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红河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开屏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红河州积极探索用人主体自主权改革,全力打造“科技入红”升级版,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州共有在建设期内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86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98家。
蓝莓种植面积突破9.1万亩
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从种植端向精深加工和贸易端延伸,持续擦亮“红河九红”区域公共品牌,红河州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40.29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超580万亩,水果、禽蛋产量居全省第一。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围绕打造“中国南方优质蓝莓带”,加快发展以高品质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产业。截至目前,全州蓝莓种植面积突破9.1万亩,拥有国内外种植企业100余家,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主产区。
同时,红河州深挖“梯田魂、古城韵、福地行、异域风、红色情”5座文旅“富矿”,持续擦亮“三千四百年”文化旅游名片,推出“最云南”的滇南乡愁、梯田云端、中越异域、米轨时光、生态康养、舌尖美味、马缨花歌舞之旅,不断扩大中越“两国六目的地”黄金旅游线路吸引力,“红河最云南”文旅新IP出彩出圈,不仅宜游,更宜居宜业。今年前3季度,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890.18万人次、旅游总花费856.76亿元,分别居全省第3、第4,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榜单的州市。
弥蒙高铁发送国内外旅客178万人次
红河州探索建立“政企面对面”、链长制等工作机制,聚焦新型工业化,与绿色低碳发展同频共振,绿色铝及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3条千亿级产业链,以及电子信息制造、新型化工、绿色新型材料等9条百亿级产业链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户,总产值达369亿元;美科48GW单晶硅项目工程一期和配套的邦德石英坩埚项目建成投产,绿色铝、绿色硅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呈聚集发展态势;云南宏合年产193万吨低碳铝一期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上下游配套企业陆续签约入驻,实现集群成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213户增加到现在的537户,产值超过亿的企业达160户,其中超百亿的6户、居全省第2;今年前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居滇中第一。
同时,推进河口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实施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全域口岸智慧化建设,高速铁路连通粤港澳,弥蒙高铁累计发送国内外旅客178万人次。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147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实施。启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创新提出口岸腹地一体化思路,构建“3+N”产业体系,探索推进“一企两国两厂”跨境产能合作模式。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互联网+边民互市”监管模式被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创新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异地落地加工“多地备案、多区交易”模式,实施农产品出口备案管理机制改革、“两到底一平台”跨境物流改革,目前,红河州与80余个国家及地区发生贸易往来,2023年实现跨境电商贸易额5.8亿元、居全省第一。今年前3季度,完成进出口总额159.6亿元、居全省第三,其中对越南进出口107亿元、增长93.6%,居全省滇越贸易第一。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50公里
红河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创建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屏边县、红河县创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异龙湖实现“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南盘江干流、泸江干流断面水质持续改善;每个县都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3.9%提高至2023年的59.2%,在全省率先实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绿色能源装机占比77.2%,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红河州成为全省唯一林业碳汇试点州(市),“屏邑碳票”成为全国首家全链条数字化闭环管理的县级林业碳票。
红河州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州一中高考屡创佳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成运营滇南区域医疗中心4个分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实现13县市全覆盖,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50公里、居全省第2,改建农村公路近2万公里,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州府通高铁”成为现实,“县县通高速”“南北通航空”正在加快实现。
此外,红河州还推进国家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打造以滇南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城为重点、中心集镇和特色小镇为亮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2012年至2023年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一直快于城镇居民,2012年至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增速为7.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023年的2.5:1,优于全省,打造出“阿者科计划”等一批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样板。
开屏新闻记者 张田睿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