义合镇始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想在群众、干在群众、落在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响应解决群众诉求,主动入户了解排查问题,及时补齐工作短板,通过屋顶封窗、外观刷白、整体推进等工艺方式,推动镇内主干道连片住房色调统一、整齐明亮,面貌焕然一新,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感觉挺好的,房子刷白了,看上去很舒服。我是开农家乐的,现在到店用餐的客人都感叹环境更漂亮、更舒服了。”义合镇下屯村敏记菜馆负责人阮志敏说。

城乡风貌提升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义合镇上下连续鏖战60天,凝聚多方力量,构建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推动下屯村、曲滩村及居委会三大片区累计完成外立面改造353户、屋顶改造222户、拆除铁皮棚140个,攻坚任务总完成率达279%,基本实现镇内城乡风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一幅幅美丽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美景从写意画逐步变成了实景图。

坚持以国家级双A景区为引擎

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

今年国庆假期,义合镇下屯村村民朱武芳开的芳芳甜品店生意火爆。据介绍,得益于村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芳芳甜品店为朱武芳家带来数万元的纯收益,经营面积也从最初的18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40平方米左右。

朱武芳只是义合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众多受益者和见证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宿灵芝小院吸引了众多游客

众所周知,位于东江最美段、啸仙故里的义合镇,“红、绿、古”三色文旅资源丰富,境内有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和东江纵队大人岭、白马村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东江国家湿地公园“绿色资源”,苏家围及千年古榕、乾隆古道、古民居等“古色资源”,先后荣获“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广东客家文化名镇”称号。

今年以来,义合镇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家围·东江画廊旅游景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源县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区为“双翼”,大力发展农文旅体新业态,擦亮啸仙故里红色文化金牌,厚植苏氏名人文化底蕴,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以全域旅游引领高质量发展。

义合镇党委书记曾天禧介绍,接下来,义合镇将依托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东源陈列馆、啸仙故里审计博物馆等资源,打造啸仙故里红色研学核心圈;依托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紫灵芝种植产业和顺景灵芝小院等6家特色民宿等资源,打造苏家围绿色生态发展圈,进一步巩固文旅发展核心竞争优势,建强圩镇联动发展枢纽,推动义合镇一江两岸双圈发展。

坚持以全国法治基地为载体

打造平安和谐幸福之地

今年6月,义合镇下屯村村民阮某的责任田因疏于管理,被别人种上了绿竹,双方就田地的使用权问题起了矛盾。义合镇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前往争议地实地走访调查调解。双方当事人各执己见,互不退让,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调解员巧妙结合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下称法治基地)展厅的民法典板块与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发挥好红色文化教育润物无声的作用,最终成功化解纠纷。这是义合镇发挥法治基地作用化解纠纷的案例之一。

作为人民审计制度奠基人阮啸仙的故里,义合镇以获评“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省首个全国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载体,以法治建设前沿阵地为“基点”,绘好法治宣传教育“延长线”,扩大基层议事“覆盖面”,织密基层法治建设“一张网”,打造“大树头议事”“三治融合”(自治、法治与德治)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以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位于下屯村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东源陈列馆聚焦“法治”这一主题,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审计文化、廉洁文化等进行有机融合,成为各级各部门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和赓续红色血脉的红色法治宣传阵地。

义合镇牢牢把握住法治基地这一法治建设前沿阵地“基点”,持续加强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绘好法治宣传教育“延长线”。自法治基地开馆以来,义合镇持续多点发力,不断加大普法教育宣传力度,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同时,义合镇积极汲取红色资源力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基因”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中,打造义合“红色治理法”,最大限度凝聚群众共识,不断扩大基层调解纠纷的“覆盖面”,构建起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义合镇深入挖掘和善用千年客家传统文化,逐步探索推广“榕树下调解”等具有客家特色的德治方式,借助“大榕树”这一议事平台,积极开展“有事大家议、有事树下谈”的人民民主实践。在解决阮某和林某因房前屋后土地产生的纠纷时,调解员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大榕树下进行协商调解。经过“拉家常”“背对背”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林某愿意对阮某的损失进行赔偿,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

今年以来,义合镇借助法治基地和“榕树下调解”先后化解了一批纠纷,提升了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打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