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中国国家画院、西泠印社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承办的“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图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尹兴,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邵建华,《中国书法》杂志主编、西泠印社理事朱培尔,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范正红,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陆宗润,西泠印社社委会艺术创研处处长丁竹英,西泠印社社员岐岖、郑志群、古菲、陈根远,济宁汉文化博物馆馆长高成丰;以及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原所长魏广君,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明,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洪厚甜、王厚祥、蔡大礼、魏杰、唐朝轶,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任军伟出席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谢小铨主持。
为系统地研究书法古迹,深挖传统,推动书法的全新发展,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自2020年开始,采用“品”方式从金石书法研究入手,策划推出了“源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并先后举办了“汉隶十二品新探”“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篆书廿九品新探”“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展,此次推出的“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展,采用邀请和投稿相结合的方式,经评审共有118件书法篆刻作品入展,43篇论文入选,基本展现了当代书家、学者对金石学和刻帖的全新理解。
书名: 《缘于图像背景的 社会和艺术·金 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五: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摄影:张旭辉
主编:陈振濂 刘万鸣
出版社:中国文 联出版社
新书发布会上,以“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展览内容为基础,由西泠印社、中国国家画院共同编撰,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五: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论文集/作品集亮相。据尹兴介绍,此次展览的作品和文献具有典藏性和可读性,以出版的方式向藏品、专家和参展艺术家致敬。同时,引领年轻书法家更多地关注传统,并启发和引导他们的书法创作。
《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五: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内页
魏广君表示,此次展览通过大量的古器物、古拓片,从历史的角度对金石学史进行了梳理,这些作品作为史料编撰成书,构成了一部简明的金石学史图录,是解读金石学史的重要文献。
“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展大致有几个方向:历代金石学文献、著录研究、金石学家研究、金石收藏研究、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涵盖青铜器实物、图像,摩崖石刻、拓本等)。谢小铨表示,此次研讨会对金石学的传统及其当代发展、金石刻帖的学习与创作、金石学家的收藏墨迹研究,以及金石刻帖的文献、著录、校勘、鉴赏、考订、版本等方面进行探讨。
研讨会摘要
(按嘉宾发言顺序)
陈振濂:此次展览作为一个范式,将对当下的书法展览生态起到清醒剂和强心剂的作用。首先,展览展出了大量的经典范本,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审美。其次,展览突破了以往专题性的限制,而是从文明史的角度,不仅选取了书法作品,还展示了种类繁多的器物,如陶器、青铜器、砖石、碑帖等,这样的展览格局更大,视野更广。第三,展览的范式已经从书法的框架中跳出来,不再局限于讨论篆书或隶书,而是关注整个金石学史,这样的展览更接近对文明史迹的关注与研究。
徐涟:金石是书法的重要载体。从2020年开始,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从梳理金石书法资源入手,以品评的方式介入,策划推出了“源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采用拓本研究、书法史论和书法创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对金石拓本展开全新的探索与诠释,先后举办了“汉隶十二品新探”“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篆书廿九品新探”“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展。以北宋第一部大型汇刻丛帖《淳化阁帖》为标志,开启刻帖风气,宋代以后的书法借刻帖而流行,书法因为载体的变化而发生了笔法、字法、章法乃至于风格、流派的衍变。为此,我们以 “金石学史研究与刻帖书法新探”为今年展览主题,延续之前的学术主旨,力图在挖掘传统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书法传统资源,深入展开审美意义上的品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书法创作之中。 这也是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艺术创作与研究机构的使命与责任。
邵建华:此次展览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发展、昨天与今天、古代与现代的关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配合西泠印社的老师们举办好各种展览,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加强西泠印社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高质量的项目。致力于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普及,让普通大众也能享受到这些高层次活动的成果。
朱培尔:此次展览可圈可点,第一,展览出版物图像清晰、编排得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开,无论是学术性、印刷质量还是版式设计都值得称赞。第二,展览主题突出,从金石学史的角度出发,用当下的视角重新审视金石传统,并呈现金石学的发展脉络。第三,展览在金石学史的框架下,超越了以往的展览,尤其是在处理刻帖与金石学的关系上,展现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第四,重新审视碑帖的价值,参展作品并没有按照正草隶篆四体进行区分,而是从书法审美和材料制作方式的角度来进行艺术的甄别和选择。第五,强调实物在展览中的重要性,实物的立体感和质感是拓片无法比拟的,实物的影响力和审美价值是当下人们需要深刻领会的。
洪厚甜:金石学是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对于金石学史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研究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借鉴古代经典范式,以促进当代书法创作的发展。此次展览是一次学术探讨,其出发点是帮助书法家将古代经典转化为当代笔墨。书法不仅是对古代经典的传承,更是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在我看来,此次展览的学术价值在于其既要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也要实现对当代社会书法生态发展的科学推动。
范正红:此次展览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在现实中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展览的突出特征是它从金石学和帖学的角度出发,将其与现代书法篆刻创作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示了金石学的历史传承,也体现了当下书法篆刻的水平。金石学作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学术体系,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思想和精神。而由金石学所支撑的碑学,是书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发展对书法艺术的填充是划时代的,对书法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在我看来,重振金石学对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接续中国文化精神,并将其有机地发展起来。
陆宗润:此次展览藏品跨度大,从金石到碑帖几乎涵盖了文字研究领域的所有门类,特别是《东汉·曹全碑》拓本、《唐·九成宫醴泉铭》拓本、《淳化阁帖》拓本等都是首次露面,这些底本对于书法史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它们不仅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范本,而且对于鉴定和研究碑帖的真伪、优劣提供了重要依据。鉴定在碑帖研究中占据基础地位,只有通过科学的鉴定方法,如比较法和考据法,才能确保研究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文字学、艺术学、材料学的介入,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的碑帖考据和版本研究具有促进作用。总之,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品的展示,更是一次学术的交流和探讨。通过这样的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也推动了书法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王厚祥:看完展览感触很深,第一,展览中的文物、碑帖不仅塑造了民族的审美,也是历代智慧的结晶。面对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强大,也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第二,从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刀刻金石的质感和自然风化的痕迹,这些因素丰富了书法的表现,书法家学习金石书法时应该将这些元素纳入其中,以获得更全面的艺术体验。第三,从展览中我们可以学到古人真正的笔法,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我们的创作中,使得我们的书法品位越来越高。第四,艺术家在推动历史审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文化繁荣的当代,书家应该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与古人相比,更要在审美和艺术上达到时代的高度。
岐岖:陕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考古发现。其中陕西出土的《石鼓》《毛公鼎》《散氏盘》等珍贵文物,都是中国金石学史上的重要篇章。此次展览不仅让我们对陕西的金石学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陕西历史文化的兴趣。
陈根远:此次展览是书坛回归文化、回归传统、蓄积力量的重要举措。这样的展览有助于构建时代的高标准,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未来金石学史的研究,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对古代金石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正,以发出当代的声音。
郑志群:金石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古代器物到民间刻写都在金石学的研究范围内。过去20年间,金石学的研究越来越具体化和体系化,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金石学的地域性研究也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我将以济宁的汉碑作为切入点,深入地梳理和研究济宁汉碑对金石学研究的重要性,期望其能够作为金石学史研究的补充和深化。
高成丰:当前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金石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如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文字,被认为是汉字的最早雏形;我们常说“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是发现和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西汉时期的手写体和刀刻文字,为研究汉代书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面对如此广泛的史料,金石学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陈明:此次展览不仅关注书法的字体和字形,还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文化和历史。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书法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展览囊括了5000年来重要的金石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展览不仅对于书法创作具有示范性作用,同时也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编辑 | 杨晓萌
摄影 | 武广宇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