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 本刊记者 花蕾
“这场访谈活动为我们揭开了少年法庭的‘神秘面纱’,让我知道该如何关注孩子的校园安全、上网安全。”近日,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井胡同的沈家本故居内,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主办,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指导的“送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未成年人普法访谈暨《重返庭审现场》故事分享会正在进行。
孩子的健康成长始终是人们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安心的成长环境?如何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犯罪诱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了打造一本孩子真正爱读爱看的普法读物,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出品、民一庭指导的未成年人保护纪实普法漫画书《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近日由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共识与行动,针对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问题,本次访谈活动邀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王冰冰与未成年人普法漫画书《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中的两位原型法官和少年司法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对话访谈,以讲故事的方式让专业的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场访谈、视频连线、互动提问、法律知识抢答……十几名来自北京市育民小学的学生踊跃参与互动,法治的种子悄然在他们心中萌芽。
01
少审法官
知“童心”的司法者
“他们总是忘记‘霸凌他人者也可能被霸凌’,因为你我,随时都有可能变成那个‘他人’……”这段法官独白,来自漫画书《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中一则真实的学生欺凌案件。
“这个案件发人深省。”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李娜在访谈现场分享了这个案件背后的故事。
类似的案件并不罕见。近年来,学生欺凌案件频发,从语言辱骂到暴力殴打,从现实中到网络上,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与成长造成巨大伤害。访谈活动细致再现了未成年人受侵害案、学生欺凌案、男童被猥亵案等多个涉未成年人案件。“真实”往往最能够打动人心,普法故事越是贴近生活,公众越容易从中学习法律法规,体会其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
“学生欺凌是欺凌者的行为问题,不是受害者的错。保持沉默或者独自承受只会纵容欺凌者变本加厉地施害。”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李娜建议,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共同参与、共同发力。最关键的是面对欺凌时受害者要勇敢地站出来,寻求帮助。寻求帮助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家长或身边信任的人,紧急情况下可直接报警。
一名学生在访谈现场讲出自己的困惑:“如果受到网络欺凌,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
“网络欺凌与现实中的欺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一样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对学生受欺凌是零容忍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庭长秦硕建议,首先要将能证明网络欺凌的内容截图固定,然后立即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有保护能力的成年人的介入和帮助。在民事案件中,欺凌者和父母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赔偿、赔礼道歉等法律责任,如果欺凌行为构成犯罪,欺凌者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在固定证据后,可以由父母或老师通知互联网平台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还可以拨打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避免相关信息扩散。”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挺教授补充道。
少审法官是一群知“童心”的司法者。一声声“法官妈妈”“法官爸爸”,喊出了无数少审法官最动人的名字。秦硕介绍,为了在每一个案件办理中都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他们既要有专业的审判能力,也在与时俱进了解孩子成长的变化和需求,还要学习保护孩子的各类知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医学等领域。
02
防患未然
探寻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
“在一些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心理问题是否也是一个诱因?我们该如何守护孩子的童真和心理健康?”在本次访谈活动的线上互动环节,法律博主何运晨通过线上视频方式提出疑问。
“有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并正向引导孩子的学习、生活,这一点非常重要。”李娜介绍,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会启动社会调查机制。通过专门机构提供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她看到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不在少数,与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密切关联,甚至家长也存在一些问题。心理问题是导致孩子误入歧途的一个重要诱因。
很多学生受欺凌案件发生在校园里,但根源还在家庭。“要让父母了解和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家庭监护和教育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在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王贞会教授看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所负的责任,不是他们可为可不为的,而是必须为的,是作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即使父母离婚后,父母依然是孩子的监护人,具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李娜发现,现实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探望权的实现。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她都希望父母能够肩负起应尽的责任,不要让孩子伤了心,对彼此都是一生的遗憾。
近年来,在一些案件报道中,刑事责任年龄总被突出强调,甚至有个别涉罪未成年人有意识地在刑事责任年龄前做一些“出格”的事。“我们注意到,个别未成年人觉得这是刑法对自己的‘保护’。生活中,我们到底应当怎样更好地向未成年人解释刑事责任年龄的内涵?”面对新华社记者余俊杰的提问,何挺坦言,实践中的确存在一些未成年人在16岁前盗窃较多的情况,目前开展的一些法治教育中,也存在简单给未成年人讲解刑法规定的三档刑事责任年龄,并说明哪些行为在哪些年龄段是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虽然刑法和刑罚是维护法治的最后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就可以‘无法无天’,一方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应的权利,同时也有义务保障或不去侵害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除刑法以外,实施了罪错行为还要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如民事责任,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一些责任,如送至专门学校进行专门教育或专门矫治教育。”何挺补充道。
03
凝聚合力
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
案例所特有的警示教育意义,在这场访谈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次看到一些本该在校园里读书的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我都深感痛心。”一名家长坦言,如果普法教育能够再靠前一些,防患于未然,那孩子们就会少走一些弯路。这次故事分享会正是她一直期待的普法活动。
“通过这场活动,孩子们明白了哪些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多重的法律责任,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也有利于未成年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王贞会倡导家校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行动,织密织牢未成年人的保护网。
“预防才是最好的保护。”王贞会表示,“通过法官分享的案例与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性侵害未成年人事件的发生不仅暴露了家长监护的缺失,也折射出防性侵教育和联动机制的不足,需要家庭、学校、司法、政府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他建议,这场直播访谈节目和漫画书应该作为“送法进校园”的一部分,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看到,共同学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知识。
“这场访谈活动也给家长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家庭、学校、司法等各方协同配合。”何挺希望人民法院能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与学校一起,共同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源头减少学生受欺凌等案件的发生。
“我们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手拉手心连心,让校园充满阳光……”访谈的尾声,10余名来自北京市育民小学的老师与学生合唱了该校原创的预防学生欺凌主题歌曲《勇敢站出来》。
做好孩子的工作永无止境。“少年审判法官愿用心用情帮助犯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也希望这次活动成为一束光,引领更多孩子走出迷茫,走向美好未来!”秦硕一脸笃定。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4年第21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55期
编辑/孙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