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和老伴去灞河边游玩,来到一片芦苇丛旁,边欣赏边拍照。
这时,只见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孩指着身旁一片芦苇兴奋得直喊叫:“妈妈,妈妈,竹子,竹子,我见到竹子了!”
小女孩的妈妈,一位年轻漂亮的少妇赶忙走到女孩身边,操着一口西安话轻声娇呵:“瓜女子,那不叫竹子,那叫芦苇。站好,妈妈给你拍几张照片,带你再去那边看看真正的竹子!”
看着那母女两个在不停地摆着各种姿势拍照,我的思绪却飞向了遥远的故乡……
小时候,一到暑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往乡下奶奶家窜去,那会儿奶奶居住的小山村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个巨大的自然乐园。
河边、田野,树林,旮旯拐角,跑到哪儿都是探险的宝地,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一片片随风摇曳、高高瘦瘦的“芦苇丛”了。
每次和小伙伴们钻进里头玩捉迷藏,都感觉自己变成了京剧《芦荡火种》片段里的人物,我还模仿着胡传魁的神气,嘴里哼唱着: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
多亏了阿庆嫂……...
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简直比夏天的冰棍还沁人心脾呢!
直到去冬疫情期间,我无意间翻阅了几本植物图谱,才发现自己当年对芦苇的认知简直是个大乌龙!原来,那些年我们傻傻的分不清楚,就都叫它们芦苇!
其实呢,我们连芦苇的亲戚都认不全!
还有,是不是这些叫芦苇的植物都长在水边?
那可不一定,从河边的浅水湾,直到村边一里多路的乱石滩上分布都有。
比如说,图①这个正宗的芦苇,确实经典,河边常见,无可厚非。
但图②的蒲苇,它虽然也长得高高大大,叶片飘逸,但仔细看,那花序比芦苇要蓬松多了,简直就是自然界的“爆炸头”!
再看图③的芦竹,嘿,这家伙名字听着就小众,样子也略显秀气,跟芦苇的粗犷完全是两个风格嘛!
图④的狄,也是一种与芦苇相似的植物,它同样喜欢生长在河滩和沟渠边,秋天开的花与芦苇花有些相似。在某些地区,荻被称为“铁芭毛”,其嫩茎可以食用,味道甜丝丝的。
还有图⑤的斑茅,图⑥的五节芒,一个个都像是芦苇的孪生兄弟,却又各有各的绝技,有的叶片锋利如剑,有的花序金黄耀眼,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些“芦苇家族”的成员们,并不都住在河边哦!它们有的偏爱浅水湾的温柔,有的却能在乱石滩上顽强生长,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了声,原来我们的童年,竟然是被这么多“伪装高手”给骗了!但话说回来,那份纯真的快乐,不正是因为这些“误会”而变得更加珍贵了吗?
现在,虽然我已经老了,再也回不去那个在田野里疯跑的年代了,但每当回忆起那些日子,心里总是暖暖的。
毕竟,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芦苇荡”,那里藏着最纯粹的梦想和最美好的回忆。它不仅仅是一片普通的草丛,更是我心中永远的童年乐园,是我灵魂的避风港。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阅历的丰富,知识的积累,对于我们以往不太注意的一些事物,不妨也停下脚步,仔细瞧瞧它们的不同。
说不定,它们会颠覆我们原有的认知,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片全新的世界!生活嘛,有时候就是需要这么一点点惊喜和感动,才能让我们在忙碌和疲惫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
2023年10月22日写于西安南郊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