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立志》一文中说:“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三此主义”体现了不尚空谈、着眼当下、脚踏实地的思想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朱光潜先生把“三此主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一思想不仅是他个人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在教育、美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认为,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也应从“三此主义”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理解“三此主义”的深刻内涵并进一步作出时代化的阐释?

1

  投入“此身”

  化间接经验为具身认知

自己该做且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推诿给旁人,就是强调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规划设计和理念方法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育人各环节全过程,关键靠教师。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具体实施策略及要求,已经写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标,融入新教材,所有教师、校长都是课改的参与者、当事人,都应以积极姿态,主动投入而不是被动卷入课程改革的浪潮,不能躲在过去经验的舒适区当旁观者,应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由此身担当起”推进课程改革的重任,成为先进理念的践行者和经验的创生者。

强调“此身”参与,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名词和教学模式、教学法及具体教学经验。这些他人总结提炼出来、以文字成果方式呈现的经验属于间接经验。间接经验非常重要,但这些间接经验对“我”而言,是否可行、适切,应用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需要经由“此身”体验、实验,通过内化,把间接经验变为个人的直接经验,转化自己的具身认知和可操作的技能,才能更好地用于教学实践。正如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任他人用多少词汇来形容和告诉你,都不如自己咬上一口获得的感受真切。要想学会游泳,光看指导游泳训练的书不行,必须跳下水扑腾一番。可见,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而“此身”参与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由路径。

2

  把握“此时”

  与时俱进,直面老大难问题

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都是针对当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的(当然也会受到特殊时期特殊历史事件的干扰和影响),有特定的主题和目标。对于历次课程改革的是非功过,我们应该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评判。总体而言,“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时”就做,体现的是一种时代使命感和紧迫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早察觉并采取相应对策,不让问题和矛盾持续化扩大化;有些问题则是课改进入深水区后要啃的“硬骨头”,比如素质教育理念难以落实到课堂、教育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机械刷题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等。这些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此时”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是以“留待后人解决”为借口把问题往后推,一代代往下传。不妨将大课题分解为小课题,将长远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选择一个切口深入探索,即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在某个方面做出微创新、提供有效经验、取得局部突破,就非常有价值和意义了。

强调“此时”,意味着要切时如需、与时俱进。时代总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推进课程改革应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和要求。彼时因种种原因被忽视、被弱化的领域,可能正是“此时”应改进和加强的,比如劳动教育和美育。彼时不具备“天时”条件、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可能迎刃而解。比如在班额普遍较大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面临很多困难和制约,效果不佳,而今天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及学业水平诊断、作业分层设计及精准推送、教师差异教学及个性化辅导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教师的教学与辅导可以做到因人而异、量身定制,过去无法想象的事情今天变为了事实。

3

  立足“此地”

  创造条件,发挥比较优势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学校(地方)的改革确实好,但我们学不了。”“我们没这个条件。”的确,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需具备一定的“地利”条件,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资金投入等对推进课程改革有重要影响,但不是能否推行某项教学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不妨立足“此地”先做起来,如果怨天尤人、非要坐等所有条件齐备才动手,往往会错失良机而空余嗟叹。

中国人向来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之所以成为励志名言,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目标。十多年前,北京十一学校推行走班制教学的经验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后,全国各地的校长纷纷前来取经,一些校长参观考察后感叹:“我们的条件和十一学校相差太大,十一学校的经验无法复制。”另一些校长回去后悄然行动起来:教室不够用?就把部分会议室、教师办公室腾出来作为教室;优化课程安排提高教室和实验室利用率;拓展教室共享功能,做到一室多用;搭建活动板房、将集装箱改建为教师临时办公室;租借附近的场地用于教学和办公……教师不够用?就依托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制定激励政策提高教师走班教学的积极性;加大选聘力度弥补师资缺口;和相关学校结对子,平衡调剂,缓解师资结构性矛盾……看似“此地”不具备条件,但这些学校开动脑筋,通过各种手段挖潜增效,把走班制搞得风生水起,在与新高考改革对接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抢占了先机。

强调“此地”,还要做到因地制宜。一方面,借鉴他人经验时要考虑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本地化的对接和改进,照抄照搬的做法在多数情况下会“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不要妄自菲薄,应多发现“此地”的特点,发掘“此地”独特资源,发挥“此地”的比较优势。比如现在中小学很重视的科学教育,城市学校可利用的科教资源较多,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活动。乡村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怎么搞?一些乡村学校避短扬长,开展现代农业种植与管理、昆虫与植物生长观察、动物养殖等方面的科学探究,开展自然资源生态调查研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当地特色产品等,同样起到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概而言之,“三此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更是一种可迁移应用的思想理念。“此身”“此时”“此地”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实践中往往需要一体推进。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课程改革,需要发扬“三此主义”和创新精神,处理好责任、行动与现实的关系,扎根脚下大地,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2日 第05版

作者:汪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