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陈羽啸
如果能“穿越”回30年,你如何快速“攻略”1995年?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最快查询信息的方式,是翻报纸。作为我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可谓当年的一手“攻略手册”,黄色报箱取出报纸,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30年过去,《华西都市报》从纸媒时代到全媒时代,再到智媒时代,勇立传媒融合发展潮头,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202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即将迎来30周岁生日,三十而立,奋楫笃行。我们用一场展览回顾过去,展望前路,与时代共振。
11月26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指导,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泸州老窖特曲60版特约支持的“与时代共振——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蜀地人文主题展”在成都宽巷子一号院落正式开展。
《时代的封面》大型装置
展厅大门处的大型版面装置
展览共设置五大篇章,分别是:蜀地之眼——展示华西都市报30年发展历程;蜀地文心——记录四川文艺巨匠口述历史;蜀地行走(成都篇)——呈现成都75年沧桑巨变;蜀地烟火——还原诗意与烟火交织的川式生活;蜀地筑梦——描绘天府儿女不负凌云志、筑梦正当时的新时代画卷。
打破报纸的“平面”
多维立体展示时代之变
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正式创刊,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随后三十年间,新闻行业随时代风云跌宕,《华西都市报》也见证了一张报纸如何从二维平面走向多维立体的全过程。
11月26日下午的宽窄巷子一号院落就像一道“时光之门”,踏进去就与1995年相遇。迎面展示的是一件大型报纸版面装置,在主题“与时代共振”的旁边,是一张珍贵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号头版版面:《做市民的忠实公仆》《清茶一杯辞旧岁,团结更新迎新年》……观众纷纷在装置面前拍照留念,有人指着“版面”右上角展示的“阳光寻呼台”说道:“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说过这东西了。”
观众正在拍摄
策展人唐书婷表示,将展览放在具有川西建筑风格的宽窄巷子一号院落,本次展览就是要兼顾文献性、时尚性和趣味性,让观众不仅能通过照片墙回顾时代,也能留影、打卡、互动。
在展厅进门不远处,一个风格化智能体机器人迎接着观众到来,走近一看,竟然是“苏轼”。观众可以与智能体“苏轼”对话,获得相关信息。唐书婷介绍道,在展览中穿插有各个时代的新闻载体,例如在二楼展厅,灯箱展台上摆放着两台老式电视,正播放着封面新闻的视频报道,在“蜀地文心”单元,观众看到的则是视频、图、文融媒报道的形式。
蜀地文心展厅
而最能直观感受到这种打破“平面”思路的,是放置在展厅中央天井处,名为《时代的封面》的大型艺术装置。记者了解到,这组装置精选华西都市报30年来元旦与国庆的版面,共由40幅大型版面组成,采用鱼线吊装,呈现螺旋上升的样貌。下方一桌一椅,桌上放着老式台灯和泸州老窖特曲60版,传递出“挑灯看报,浓香醉人”的氛围感。
在《华西都市报》中寻找旧时光
“原来90年代的川妹这么潮”
在第三个单元“蜀地行走(成都篇)”中展示了记者们“打街”的许多照片。策展团队写道:用影像生动呈现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成都都市生活的日新月异,既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光隧道,也是一封写给2100多万新老成都人的缱绻情书。
有观众在记者刘陈平拍摄的几组照片下驻足,画面中展示的是90年代成都街头戴着墨镜穿着高腰短袖的女士,观众感叹道:“原来90年代已经这么潮了,一点不输现在的小姐姐。”而在旁边一幅展示90年代外卖场景的新闻照片中,我们能看到的是30年前的外卖行业场景。
展览中还有不少大事件的报道内容,香港回归举国欢庆、奥运圣火登上珠峰、心手相连重建家园……而在这些报道的背后,观众能感受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记者故事。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一张张的照片带领观众穿过编辑室,回到新闻现场,重温报道背后的真实故事。
“蜀地文心”“蜀地烟火”两大篇章从不同领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马识途、流沙河、阿来、李伯清、许倩云、谢洪……听名家金句,用“视频+文字”的融媒体形式,让这些文化巨匠亲身讲述自己经历的如烟往事,借以反映蜀地文化的灿烂精髓和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有阳春白雪的艺术,也有下里巴人的接地气,主办方联合知名美食作家九吃,用图文视听多媒体形式,科普川菜食材、烹饪与文化,讲述与食饮有关的方言和冷知识,呈现一个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风味四川。
尤其在艺术装置“方言挂字”的区域,观众通过靠近装置,开启“正宗的四川话考试”,你能听懂几个和吃有关的歇后语?“老嬢儿吃腊肉——横起扯”“花椒下酒——吃麻了”……观展结束,写下一点感悟,投入黄色报箱,带着30年的旧时光重回当下。
《华西都市报》报刊亭
嘉宾观展留言
与《华西都市报》互相见证,共同成长
不少《华西都市报》的忠实读者来到现场观展,其中不乏许多文艺界重磅嘉宾。
著名作家阿来在展览现场细细观看,看到带有满满怀旧色彩的华西都市报黄色报箱,阿来笑着说,“很多小区都装有这个,我们小区就有一个。”
导演谢洪观展后,告诉记者,“华西都市报从成立开始,就展现出了强烈的新闻性、纪实性、即时性,30年没变过。我们家以前很多份报纸,现在只保留了一份,就是华西都市报。”
青年古琴演奏家,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张婷婷也读《华西都市报》。她坦言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关注《华西都市报》,2006年毕业之后,她接受的第一次专访也是这家媒体,“所以现在一提到这份报纸,我也有一种自豪感,这是一份关切到我身边的读报。我觉得我算是一个《华西都市报》成长的见证者,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我和《华西都市报》共同成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