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红氍毹,水牌亮灯、喝彩声响起,从大屏到小屏,人们目光聚焦之处,不是什么名家名角儿,粉墨登场的是一群不到12岁的少儿。
明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宝贝亮相吧》的特别节目《好戏"童"台》将迎来收官一期。再见之际,有网友催更第二季,"也许未来的‘角儿’就在这里"成了不少忠实观众的心声。
过去两个多月,《好戏"童"台》在CCTV-11戏曲频道、央视频"CMG戏曲"平台持续热播,还开通网络直播,全国范围"圈粉"。节目由总台戏曲频道《宝贝亮相吧》栏目组打造,40余支少儿戏曲团队带着京剧、昆曲、评剧、越剧、黄梅戏、粤剧、歌仔戏、吕剧、婺剧等15个剧种,从全国各地走到一起,集体演绎故事性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折子戏。在具有300年历史的"四大戏楼"之一的安徽会馆古戏楼,总台用满满仪式感为这群尚在微时的"小戏骨"甚至仅仅是"小票友"们搭台。
主创团队表示,希望通过对孩子们学演过程中的群像展示,续写"一颗菜"的梨园精神;以雕梁画栋古戏楼的历史积淀,映照戏曲在今天的传承之美。不少参加演出的孩子表示,不同于平日的现代舞台,能现场感觉到古戏楼有着独特的回音、视线角度等,他们也会根据这些特点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如发声、身段动作等。演出的过程加深了他们对戏曲的理解,更真切领略到戏曲与传统建筑、文化环境交相辉映的魅力,在孩子的心头厚植传统文化。
孩子们登台演出前,《好戏"童"台》节目还别出心裁地以真人秀形式发布"任务卡"。其中,有的任务与孩子们各自的家乡特色、文旅景观相融合:北京的孩子把老北京布鞋、掐丝珐琅簪子等带到节目中分享;天津的小朋友去到东疆沙滩,体验做环保小卫士的一天;山东威海的孩子早起赶海,收获各样海鲜……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领略各地人文风情,由此达成戏曲与文旅的交融共振。
更多时候,孩子们手中的"任务卡"指向戏曲与传统文化在更多普通人生活中的样貌。在北京,京剧《金山寺·水斗》选组的孩子们在公园里与民间高手好一番讨教;从河南安阳前来,孩子们不仅献演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还带来了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学;福建厦门的小演员用方言唱高甲戏《陈三五娘·睇灯》,还当起非遗文化绒花簪花围的临时推广员;在江苏,苏州园林与老中青三代共话昆曲《牡丹亭》的场景辉映,正是"最撩人春色是今年";而河南郑州的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选组,他们所展示的不仅是这一小剧种在今天的生命力,还有艺术源于生活的朴素道理。
此外,节目还邀请到知名戏曲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与主持人共同组成观察团,通过老师家长或孩子们自行拍摄的Vlog短片,捕捉童趣瞬间,挖掘戏曲焕然新生的动人细节。播出至今,许多观众、网友表示,从电视大屏的节目到短视频选段,直至网络直播,一档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戏曲节目让他们有了综艺追更的新奇体验。有年轻的网友打趣:"等我变小了,也想参加这档节目,登上央视大舞台。"更多家长催更:"戏曲的传承已在新一代身上生根发芽,第二季的群体合作,我给我家孩子先报名。"
作者:王彦
文:王彦 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图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