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老病死,是佛教所说人生诸苦中之最根本者,对生老病死问题的根本解决,可谓佛教的出发点与基本宗旨所在。而医学,也以解决生老病死尤疾病问题为其基本研究课题。佛学与医学,可以说有共同的出发点。佛经中常以医为喻,称佛陀为大医王,法如药方,僧如看护,是众生摆脱生老病死之苦的依怙。

佛学的眼光来看,人本性本来超越生老病死,本来涅槃,涅槃,便有 “无病”“无老”“无苦”“不死”等异称。现前生老病死诸苦俱备的状况,从实质而言是一种病态。佛学的全部教理行果,便是为针治和彻底改善病态人生而设,从广义与深义而言,可以说是一门完备的、多层次的医学。

佛教对医学的重视

佛学不仅从人类本性与现实存在状态的矛盾着眼,审视病态人生,提出永远根绝生老病死的方案,而且非常注重对医学所专攻的人类疾病问题的现实解决。《佛说佛医经》专门探讨了各种病因,指示了预防疾病及卫生、养生之要。大乘佛学把疗治众生疾病列为菩萨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示菩萨十大行愿中的“恒顺众生”愿,便包括“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同经〈十地品〉所说第五地菩萨必须学习掌握的各种世间技艺中,有:

又善方药疗治众病:颠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号召菩萨精通医术,成为良医。《菩萨地持经》所说九种大乘禅中,有专以治病为目的的“治病禅”。大乘强调“佛法于五明中求”,专究医学、药物的“医方明”,即为五明之一,若不通此道,便难以通达佛法,具足智慧。《大乘庄严经论》卷五云:

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

把学佛者学习医学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医方明包括“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等内容,包括了诊断、病理及治疗、预防、康复的技术。

至于用密咒治病,早就散见于《阿含》教典及戒律中,至密乘,更重视咒术治疗,大藏中专说治病的密典,便有《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病陀罗尼经》《佛说疗痔病法》《佛说咒时气病经》《咒齿经》《咒目经》《咒小儿经》等多种。善无畏译《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论述了五方佛与五脏、五蕴的关系,五脏病因及五脏病的禅观治疗法。印度大乘龙象马鸣、龙树等,精通医方明,在医学方面贡献甚巨。

据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藏文大藏经中的印度医方明著述,有马鸣的《医疗八支心要略论》及释,龙树的《医经》《配方百论》,月喜的《医疗八支心要略释句义详解月光论》《医疗八支等中所有药名品类》,平原焰的《药名合音决定论》等。《龙树菩萨药方》等,也曾传人汉地,其内容已被中医吸收。

藏传佛教承印度大乘寺院传统,十分重视医方明,列为僧尼修学课目之一,印度佛教医学,对藏医影响极深。汉传佛教的不少寺院,也有重医传统,有《大藏治病药》《释门本草》等佛家医籍传世。直到现在,佛门弟子中通医学、行医济世者,尚不在少数。当然,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医方明在后世佛教尤汉传佛教界,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然对一种宗教而言,这也是未可厚非的。尽管如此,佛学中即使从狭义的医学角度着眼,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医学内容,形成了自家特有的医学思想体系,具备自家擅长乃至特有的医疗方法,构成佛教医学或医方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教医学模式

佛教医学或医方明,从医学理论、医学模式的角度看,与起源于尸体解剖与细胞学,片面注重生理、物质的西方传统生物医学相比,具有显著的东方传统文化特色,甚符现代最新的医学思想,而且蕴含着较现代西方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为合理、深刻的内涵,具有实用价值、前瞻意义。

从对病因病理的分析看,传统西医仅把人看作生物性的存在,偏重从生理及病菌、病毒、营养等物质方面着眼认识病因病症,设计治疗方案,虽然成果辉煌,但由于理论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致病的作用,因而对很多心身疾病束手无策。直到二十世纪初,西方才认识到了传统西医理论上的缺陷,开始建立心身医学,研究大脑与身体免疫系统的关系。从行为、社会因素方面着眼认识病因、设计疗法的行为医学,社会医学,至二十世纪中期才开始建立,尚未成熟。1977年,美国著名医学家恩格尔(Engel,C.L)才系统地提出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方面观察健康与疾病的新型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ohosocical Medical Model)。

而从身心、行为、环境互相关联的天人合一论着眼观察健康与疾病,是东方中医、印度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已运用的基本方法,佛教医方明继承和发展东方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从缘起论的角度观察人的存在,认为人的生命是五蕴——包括生理、心理活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关联而集成的巨系统,集成人生命的诸缘不可或缺,不可分割剥离,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行为的失调,或外在环境的不良刺激,都可能导致疾病。必须从集成人存在的各种条件和全体着眼,摸准病因,才可对症施治。《佛说医经》总结病因为十种:

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佚,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中久坐不饭、食无贷(饮食不节)、疲极、淫逸(纵欲)及忍大小便,制上下风(制止呼吸与放屁),属不符卫生规范的不良行为,忧愁、嗔恚属心理失调。该经还说人有九种因缘可致横死夭亡,不得尽享天年:

1、“不应饭为饭”,谓用不可意食物、不随季节变换而改食合宜之食、不按时吃东西。

2、“不量饭”,贪食无度。

3、“不习饭”,赴异国他乡,多食不习惯吃的食物。

4、“不出生”,所食未消化而复进食,及服药吐泻未尽而进食。

5、“止熟”,忍大小便及噫吐、下风(屁)。

6、“不持戒”,行为不检点,造杀盗淫妄等恶行。

7、“近恶知识”,亲近恶邪师友而受牵连影响。

8、“入里不时不如法行”,早晚出行冲撞鬼魅,及有不轨行为。

9、“可避不避”,不避忌牛马恶犬、猛兽毒虫、水火坑阱、奔车驰马、醉人狂象等。

这九种横死因缘中,前六及第八、第九种属行为因素,第七近恶知识属社会原因。经中还说疾病之因是身中四大不调:

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属身,水属口,火属眼, 风属耳。

一年四季中,春三月寒多,夏三月风多,秋三月热多,冬三月风寒多,外风寒等盛多,各易致同类疾病,应随季节的变换而制定食谱,忌食不宜食物。这意味着季节气候的变化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多次第法门》《摩诃止观》中总结当时所见印度经论及佛教界流行的医学思想,分病因为四大不调(外感风寒,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坐禅偏差、业报、鬼、魔六类,包括生理、行为、心理及外邪侵袭等个方面。其中业报病,如《摩诃止观》卷八所说,杀生业报生肝、目病,饮酒业报生心、口病,邪淫业报生肾、耳病,妄语业报生脾、舌病,偷盗业报生肺、鼻病。不但毁犯五戒会导致五脏、五根病,今生持戒修道,也会“动业成病”,不过这是转后世应受的重报为今生轻报的表现,如云:“若有重罪,头痛得除。”这种行为导致疾病的思想,在有些地方比现代行为医学更为深刻。

密乘佛学进一步吸收印度医学、中医之说,对疾病、健康与身心、自然界的关系,有更深刻系统的认识。《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以五方、五行、五脏、五蕴、五大及魂魄神志意五神、四季等相配,成一身、心、境互为关联的人体系统说:

内五脏外五行出成形体,此则名也;色即四大五根,名即想行等四阴心也,即是日月五星十二宫二十八宿,成人之体也。

五脏、五行、五大、五蕴等的配属关系大略是:

东方:主肝及目、筋,主魂,木及地大为体,王在春,色青,识阴所持,由金刚部阿閦表之,种字阿(a)。

西方:主肺及鼻,主魄,金及水大为体,王在夏,色白,想阴所持,由莲花部阿弥陀佛表之,种字穰(van)

南方:主心及血,主神,火大为体,王在秋,色赤,受阴所持,由宝部宝生佛表之,种字览(lan)。

北方:主肾及耳、骨,主志,水及风大为体,王在冬,色黑,想阴所持,由羯磨部不空成就佛表之,种字啥(han)。

中央:主脾及口,主意,土及空大为体,王在四季,色黄,色阴所持,由虚空部毗卢遮那佛表之,种字欠(kan)。

这种配属系统,带有中印合璧的色彩,说明人身内五脏与心理活动及自然界季节之变化、五大之增减密切关联,内外因素若有一不调,都可能破坏系统和谐关系而导致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说五脏、五行若相克,亦能致病,这种相克关系是:肺克肝(金克木),心克肺 (火克金)、肾克心(水克火)、脾克肾(土克水),肝克脾(木克土)。饮食五味之过度,会益一脏而损一脏,造成疾病,如酸味过多可益肝损脾,令肝中无魂,多昏昧;辛味过多可益肺损肝,令肺中无魄,恐怖癫狂;苦味过多可益心损肺,令心中无神,忘失前后;咸味过多可益肾损心,令肾中无志,多悲哭;甘味过多可益脾损肾,令脾中无意,多回惑。意味饮食不当不但损五脏,而且损害精神、心理活动。又谓“五脏六腑皆禀于胃”,饮食不当而伤及脾胃,能生诸多疾病,故健身要在养胃,要在炼意。

至无上部瑜伽,更进一步从身心的深细层次着眼,说心理活动与身体内在的细身——气、脉、明点(精、水液)密切关联,心理上的烦恼,必有气脉明点的物质基础,必然导致气的阻滞错乱、脉道的缠缚不通及明点不明。心中有一烦恼,细身中必有一脉结。尤其是十种气若错乱,会产生各自所司器官的疾病:

下行气错乱,下半身生病;

上行气错乱,上半身生病;

平住气错乱,腹中生病;

遍行气错乱,生跛、挛等病;

最根本的持命气若稍有错乱,会令人晕厥,疯颠乃至死亡。

五种支分气若错乱,生眼耳鼻舌等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说身中诸脉各能生某种病,如顶髻脉能生胃病,喉轮、心轮脉能生胆病,脐轮与密轮外十六脉能生风病,密轮内十六脉能生杂集病。脉之生诸病,原因在阻滞缠缚,令气不畅通。

这种深层次的身心系统病因说,认识到了疾病在肉眼不可见、科学仪器尚无法测量的内层微细生理机制上的根源,提示了一种深层次的医学模式,它显然蕴含着较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为深刻的思想,可能成为未来新型医学模式的蓝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声明:

○ 本文转自广东岭南禅宗文化研究中心,由玉泉寺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