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作“诗词的女儿”、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她的一生都围绕着诗词。
她就是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7月6日,她刚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
旁人都以为叶嘉莹教授会一直长寿下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力,但没想到噩耗来得这么快。
11月24日,就在叶嘉莹过完生日的第4个月,她不幸离世,享年100岁,这对文学界来说是多么沉痛的打击!
叶嘉莹先生在世时,将自己毕生积蓄3568万捐献出去、成立基金,只为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叶嘉莹的努力之下,她多次到哈佛大学等全球著名高校,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讲台上的她熠熠生辉。
不仅如此,她门下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这在文学界来说是极高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学者,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再回顾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才发现她过得多么痛苦,又是那么坚强。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环球人物】【央视新闻】【南方人物周刊】【叶嘉莹个人资料】(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旧时代的两道光
叶嘉莹本姓“叶赫那拉”,与著名诗人纳兰性德同宗,这个姓注定她生来就不平凡。
在20世纪20年代,叶嘉莹算是幸运的,她的父母允许她去学校读书,这已经比大部分女孩子好很多了。
可她又不是幸运的,在生活方面,她父母对她管束极严,除了去学校外,剩余时间基本上不让她出门。
在被封闭的那段时间,叶嘉莹每天只能对着花花草草吟诗作词,慢慢地她变得越来越孤僻、文静。
之后父亲在闲暇时间会开始教叶嘉莹识文断字,她的第一本启蒙教材就是《论语》。
其中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让叶嘉莹震惊不已,她没想到这句话里竟有如此多的奥妙。
叶嘉莹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文学,只要有空,她就会泡在书里,久久不能自拔。
后来由于局势动荡,叶嘉莹的家里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打击,她的父亲突然没有了音讯,母亲此时也因患病不幸离世。
一时间,叶嘉莹家里只剩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那些日子她只能吃酸酸臭臭的混合面维持生活。
好在有善良的伯父伯母,叶嘉莹和弟弟的生活不仅得到了改善,而且叶嘉莹还能继续上学。
特别是伯父的出现,成了叶嘉莹当时的第一道光,有着丰富文学知识的他,经常教叶嘉莹文学方面的知识,还把她领到了诗词这条道路上。
本来准备当医生的叶嘉莹发现,诗词更能直击人的灵魂,更能拯救人们的思想。
于是她走了鲁迅先生的老路,决定弃医从文,在伯父的帮助下,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
在上大学期间,叶嘉月遇到了她的第二道光,她的恩师顾随先生时常能给她新的启迪。
每次上顾随的课时,叶嘉莹总会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老师的话全部记了下来,最后整整记下了8本厚厚的笔记。
而这时候,叶嘉莹也到了该嫁人的年龄,英文老师将自己的弟弟推荐给了她,可没想到,正是这个选择使得她掉入了深渊。
命运将她推向深渊
叶嘉莹说过:“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
与何人结婚也从不是叶嘉莹自己能决定的,当时她老师选择了她,将弟弟介绍给了她,她就顺其自然结了婚。
完婚后,她跟随丈夫赵东荪前往台湾开始了新生活,1949年,她的第一个孩子降临人间,初次体验母爱的她十分开心,觉得好像人生都圆满了。
就当叶嘉莹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她丈夫却因为一些原因锒铛入狱,随即她也失去了工作。
没有经济来源的她,还带着一个孩子简直是寸步难行,无可奈何之下,她只能投奔丈夫的姐姐。
但丈夫的姐姐也是刚到台湾,生活十分窘迫,自家人都顾不上。
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叶嘉莹白天顶着烈阳带着孩子来回奔波,晚上就在姐姐家的走廊上打个地铺,而这样的情况整整维持了3年。
痛苦、心力交瘁、寄人篱下的自卑等情绪交织成一张大网,深深笼罩着叶嘉莹,导致她那段时间作品产出量微乎其微。
终于,叶嘉莹的丈夫出来了,一家三口这时候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可丈夫看到是女儿后并不开心。
再加上经历了3年牢狱之灾的他性情大变,经常动怒,时不时地就对叶嘉莹大打出手。
不仅如此,丈夫也不想着找工作,一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叶嘉莹瘦弱的肩膀上,那段时间她过得十分痛苦。
叶嘉莹一想到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暗生活,无力感涌上心头,她甚至想过用煤气结束自己的生命。
之后朋友为她介绍了在大学教书的工作,可刚生完孩子的她并没有好好休息,再加上工作劳累,她又感染上了哮喘。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叶嘉莹差点失去生活的信心,没想到这时候王安石的一首诗拯救了她: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叶嘉莹对当时的一切都选择了忍让,尽管诗词让她变得感性,但她这一生从没有体验过爱情的滋味,她小女儿表示,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对诗词的热爱拓宽到了教学领域,她在大学任职的精彩表现,被国外很多知名大学看中,哈佛、密歇根等大学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最后她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带着一家老小在温哥华定居了下来。
衰老的父亲、要读书的女儿、依旧烂泥扶不上墙的丈夫还有陌生的环境。
虽然这些足以让一个人喘不过气来,但坚强的叶嘉莹依旧在课堂上,向西方学子讲述中国的诗词。
她的力量深深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位学生,哥伦比亚大学看到她的表现后,授予了她终身教授的聘书。
可每次上课一回到家,疲惫的叶嘉莹还是得面对咄咄逼人的丈夫,她没有选择搭理,只是默默做完了家务,然后回到房间继续沉浸在诗词之中。
就当叶嘉莹以为生活能慢慢稳定下来时,噩耗再次降临在她身上,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离世。
亲人的亡故让叶嘉莹再次将自己封闭起来,那段时间她为女儿整整写下了10首哭女诗。
但也正是诗词的力量,使得叶嘉莹再次从悲痛中走了出来,这时她决定回到祖国,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生她养她的地方!
1979年,叶嘉莹正式在全国各地高校开始讲授诗词,当时的学生们都十分求知若渴,她的出现让学生们非常激动。
每次叶嘉莹去上课,看到学生们的热烈反应时,她心里也很是高兴,越讲越起劲,完完全全沉浸在课堂之中。
之后叶嘉莹不仅定居南开大学,而且还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财产,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时至今日,叶嘉莹在古典文化这个领域耕耘了80年,虽然她已去世,但她的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年轻一代。
当中国作协、共青团、南开大学等多家媒体听闻叶嘉莹离世的消息后,纷纷表示悼念,一字一句都在为她离去表示惋惜。
叶嘉莹先生曾说:“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这样的精神怎会不让人感动!
正是有叶嘉莹这样的人在,我国的优秀文化才得以传承弘扬下去,她的毕生所学依旧在人世间发光发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环球人物】【央视新闻】【南方人物周刊】【叶嘉莹个人资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