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是汽车运动的基础,决定了车辆的行驶性能。汽车的电动化带来了底盘的颠覆性变革。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线控底盘成为国内外的研发焦点。采用线控底盘的车辆具有可模块化扩展,控制自由度高,便于软件定义与冗余可靠设计等优势。例如,可扩展模块化构型具有更为灵活的转向和丰富的驱/制动模式,能够提升车辆爬坡、机动转向和极端工况下制动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车辆性能;与此同时,新转向、制动模式为车辆提供了更多运动功能。同时,线控底盘也为车辆智能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线控底盘完全/部分解耦了执行器机械约束,改变了现有车辆底盘构型,系统运动自由度显著增加,车辆动力学耦合机理更复杂,这对新的车辆系统构型设计理论及控制方法提出了挑战

为了充分展示线控底盘系统设计与控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推动线控底盘系统设计与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创新,《机械工程学报》特设“汽车线控底盘”专栏。本专栏旨在汇聚业界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汽车线控底盘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关键技术以及行业应用前景,以期推动我国汽车线控底盘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迈向新的高度,为复杂汽车系统的研发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一、征稿方向

征稿范围包括汽车线控底盘所有相关领域,特别欢迎以下领域:

  • 分布式电驱动系统、线控转向、线控制动、主动/半主动悬架设计;

  • 底盘构型柔性可扩展设计

  • 多轴重载线控底盘车辆建模

  • 非结构化道路轮地作用特性与建模

  • 线控底盘商用车动力学控制

  • 线控底盘先进控制架构与控制方法

  • 超大件多车协同运输

  • 智能网联线控底盘车辆运动控制

  • 线控底盘冗余设计与容错控制

  • 线控底盘测试与评价

二、客座编辑团队

客座主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璐 教授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国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汽车底盘控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智能驾驶相关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 计划、863 计划和国家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发表 SCI/EI 论文 250余篇,发明专利100余项,专著3部,参撰英文著作2部,牵头制订国家标准3项,主持获得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获评上海市技术带头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任同济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报、IEEE TVT、VSD等国内外多个期刊的编委和评审专家。担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交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委会委员等。

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上海市互联网+大赛金奖、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挑战杯一等奖、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创新奖励,获评全国互联网+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先后获得同济大学育才特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客座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万忠 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科研与人文社科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车辆分布式驱动与智能线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奇瑞-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车辆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70余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其中中科院1区SCI论文65篇,以第一作者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近300件,国际PCT专利29件(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专利转化经费超100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等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一等奖各1项。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5项、多次获评教育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以第一完成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担任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主席,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共同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冰 教授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驾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春市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智能汽车控制与测试评价领域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以第一责任作者在IEEE ITS、IEEE TVT、《汽车工程》等国内外行业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0项、美国专利1项;牵头制订智能汽车行业标准4项,参与制订ISO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国际标准2项、智能汽车国家标准4项;先后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第1、第2、第3)、吉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以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搏 副教授

工学博士,博士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院长协理,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要从事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智能汽车运动规划与控制领域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获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兼任中国汽车工学会汽车智能交通分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气技术分会特聘专家、AI and Autonomous Systems期刊青年编委,以及Autonomous Intelligent Systems、IEEE TITS、IEEE TIV、VSD等国际期刊客座编辑或审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新杰 教授

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教授,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方向为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智能运载测试与评价、智能汽车安全技术、驾驶人因工程、振动与控制。获SAE Ralph R. Teetor Educational Award;兼任Automotive Innovation 执行副主编和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副主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委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委会副主任;入选Vehicle System Dynamics 编委、FISITA 智能安全工作组、SAE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委员会;曾获FISITA Manuel Junoy Award、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和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宜 教授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武汉理工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H研究中心博士后。先后获中国工程院与英国皇家工程院“创新领军人才”、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交通运输部战略咨询课题等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与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机械与运载领域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中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战略研究》等,参编《交通强国战略研究》和《智能交通技术概论》学术著作。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软著20余项,先后获世界交通大会优秀论文奖、优秀墙报奖;《中国公路学报》《交通信息与安全》期刊年度优秀论文奖等;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科委副秘书长;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期刊副主编、《机械工程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青年编委、《专用汽车》编委等;交通信息与安全国际会议(ICTIS)IEEE出版负责人(2015/2017/2019/2021/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小林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杰青。本科与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7.8-2018.8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学。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优化设计与控制、智能汽车感知与决策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在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gazine、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Energy、机械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以一作/通讯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IEEE汇刊论文30余篇,撰写英文专著2部,中文译著2部。目前论文总引用5500次、H-index为42、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3篇、热 点论文1篇;单篇最高SCI引用341次;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第一发明人19项;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仿真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动化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得机械工程学报高影响力论文奖、机械工程学报青年杰出论文奖、重庆市2018年“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入选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审稿人、机械工程学报优秀审稿专家。担任领域内权威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和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副主编,担任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Performance编委,担任汽车工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和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雷 研究员

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2016年分别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双博士学位。主要围绕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整车及电池系统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工信部课题1项;作为单位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5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7000余次;出版编著三部;担任《Sustainability》期刊交通领域主编,《IEEE Open Journal of Vehicular Technology》《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S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fied Vehicles》《S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等期刊副主编,《Electronics》《PLOS ONE》《Vehicles》期刊编委,《中国公路学报》《汽车工程》《Green Energy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期刊青年编委以及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仿真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

三、特别提醒

论文要求

(1) 内容要求:论文应未在国内外刊物或会议上公开发表或宣读过。论文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内容丰富,对同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 格式要求:word 排版,符合《机械工程学报》中文版格式要求(参见本刊官网下载中心的中文模板和论文修改提示),研究论文篇幅 8 页以上为宜;综述论文 10 页以上为宜。

论文提交

请登录网站 http://www.cjmenet.com.cn,注册用户,按“向导式投稿”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特别提示

(1) 请填写授权书,与投稿文章一并打包上传(无手写体签字的授权书视为无效投稿)。

(2) 在投稿系统的“栏目选择”中勾选:“汽车线控底盘”专栏。

四、截稿时间

截稿日期:2025年5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编辑部联系人:

张彤(010-88379437,E-mail: cjme_zt@126.com)

杜蔚杰(010-88379320,E-mail: cjme_dwj@163.com)

感谢您对《机械工程学报》的热心关注与鼎力支持!欢迎赐稿!

责任编辑:杜蔚杰

责任校对: 张 强

审 核: 张 强

JME学院简介

JME学院是由《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2018年创建,以关注、陪伴青年学者成长为宗旨,努力探索学术传播服务新模式。首任院长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会监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两刊主编宋天虎。

欢迎各位老师扫码添加小助理-暖暖为好友,由小助理拉入JME学院官方群!

欢迎关注JME学院视频号~

寻觅合作伙伴

有一种合作叫做真诚,有一种发展可以无限,有一种伙伴可以互利共赢,愿我们合作起来流连忘返,发展起来前景可观。关于论文推荐、团队介绍、图书出版、学术直播、招聘信息、会议推广等,请与我们联系。

感谢关注我们!《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将努力为您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学术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需要转载的文章题目及要转载的公众号ID以获取授权!

联系人:暖暖

电话: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网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号:jme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