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林冰莹 记者 余闯)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组织召开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第一次会议,授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科技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馆、青海省自然教育协会、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15家单位为城西区“学校思政教育共享阵地”,并发布全面推进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倡议书。
“此次会议为城西区思政教育共享阵地建设明确了方向,各方将携手共进,把课堂延伸至场馆,将分散的社会资源联动开发,搭建起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思政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城西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朱小娟说。
今年10月18日,城西区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成立,由城西区委区政府、城西区教育局、共青团城西区委、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以及辖区内各社区等单位组成。联盟的成立旨在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实现辖区内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育,拓展思政育人新格局。联盟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课程贯通、教学融通、组织沟通、信息互通工作机制,推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联互通、经验方法互学互鉴。
联盟还鼓励城西区区属各学校采取“1+1”或“1+N”模式进行馆校合作协同育人,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式活动中接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如青海省自然教育协会以各校科学学科工作坊为载体,结合各校特色开展小水滴生态学苑、河湟生态文化、生态研学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思政教育体验。
朱小娟表示,未来将持续拓展思政教育共享阵地的广度与深度。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各参与主体积极贡献与创新,保障共享阵地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坚固堡垒。
近年来,城西区不断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依托“1+2+N”思政育人模式,打造“七彩”思政课堂;打造“一校一策”课后服务课程,推动剪纸、皮影、花儿、武术等民俗非遗项目进校园;共建沉浸式、交互式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研学实践精品路线等。通过让学生“走出去”学、让优秀社会人才“进课堂”教的学教互动模式,畅通从“中枢”到“末梢”层层联动路径,着力培养“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林冰莹 余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