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重庆这座城市最具鲜明特色的红色标识。
上游新闻特别策划推出“红岩思政课”系列报道,深度挖掘现代化新重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功能,探寻重庆大中小学校红岩精神主题特色思政课,记录红岩精神如何以创新多样的方式融入巴渝大地学生课堂,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嘀,嘀,嘀,嗒,嗒……”11月7日,在重庆邮电大学“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里,一名同学用仿真发报机敲出摩斯密码。
“8,0,1,6”墙幕上显示着她敲出的电码讯息。
另一名同学飞速在密码本上寻找对应的数字,破译电文内容,设备里传来紧张的背景音乐,一旁围观的几名同学都在为她们加油鼓劲儿,跟着一起手心冒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身处敌营的秘密战线上的红色特工……
该中心内,“‘烽火岁月’发报及密码破译体验系统”“通信基站建设体验互动系统”“‘半部电台’Cave沉浸体验系统”等五个多媒体互动体验系统,运用雷达识别、数字交互、VR游戏、3D投影等形式,在展示讲解和互动体验过程中,让学生们沉浸式感悟风雨如晦的岁月里,革命烈士胸怀革命理想,以生命书写红色通信历史的无畏精神。
虚拟仿真系统
沉浸式体验情报角力
“‘烽火岁月’发报及密码破译体验系统”可以让同学们在无线电发报机的嘀嗒声里穿越历史,在摩斯密码发送和破译过程中,体会波诡云谲的情报角力,致敬红色通信英雄。
“我们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喜好,设置了游戏关卡,根据发报和破译的任务难度设置关卡级别。”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冬梅介绍说,该系统一经推出后,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我感觉自己好像就是那个插入敌人心脏的女特工张露萍,难以想象先辈们要在那样紧张的氛围里准确发报,还要记住那么多的密码。”体验了密码破译后,女生何依静说,现场氛围的营造让人感到很紧张,“但是使命在肩,不容马虎!”
“‘烽火岁月’发报及密码破译体验系统”的故事背景源于革命先烈张露萍,当年她受党组织委派,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
从1939年秋至1940年春,通过张露萍等人之手,国民党军统电讯总台的人员名单、电台呼号、波长、密码、通讯网分布情况和各种行动计划等绝密情报,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南方局或直接发往延安。
1940年3月,张露萍等七名同志不幸被捕,受尽掌嘴、钢丝鞭、下夹棍、钉竹签等酷刑折磨,始终没有透露任何实情。
“牺牲那一年,张露萍年仅24岁……”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冬梅深情地讲述着,现场聆听的同学们眼里噙着泪花。
雷达多媒体画册
立体勾勒红岩烈士英雄事迹
“死也要死在电台上!”这是红岩烈士成善谋的豪言壮语。在“红色通信人物故事雷达翻书多媒体画册”前,张冬梅用手势远程翻到了成善谋烈士这一页,巨幅的书页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立体勾勒了成善谋光荣奋斗的一生。
1947年3月,新华日报社被迫撤离重庆,为了打破白色恐怖下的新闻封锁,1947年7月,中共重庆市工委以无名小报为基础筹办了《挺进报》。成善谋按照组织的安排,利用电台每晚为《挺进报》抄收新华社电讯,供组织上刻印《挺进报》,把党中央的指示及时传达给广大地下党员和进步群众,把解放战争的捷报传往四面八方。
“成善谋抄收电讯稿时极其认真,他每次交给《挺进报》的手稿都笔迹工整、一字不苟。有时文句中断了,就在句子后面打上省略号,并用括号注明原因。他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让负责刻印《挺进报》的陈然也十分敬佩。”张冬梅指着成善谋烈士妻子杨必理收藏捐赠的文章底稿,诉说着烈士当年工作的场景。
“长期的繁忙劳碌、睡眠不足,使成善谋患上严重的贫血病和眼疾,经常昏倒。同志们常常劝他休息几天再干,他总是用一句老话回答:‘死也要死在电台上!’”讲到这里,张冬梅的声音哽咽了,在场的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通过书页嵌入的视频,在场的同学们了解到,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挺进报》电台特别支部被破坏,成善谋在家中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押送至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成善谋屡受酷刑誓不屈服。1949年10月28日,在大坪刑场英勇就义,他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革命豪情感动了在场的民众。
用数字技术
勾勒出用生命书写的历史篇章
“同学们好,我是郭长波,能在这里看到诸位,很是欣慰。非常羡慕你们能在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办学条件都很好的重邮读书和生活。”在“老校长讲思政课全息投影”部分,利用数字技术生动还原的重邮首任党委书记郭长波徐徐说道,“我和你们一般大的时候,正值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根本没有条件安心读书。”
郭长波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旧社会到新中国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革命奋斗的艰苦和迎来胜利的喜悦。“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学会感恩,没有老一辈的辛勤付出甚至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
“这100多米长的历史回廊浓缩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红色通信史,引导参访者重走红色通信之路,重温‘红色通信’从‘启航’到‘腾飞’,再到‘逐梦’的辉煌历史。”“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中心将立足信息科学学科特色,紧扣思政课数字化要求,努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据悉,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学校率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实践教学中心,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了“舞台上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三大教学模块,打造了“课赛融合”等品牌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先后被认定为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周本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