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烈士赵一曼的儿子因为生活困顿,再加上妻子患病无法医治,内心越来越烦躁。
干脆给毛主席写了一首诗。
但这首诗可并不是普通的文学作品,反而充满了讽刺和指责,态度十分激烈。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be6d17fcj00snjneh0025d000nx00jgm.jpg)
看完这封信后,毛泽东转头询问写信之人是谁。
得知是赵一曼的儿子后,毛主席只说了六个字,就将这件事揭了过去。
那么毛主席说的六个字是什么?赵一曼的儿子为何讽刺毛主席?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10ee44fej00snjnei002wd00104011em.jpg)
一、性格孤僻的教授
1955 年,陈掖贤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旋即投身于北京工业学校,担起教师之责。
自从工作以来,陈掖贤就一直本本分分地工作,从不偷奸耍滑。
没过多久,陈掖贤就受到了领导和学生们的欢迎,成为学校最认真的教师。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dd5fdcd8j00snjnei001qd000jq00f9m.jpg)
在普通人眼里,一位在高校任职的教师,应该是无忧无虑且充满希望的人生。
但陈掖贤却相反,他的身上总是充斥着一股忧伤。
据陈掖贤的同事和学生回忆,陈掖贤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也从不外出交友游玩。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703be87cj00snjnei0039d000z800r0m.jpg)
与同事的接触也只局限于工作,没有更多的社交活动。
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和写诗。
在许多人眼中,陈掖贤的性格十分孤僻。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ab43e52cj00snjneh000ud000jg00mam.jpg)
不过他们都不知道的是,陈掖贤是烈士的后代,而且一直都没能得知母亲牺牲的真实原因。
在陈掖贤记忆中,自己小时候经常随着母亲东奔西走。
不过陈掖贤并不觉得辛苦,只要能和母亲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7e2244acj00snjnei002yd000yu00y2m.jpg)
至于自己的父亲,陈掖贤13岁之前都没见过,只知道在国外读书。
起初陈掖贤的生活十分危险,每天都要提防各种敌人。
直到前往中央苏区后,陈掖贤才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d770073fj00snjnei001kd000yq00s8m.jpg)
可因为没有父亲的陪伴,母亲又忙着革命。
再加上生活的不稳定因素,使得陈掖贤不懂如何与人相处,也很少有玩伴。
从那时起,陈掖贤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最喜欢的事就是读书。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428de51ej00snjneh000td000jg00mgm.jpg)
直到有一天,陈掖贤的母亲强忍泪水与自己分别,随后便将自己交给同样在苏区工作的姑姑照顾。
从那之后,陈掖贤就没见过母亲。
唯一的慰藉,就是母亲寄回来的信。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5caf0ba5j00snjneh000yd000s800ewm.jpg)
而陈掖贤也在大伯陈岳云家中安定下来,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生活。
只可惜陈掖贤还是等不到母亲回来了,只得到母亲牺牲的消息。
至于在哪牺牲,又为什么会牺牲,谁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83fd505dj00snjneh002bd000u200fdm.jpg)
失去了母亲后,陈掖贤的内心便彻底失去了依靠,性格变得更加孤僻。
直到1957年,陈掖贤才终于知道自己母亲的牺牲经过。
二、烈士的儿子
1942年,13岁的陈掖贤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陈达邦。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a44bd0dfj00snjneh001hd000ye00ium.jpg)
原来随着国际战争的变化,陈达邦被派到法国工作,局势稳定才得以回国。
原本以为父亲能像母亲那样,给予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可令陈掖贤没想到的是,陈达邦后来又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75a55436j00snjneh001sd000ry00x2m.jpg)
而且父子二人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陈掖贤又比较孤僻,所以无法很好地沟通,很多时候都意见不合。
时间一长,陈掖贤也不喜欢去父亲那里。
唯一一致的,是陈掖贤父子俩都想知道母亲的消息。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5a48d86fj00snjnei003ud0012400rsm.jpg)
可陈掖贤只知道母亲叫李淑宁,后来改名叫做李一超。
可从事革命工作的人,经常更换姓名,谁也不知道母亲牺牲时用的名字是什么,也就无从考证母亲的牺牲经过。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ab2fde4fj00snjnei0022d000tn00jum.jpg)
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
1950年,一部名为《赵一曼》的电影上映,让大家了解到赵一曼烈士伟大的革命精神。
陈掖贤看到剧中的赵一曼,内心十分悲伤,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751ea18dj00snjneh0013d000jg00d2m.jpg)
可令陈掖贤没想到的是,此时的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烈士的一生,更是母亲悲壮而又短暂的一生。
陈掖贤的母亲抵达东北后,为自己取的名字就叫做赵一曼。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cd61d138j00snjnei003bd0010k011cm.jpg)
在东北沦陷区里,赵一曼高举抗日大旗,与战友们奔走在抗战一线。
最终被日军逮捕,经受了严刑拷打也不屈服,于31岁壮烈牺牲。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d0e9ba1cj00snjnei003rd0012g00l8m.jpg)
可因为时局动荡,赵一曼的事迹无法传递给她的家人,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赵一曼的原名是什么。
唯一留下来的,就是赵一曼给儿子宁儿(陈掖贤的小名)的那封绝笔信。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d8f4eab5j00snjnei0052d000r000qam.jpg)
1957年,经过组织上的核查,终于确定了赵一曼的身份,并派人通知了陈掖贤父子。
二人一同来到东北的赵一曼纪念馆,找到母亲留下的绝笔信,并将其抄录下来。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4cf11c28j00snjnei0068d0012q00ssm.jpg)
这一刻,陈掖贤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失声痛哭起来,仿佛将所有委屈和思念,都藏匿在哭声之中。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命运并没有善待赵一曼烈士唯一的儿子。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3aeeb9a2j00snjneh000vd000jq00e6m.jpg)
三、讽刺毛主席,抑郁而终
1957年,陈掖贤得知母亲消息后,与自己的学生张友莲步入婚姻殿堂,并生下了一个女儿。
可惜二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经常因为金钱而争吵。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38b1de0fj00snjnei003hd000j200u8m.jpg)
陈掖贤的女儿
尤其是陈掖贤并不懂得理财,每次发工资就买些好吃的食物。
等到下半个月钱不够时,就买些便宜的食物,有时甚至需要借钱度日。
原本能够解决温饱的工资,经常捉襟见肘。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1946fa52j00snjnei0034d0011k00oqm.jpg)
妻子经常劝陈掖贤领取赵一曼的抚恤金,可陈掖贤认为那是母亲用命换来的,说什么都不要。
1959年,二人结束了婚姻,陈掖贤的日子更加孤独。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289f78c7j00snjneh001od000e500jjm.jpg)
到了1960年,陈掖贤生活更加艰难,父亲陈达邦也突然遭难。
内心痛苦无法排解之下,陈掖贤最终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首诗,内容充满讽刺与指责。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e6a519b4j00snjnei0032d000ns00oum.jpg)
看完诗的内容,又知道是陈掖贤所写,毛主席感叹一句:
“是个可怜孩子。”
随后将诗放在一边,不再追究陈掖贤的行为。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852af28cj00snjneh001gd000qe00jgm.jpg)
1969年,北京工业学校解散,陈掖贤失去教师工作,被安排到供销科。
但心情却更加郁闷,经常一个人唉声叹气。
1982年,陈掖贤再也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22449ee0j00snjnei003jd000zc00lim.jpg)
作为赵一曼的儿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陈掖贤的童年充满坎坷。
再加上身处于那个特殊的年代,陈掖贤的命运与国家发展紧紧相连。
母亲为了中国舍弃了小家,却间接造成儿子身上的悲剧。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3af99776j00snjneh0013d000je00nfm.jpg)
或许那个年代中,许多烈士的子女都与陈掖贤一样充满悲剧,只不过被掩埋在历史长河之中。
如果赵一曼一直陪伴儿子,或许陈掖贤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吧。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d034201ej00snjnei0046d000yk00hom.jpg)
对于陈掖贤的一生,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资料:
1、赵一曼:白山黑水民族魂——《共产党员》2023年第4期44-45,共2页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10561a6aj00snjneh001pd000yf00a9m.jpg)
2、中国军网 《今天,从一封绝笔信说起……》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b50ca85fj00snjneh000od000pd00afm.jpg)
3、中国新闻网 《赵一曼遗产仅一封信 遗憾未对儿子尽到教育责任》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6/78bc6cf1j00snjneh001yd0012200pem.jpg)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