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清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早早起床,备齐工具,驾驶着打草机来到自家草场,娴熟地收割牧草。

“割下来的草就留在草场,让存栏的牲畜越冬时吃,这样更省人力,散落的草籽来年能长出更多新草,对草原生态也好。”忙活一上午,廷·巴特尔顾不得拍掉身上的草屑,就对几位来访牧民叮嘱起来。

“留在这里能为草原多做些事”

走进廷·巴特尔家的牧场,可以看到3栋房子。最大的那栋,是牧民培训学校。

“学校是旗里建的,我主要给大家讲增收致富和草原保护。”廷·巴特尔一直坚持免费授课,培训学校成立以来,每年有2万多人来学习交流。

廷·巴特尔是开国少将廷懋的儿子。1974年,19岁的廷·巴特尔高中毕业后,从呼和浩特市来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当时牧区生活艰苦。“牧民支个铁架子,用牛粪烧饭,烟熏火燎的。”时隔近50年,廷·巴特尔依然记忆犹新。

当时,年轻的廷·巴特尔很快适应了牧区生活。他边向牧民求教,边刻苦钻研,很快学会放牧、打草、剪羊毛、修围栏等本领。因为能吃苦、善学习,他在21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世纪70年代末,廷·巴特尔有了回城机会,他却毅然决定留在草原,“留在这里能为草原多做些事”。

“要让牧民过上好日子!”廷·巴特尔立下誓言。父亲廷懋也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

“草原才是命根子”

20世纪80年代初,嘎查分自留畜时,时任嘎查长的廷·巴特尔定了条规矩:知青不能养自留畜。当时知青只剩他一个,这条规矩实际就是管他自己的。后来,推行草畜双承包,他让牧民先挑选草场和牛羊,把最差的草场、最瘦小的牛羊留给自己。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廷·巴特尔发现,超载放牧加剧了草原退化。萨如拉图雅嘎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他向牧民反复宣传,“牲畜不是命根子,草原才是命根子”“不能一味靠增加养殖数量来提高收入”,可多数牧民不理解或难以接受他的说法。

廷·巴特尔决定先做出表率给大家看。1986年5月,他卖掉自家60只羊,率先将自家300亩草场进行围栏封育、划区轮牧,在休牧的草场上播撒草籽,搞棚圈建设。牧民们纷纷效仿这一做法,当地很快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0年,廷·巴特尔开始把自家承包的5926亩草场划分为9块,满足四季放牧需求,开辟了打草场、牛犊放牧草场、备用草场、经济区和生活区,各区相互隔离,相对独立。仅几年时间,他家承包的全嘎查最差的草场便得到了有效恢复。

1993年10月,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为了进一步恢复草原生态,提出了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减羊增牛“蹄腿理论”。

“养1头牛4条腿,养5只羊20个蹄子。但是,5只羊却赶不上1头牛的收益,而且对草原的伤害更大。”廷·巴特尔说。

为给牧民们打个样,他将自家400多只羊全部卖掉,改成养殖肉牛,引进优质牛种和本地牛杂交,进行牲畜改良和畜群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恢复、收入增加的双赢目标。

在他的示范下,全嘎查牧民开始实行“减羊增牛”。通过划区轮牧、科学养殖等方式,他带领牧民们走出一条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用我的一生来建设草原”

扎根草原50年,廷·巴特尔的草场养出了最肥壮的牛,打草量也比其他牧民更多。在生产实践中,他在利润最高点、成本最低点、生态最佳点、劳力最优点这4个点之间找到结合点,也就是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高点。

在廷·巴特尔的引领下,萨如拉图雅嘎查有很多牧民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植物,有效遏制了草场沙化退化现象,多年不见的鹿、狍子、狐狸等野生动物现在随处可见。萨如拉图雅嘎查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牧区通了电,修了路,家家住上砖瓦房,开上了小汽车。

“牧民最缺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转变了思路,出路才更宽。”廷·巴特尔说。如今,每年来他家取经的牧民络绎不绝。带牧民参观培训中心、棚圈设施和机械设备等,用通俗语言和现场演示介绍他的经验——努力做到收入高、支出低、劳动强度小、牧场生态好。

廷·巴特尔认为,草原上头脑灵活、懂经营的牧民多了,草原也就变得更美了,乡村也就振兴了。

从1993年到2018年,廷·巴特尔一直担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卸任党支部书记前,廷·巴特尔每年都将自己的一部分牲畜赠送给嘎查的贫困户。卸任时,他还把自己的一些资产分给牧民。

“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党的二十大代表”……一个个荣誉是对廷·巴特尔的肯定。

“我想用我的一生来建设草原,跟大伙儿一起保护好草原、过上好日子。”廷·巴特尔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