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漆棺左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漆棺右帮

2017年9月,北京石景山南宫地区净德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座明代石室墓葬。根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为明代内官监太监赵谅,葬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墓葬中出土一具保存相对完好的彩绘漆棺,在漆棺左右帮及盖板上,描绘出各类人物、马匹、轿辇、山石、树木等图像,绘制人物形象达317人,是目前我国考古出土漆器中人物场景最为庞大的大型漆木器,展现了明代漆艺工匠高超的髹漆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研究价值。漆画系在朱褐色底漆上,以金线勾勒出线条轮廓,其绘制技法可与明代著名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中提及的“描金罩漆”工艺相对应。然而,北方“不干不湿”的地下环境,及不适于古代墓葬中漆木器的保存,漆棺出土后面临着环境突变引起的脆化、起翘、脱落、霉变等多种紧迫性病害,保护问题显得尤为迫切、紧急。为了妥善保护好珍贵文物,首都博物馆成立了漆棺保护工作组,保护项目持续受到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项目的资助,使漆棺的抢救性保护修复这一实践工作得以顺利实施,濒危的漆棺文物得以妥善保存,成功保留了漆画的原始资料信息。

本书便是项目组七年修复实践的经验总结。文物保护修复不仅是一项技艺、一次工作过程,更是一门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成果取得,亦不仅仅体现在文物修复个案的成功,更侧重于科学有效的某类文物普适性修复方法的归纳总结与推广应用。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会为国内同类出土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描金彩绘漆棺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旌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贴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棺板马术、行乐场景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棺板送葬场景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漆棺展开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维效果立体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漆棺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由郑佐一摘编自千文万华待胜识: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 》。内容有删节、调整。

(审核:孙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书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文千华待胜识

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

首都博物馆 编著

ISBN:978-7-03-077352-4

定价:428元

装帧设计理念

本书的装帧设计灵感来源于文物本身。色调及工艺上的运用均与棺椁自身采用的描金彩绘罩漆工艺手法相呼应,来展现漆棺上的亮朱深绛、斑斑金光。护封+ 封面整体采用红色,从内容与材质上又有区分,护封上的人物惟妙惟肖,动感精妙,意在从空间和语境上体现画中画的双重结构。缠枝莲花暗纹线条既可近距离观看,也能为中距离的视线所涵括,形成迤逦奢华的低调美感。瑞云仙鹤凌驾主书名之上,采用行草字体,刚劲婀娜,气势足,韵味浓的主书名与舒展纤细的副书名形成一动一静的视觉效果,来呼应漆器在明清时期出现千文万华的局面。设计理念无论是色彩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内容介绍

本书系首都博物馆承担石景山南宫净德寺遗址明宦官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修复项目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该项目基于大量科学实验,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及成果应用等方面全面地对考古出土非饱水漆木器的保护方法进行了梳理探讨,首次创新性地对中国北方出土典型非饱水类型彩绘漆棺进行科技保护;综合采用多种现代仪器对漆棺制作材料和成型工艺进行科学认知;同时利用三维扫描等先进的高清数字化技术,对彩绘漆棺表面图像、纹样进行了全方位信息采集,在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漆棺保护工作还充分调动馆内外专家学者力量,从历史人文角度对内涵丰富的漆画内容进行了初步解读。本书所使用的各项实验手段对进一步开展同类工作、建立相关标准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漆木器保护工作者、传统漆艺研究人员及漆画创作者阅读、参考。

目 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