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在湖南一师就读的时候,当时的校长想要开除他,结果却被毛主席"开除"了。
要说起他们之间的战争,那可算得上引起了满城风雨呢!
图一
毛主席智勇斗校长
1915年6月,毛主席就读于湖南一师二年级。这天,学校的告示栏上张贴了一张有关缴纳学杂费的通知。前来观看的学生很多,因为这个消息太奇怪了。当时,湖南一师是一所完全免费的学校,来这里读书的也多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看完消息后,都不敢相信,还相互安慰说肯定是有人在恶作剧。然而,当他们走进教室之后,老师们严肃认真地传达了这一消息。有学生伤心,有学生愤怒,学生当场质问老师为什么。老师只能无奈地告知学生,这都是上面的通知。
接着,就有传言说学校之所以开始收学杂费是校长张干向省政府建议的结果。传言还未得到证实,学校学生之间开始刮起了一股反张干的浪潮。学生集体罢课进行抗议,并四处散发传单,揭露张干不忠不孝不仁不悌,声讨声不断。
图二
然而,当毛主席看到大家散发的传单内容之后说道,“我们不是反对他当家长,而是反对他当校长,既然如此,我们声讨的内容就应在在他没当好校长上面。”说完,毛主席取来纸墨,写下了《驱张干宣言》。内容主要以张干媚上欺下、办学无妨、贻害青年为主。
该篇文章言辞犀利、气势磅礴,看到的人无不为有张干这样的校长而感到气愤。于是,毛主席组织了十多个人把《驱张干宣言》连夜油印了上千份,并在校内外进行张贴、散发。很快,文章传到了省政府办公厅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该事的关注。
堂堂一个校长,就这样被一个学生逼得毫无退路。恼羞成怒的他,抓来学生一遍遍询问始作俑者是谁,学生们自然不愿意出卖学生。最后,张干对学生进行了威逼利诱之后,得知《宣言》是毛主席所写,和他一起“闹事”的人中,为首的有17名。
图三
已经完全控制不了局势的张干,只好主张先开除毛主席等人给其他学生一个威胁。这下,十分欣赏毛主席才华的几位老师坐不住了,比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人,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开除毛主席。面对老师的施压,张干不得不妥协,于是给了毛主席“记大过”处分。
但驱逐张干的行动并没有因为给毛主席记大过而停下。毛主席记大过之后,学生们的愤怒值达到了顶峰,声称只要张干还在一师一天,那他们就绝不回去上课。
许多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学生回教室上课,但他们团结一致,态度十分坚决。省政府只好下发通知,表示下学期就将张干调走,学生这才罢休。9月,张干就被免除了校长职务,离开了湖南一师。
然而,除了差点开除毛主席之外,张干还做过一件对不起毛主席的事情。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张干还曾当过蒋介石的说客。1945年8月21日,张干以毛主席老师的名义给他发电报敦促他“万恳应召赴渝,赞襄国政,幸勿固执,致失人望”。
图四 张干
这两件事任何一件事拿出来,都令人难以原谅。但毛主席不仅没有怪罪张干,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表达了对张干的歉意。这个张干究竟有什么能耐,让毛主席如此礼让他?
实干教育家张干
张干生于1884年,湖南新化县大同镇人,家境十分贫寒。张干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一向体弱多病,所以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张干的大哥肩膀上。
大哥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一个人操持田间地头的工作外,还不辞辛劳地开了个豆腐摊。虽然家里米缸都见底了,但大哥还是坚持要张干去学堂读书。长期在外做小生意的他知道,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要读书。
张干从小就表露出了极强的读书天赋,别的孩子要学三五遍的东西,他往往一遍就记住了,但他从不骄傲。张干十分喜欢学习,在砍柴、放牛的时候会默默地背诵前一天学到的知识,在别的孩子找他玩耍的时候也会拒绝。每到夜晚,他还会借着灯光继续钻研。
据说,小小年纪地张干每晚挑灯夜读的时候,也会因为白天的疲劳而困顿。为了保持情形,张干只好用点燃的纸媒子系在手指上,用烧灼的疼痛感驱散瞌睡。当地人常说,“倘若孩子像张干一样用心苦读,怎么可能不成才呢?”
图五
1905年1月,21岁的张干被县府选送通过统考后,进入了湖南省中路师范学堂优级理科班学习。毕业后破格留在了学校,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员。1914年3月,该校更名为“湖南省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年仅30岁的张干也成为了该校校长。
对于如何办好一个学校,张干有自己的坚持。在招聘老师时,他提出“学有专长,诚履笃实,堪为师表”的标准,一师几个十分有名的老师比如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等都被他聘任。
他在任时使学校彻底实现了公开透明。张干摒弃旧制,开创了“一师一览”的先河,将规章制度、办学情况以及经费开支等都编印成册,对所有人公布,力求做到完全公平。
图六
张干从来不搞特殊化。他倡导勤劳节俭,所以要求教职员和学生一起在食堂用餐,吃相同的饭菜。要求学生,不论家庭条件好坏,都一样对待。如此一来,还避免了学生之间进行攀比。
在张干看来,学校的宗旨是为国家输送人才,所以他主张“爱国家、爱民族之信心,实践勤奋节俭之生活,启发互助服务之精神,俾成为文武合一之人才,以备抗战见国之用”的办学宗旨。抗日战争时期,他丝毫不顾个人安危,两次搬校,只为了能培养更多人才。
图七
据说,在解放战争时期,张干在省立六中任校长。当时,有8名师生秘密成立了中共地下党小组。其中名为何炳辉的学生主办的进步文艺刊物《大众周刊》被反动当局查到,张干为保护学生,据理力争,为其申辩,最终使学生避免了被迫害。
然而,如此正直地张干,在解放后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张干生活穷困 主席施以援手
前面我们说过,张干家境贫寒,是贫农家庭。然而,多年教书他也积攒了一些钱财,他用这些钱买下了一份田产。没想到这份田产成了他是地主的证据,成了被革命的对象。以至于他的生活处境变得十分艰难。
解放后,张干因为他曾差点开除了毛主席的事整日惶恐不安,加上生活条件简陋,这个66岁的老人显得十分可怜。张干曾想过写信寻求曾经的学生,当时的主席谅解他,给他一些帮助。但几次想要下笔的时候,他都因为胆怯而放弃了。
图八
他不知道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会如何对待他,所以他不敢。然而,毛主席在一次特设的家宴中,偶然得知了张干的消息。
1950年10月5日,毛主席为了款待当年一师的老师和同学,将徐特立、谢觉哉、王季范、熊瑾玎和周世钊一并邀请到了中南海。在吃饭的过程中,难免会聊到曾经的趣闻。这时,毛主席突然问到,“有张干的消息吗?他如今怎么样了?”
周世钊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从刚刚的谈笑不由转变得有些严肃,说道:“有的。他如今在妙峰中学教书,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
图九
毛主席听到张干一直在教书,有些惊讶地说到,“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不喜欢他,总觉得他这个人有些媚上,一定会走向仕途。当时,他想要往上爬也是很容易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他竟然一直在教书,没有求个官职。难能可贵!”
说到这里,主席的愧疚感袭来,继续说道,“当时规定每个学生多交十元学杂费的事,是教育局下发的通知,其实并不能归罪到张干的身上,他要我们多读半年书本身是一件好事嘛!”
几位老师看到毛主席说得认真,不由露出了笑容。多年后再回忆往事,人总能从新的角度重新看待问题,毛主席做到了谅解他人,令人佩服。
这时,周世钊接过话头说道,“张干一家六口人,因为现如今他病得十分严重,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他微薄的工资,所以过得十分拮据,有时候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
图十 周世钊
听到这里,主席有些难过,他站起来用略带着一些责备的目光看着周世钊说道,“世钊,你怎么不早说啊,对于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国家应该给予他照顾的。”要帮助张干的事,主席并不是嘴上说一说,他还记在了心上。
10月11日,毛主席给湖南省府的王首道写了一份信。主席在信中说,张干先生教了一辈子的书,从来没有干过坏事,是为国奉献的实干教育家。但是,如今他的生活却十分凄苦,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恳请湖南省政府能够给张干一家人些许津贴,让他能够养老。
图十一
同时,主席还特意给张干送去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主席以“极为系念”表达了对张干的想念。这让张干十分感动,他没想到主席不仅没有计较他曾经的过失,还主动给他提供帮助。因为,在信中,主席提到已经请湖南省政府给他提供帮助。
书信还没看完,王首道派人给张干送的救济米1200斤和人民币50万元(旧币面值较大)就送到了他家门口。收到大米和钱,张干激动得双手颤抖,泪流满面。他对孩子们说道,“毛主席在一师读书的时候,我还给他记过大过!恐怕只有主席这样的伟人,才能不计前嫌啰。”
图十二
听说毛主席竟然给张干写了信,邻居们都好奇地前来询问是怎么一回事。张干这才向大家讲起来毛主席在一师读书时候的样子。也是从这次之后,毛主席与张干的联系变得频繁起来。
毛主席邀请他前去北京
1951年秋天暑假,毛主席给张干发了一份请帖,他想要和这位曾经的校长叙一叙别后情谊。收到信后,张干欣然同意,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到了北京。然而,毛主席因为要处理抗美援朝的紧急情况,只好让人安排张干去了中南海的接待处。
9月26日,张干正在和毛主席的另外几个师友一起游览故宫时,收到了主席的邀请,说是在中午的时候,主席会在家备好午饭等候几位的光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张干笑的眼睛都要看不见了,他不停地低喃,“终于!终于要见到润之了啊。”
图十三
当张干几个人准时出现在毛主席家门口的时候,主席脸上带着爽朗地笑容走了过来,亲切地和大家握手,“您好,张校长。”毛主席十分坦然地上来和张干打招呼。
“你好!润之!”张干听到主席对他的尊称,不由湿了眼眶,两行热泪瞬间流了下来。
毛主席微笑着,将身子自然地弯曲下去,邀请各位老师走进了客厅。老师们要毛主席坐在上席,毛主席坚持不肯,一定要张干和李漱清坐在上席。对毛主席来说,即便职位再高,尊敬师长也是不能遗忘的。
几个人聊了一会天后,毛主席起身回到房间,将他的几个孩子叫了出来,指着张干和李漱清说,“这两位是我的老师。”说完,几个孩子向张干和李漱清深鞠了一躬。这时,毛主席颇有些自豪地说道,“孩子,你们总说自己的老师如何好,我想告诉你们,我的老师也很好。”
图十四
吃饭的时候,毛主席一直在贴心地照顾几位老师,给他们夹菜送汤。那一刻,主席只当他是个学生,一点也没有主席的架子。当天吃完饭后,主席给几位老师精心准备了礼物。这些礼物是主席用稿费购置,而非用公款。张干得知后夸赞;“还是青年时期那个一丝不苟的润之!”
或许是在吃饭时,主席观察到几位老师的身体没有那么康健的缘故。第二天,卫生部副部长傅连璋来到了几位老人房间,说道,“我是傅连璋,主席托我给各位检查一下身体。”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主席对几位老人是真的很关心。
图十五
国庆节的时候,张干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张天安门观礼的请帖。观礼完毕之后,毛主席还特意安排了专车,带着几位老师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安排了飞机让他们观赏了长城的风光。几个陪同人员向张干几人表达了主席的致歉,说主席实在是太忙了,没能亲自陪同。
在张干几个人离开之前,主席还同他们一起合了影作为留念。主席还特意将张干请到了他身边。
图十六
后记
11月12日,在张干离开北京前,主席特意托人送来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瓶鹿茸精和150万元(旧币)。主席担心张干因为经济问题不愿意治疗他的病痛,不仅送来钱还送了药。可见主席对他曾经的校长的尊重。
这次从北京离开后,张干再没能见到过主席。但主席的关心却时常来到他身边,有时候是书信,有时候是主席赠予的金钱。
1967年1月2日,张干去世,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再看主席一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