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思想引领残疾人文化工作新发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残联新媒体陆续推出各地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品牌活动典型案例,宣传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增进残疾人文化工作交流互鉴,促进各地扎实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为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鱼凫微光”名字由来

温江地处天府之国腹地,古为“鱼凫城”,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发祥地。鱼凫文化作为温江的文化瑰宝,象征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将“鱼凫”融入品牌名称,是对温江深厚历史文化的传承。“微光”寓意着一份份微小的力量能汇聚成耀眼的光芒。在“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中,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一份爱心的奉献,都是温暖的光芒。这些光芒虽然微小,却能汇聚成照亮残疾人朋友前行道路的璀璨星河,给予他们希望与力量,传递着“温江一家亲”的城市理念与人文关怀。同时,“微光”也象征着残疾人的潜力与价值,他们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同样拥有发光发热的能力,值得被社会所看见和尊重。为此温江区残联党组议定将温江区残疾人文创品牌命名为“鱼凫微光”。

主要内容

成都市温江区以残疾人“鱼凫微光”文创品牌为引领,精心谋划“一镇(街)一品”文创项目。在公平街道,以衍纸画文化为基本元素,打造“衍匠”残疾人文创基地,吸纳40余名残疾人稳定就业、数百名残疾人灵活就业;在和盛镇、万春镇、寿安镇,结合花木产业和川派盆景文化产业发展,创塑“川派盆景”“悦木画”“微景观”“桂花香囊”残疾人文创品牌,既让残疾人充分参与文化活动,也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制作、销售服务,挖掘和培育残疾创意艺人,帮助400余名残疾人参与文化实践;在柳城街道、永宁街道,非遗传承人积极加入“双百双千”助残文艺大使队伍,带领残疾人参与“非遗刀画”“采裟旗袍”文创产业制作,培育残疾非遗传承人;在涌泉街道,推动中医文化与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碰撞,创塑“泉匠”中药锤,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关怀中注入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5月29日至6月2日,温江区开展以“刀画”为主题的残疾人文创技能培训

通过推动残疾人文创基地串珠成链、连片起势,让残疾人文化创意与城市充分连接,既打造开放融合、温暖包容的文化环境,也为残疾人提供持久增收、实现文化价值的有效出口。残疾人文创——衍纸画作品“会徽”成为大运会特许商品和市政府资产,由施小琳亲手赠送给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一行;省级领导将“公园城市·幸福成都”衍纸画赠送给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卡皮塔尼奥,并被省市外事办纳入领导出访外事礼品购物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3月27日,时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的施小琳将温江区残疾人文创作品“会徽”赠送给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

经验做法

推动“文创+特许公益”,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创品牌

坚持“公益+市场”理念,抓住市区两级中心工作,找准优势方向,有效链入大运会、世园会,做大做强“鱼凫微光”残疾人文创优势品牌。一是强化设计,做强品牌。引入优势团队,设立文创设计制作中心,整合资源,培育优秀残疾人工匠,强化创意设计,推动手工作品向文化艺术产品的升级。在定位上,找准成都元素与温江特色的结合,围绕文化潮流方向打造作品,辐射打造了“衍匠”“泉匠”“非遗刀画”“采裟旗袍”“川派盆景”“悦木画”“微景观”“桂花香囊”8个子品牌,设计30余个系列200余款产品。二是打造爆款,强化效应。温江区抓住成都大运会、世园会举办契机,以衍纸画这一优势技能为切口,研发和销售“会徽”“蓉宝”“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三款文创作品,在大运会、世园会期间销售约15万余件,以品牌效应吸引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1月,残疾人“衍匠”文创基地工匠正在制作新款衍纸画产品

推动“文创+消费”,打造有机温暖的文创场景

一是打造“追梦列车”文创首店,搭建文创消费新场景。依托江安河活力新潮消费带营建,建立集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追梦列车”残疾人文创首店,展示成果、孵化企业、培育人才。同时,借助消费场景的打造、美学空间的营建,让残疾人文创与城市、与市民充分连接,让残疾人空间成为一个有机温暖的、开放融合的公共体、生活体。二是构建“前店后厂”模式,推动文化价值转化。围绕温江区“两河一心”消费新场景建设,将生产和销售结合,将优势品牌和生态消费场景捆绑,“鱼凫微光”各子品牌基地作为“后厂”,江安河畔的消费新场景“追梦列车”为“前店”,包括1个特色场景门店、2个24小时智能贩售点及4个体验展示场景,着力打造综合性残疾人文创复合空间,加快推动残疾人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7月8日至7月12日,温江区残联联合涌泉街道开展残疾人康养文创技能培训

推动“文创+就业”,构建持续惠民的助残长效机制

以“文创+就业”作为残疾人重点群体增收的破题方向,帮助文创助残项目经受时间考验,延长生命周期。一是选准孵化平台。结合困难群体希望就近(居家)就业的实际,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爱心企业提供原料、收货、销售辅助。二是选好利民模式。整合镇(街)、村(社区)共同配套用房,残联、镇(街)加强指导的项目运营管理模式,节约场租、物流等成本,实现“让利于民”。三是“文创+就业”持续培育人才。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训、组建一支匠人队伍、打造N个孵化平台和文化创意品牌,形成残疾人全过程参与,集创意设计、培训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反哺基地健康发展,形成标准发展模式。四是深化文化价值拓展社会影响。秉承“文创+消费”理念,“鱼凫微光”残疾人文创积极承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各类党建、团建、亲子等主题活动60场次,参与1500余人次,收入31.4万元,开展各类心理疗愈、技能培训、文创体验共计40余场次,参与800余人次,收入21.20万元;培养核心工匠23人,帮助500余名残疾人灵活就业,带动周边400余人就业,通过网络销售、参与展销活动,温江区残疾人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达130余万元。

来源:四川残联

编辑: 艾伯宁

审核: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