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心梗拨打120 胸痛中心快救命”。近年来,我市各大医院纷纷成立胸痛中心,为心梗患者提供绿色通道,拯救了许多心梗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患者广泛认可。

近日,市民王先生突发心梗经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心内科团队抢救,于生死一线中挽回了生命。参加抢救的该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巩晓宁提醒,年龄较大、有基础病、吸烟史等心梗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脏异常。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及时拨打120,到附近医院的胸痛中心,尽早接受治疗。

朱华强(右)带领团队正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华强(右)带领团队正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

6次电除颤 生死关头抢回生机

70多岁的王先生有去公园钓鱼的习惯。一天早晨7时左右,他突然感到胸痛胸闷,没有向家人诉说身体状况,仍然独自前往公园钓鱼。钓鱼过程中,他胸痛胸闷的症状越发严重,便于8时50分许返回家中,并将身体情况告诉老伴。由于老两口以往没有心脏病史,家中没有准备速效救心丸,老伴找来具有理气顺气功效的中药丸让其服用,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120急救车到达患者家中时,患者意识还保持清醒。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状态越来越差,刚一进入医院抢救室,突然休克。“当时就室颤了,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治疗。”巩晓宁说,室颤就是心室颤动,是致死性的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十分凶险,随时发生心跳停止。当时患者表现为突发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血压已经测不出来了。

插管、上呼吸机、用药……巩晓宁及急诊抢救团队一边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一边电除颤,期间采用了一系列抢救措施。“心肺复苏后看到室颤波,立即电除颤,还是没有恢复窦性心律,继续心肺复苏、用药……”30多分钟后,足足电除颤6次的患者终于恢复心跳、血压和意识,上了手术台。

随后,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朱华强带领心脏介入团队为其进行了心脏支架置入手术,在患者完全闭塞的前降支近端处置入一枚支架,开通心脏血管,成功解除了心脏上的“炸弹”。

术后,患者基本脱离危险,家属却仍心有余悸:“从来不知道他心脏不好,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也从来不吭声。”

“患者虽然没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但是抽烟抽了好几十年,仍属于心梗高危人群。”巩晓宁了解得知,患者老伴曾多次劝说他去查体,但他也从来不去检查,“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能够及时查体发现心脏异常、冠脉血管狭窄,这次的危险完全能够避免。”

拨打120关键时刻能救命

患者的抢救过程非常惊险。“急性心肌梗死来势凶猛,但并非毫无征兆,如果能及早发现征兆,及时采取措施,危险程度会大幅度下降。”朱华强说。

据了解,大多数心梗患者在发病前会有胸痛胸闷、疲惫乏力、烦躁心悸等症状,由心脏引发的放射痛还可引发咽喉紧缩、腹部疼痛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就医。此时,拨打120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如果在家中或者身上有急救药,患者应该立即含服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通常一两分钟就缓解了。如仍不能缓解,还是要赶紧拨打120。”朱华强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梗的抢救时间非常宝贵,必须争分夺秒。”

巩晓宁建议,年龄较大、有基础病、吸烟史等心梗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心电图发现缺血改变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排除冠脉狭窄病变,提早进行干预。已经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尽早通过放支架或者溶栓的方式开通血管,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早期再灌注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于2018年正式启动胸痛中心,集120急救中心、急诊科、心内科、放射科、介入室等多学科协作于一体,实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无缝对接,为众多胸痛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记者 冷信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