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是山东旅游的打卡“圣地”,在这里可以感受齐鲁大地千年文脉流传,领略传统文化魅力。近期,山东博物馆展览又有上新,值得再度打卡,沉浸在文化的海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2.0版亮点纷呈
从全国汉画像石的四个分布区域来看,山东是汉画像石分布面积最广、出土数量最多、起源最早的地区,也是汉画像石的建筑形式最齐全、雕刻技法最多样的地区,同时也有着1600多年的汉画像石学术研究史。山东地区汉画像石深厚的历史底蕴,奠定了山东博物馆与汉画像石的“不解之缘”。
山东博物馆在2010年新馆开馆时,开放了“汉代画像艺术展”,至今已过了14年。但时代在发展,旧的“汉代画像艺术展”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等方面皆已不符合观众的观看需求,于是策展团队决定将旧展重新改造升级。本次“汉画 汉风 汉魂——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是一个从主题、内容到形式、技术全面焕新的展览,更清晰的观展思路、更详细的文物介绍、更先进的展示手段,带领观众走进汉画像石神秘的艺术世界。
“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2.0版本可谓亮点纷呈。这次新展,策展团队选择先从汉画像石的来历开始介绍,让观众初步了解什么是汉画像石,接着从这个汉画像石墓地的整体布局入手,按照神道石刻、汉画祠堂、地下墓室的顺序划分三个单元展现所属的汉画像石文物,这样可以让观众在脑海里建立起一个关于汉画像石的完整概念,深刻读懂这段“石上汉史”。
除此之外,策展团队在旧展精品文物的基础上,更新了30余件新的精品文物,并且复原了部分祠堂建筑,展览中的神道石刻、“朱鲔举办的盛宴”、“仙人世界的西王母东王公”、“拜见老子的孔子”、镇馆之宝东平汉墓壁画等都很吸睛。
本次展览采用文物陈列、场景复原、融媒体、数字沉浸式体验等多重展示手段,打造集教育、研究、沉浸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展览。在所有陈列的石刻文物中,展示最具创意的非“朱鲔石室”莫属,策展团队首次展示了现知体量最大的汉画像祠堂——朱鲔石室的复原场景,这也是本次展览中的一个重点展项。
“朱鲔石室”展项是包括石室原石、艺术品造型、场景复原、数字媒体以及图文阐释系统在内的一个综合展项。由于朱鲔石室的画像石线条非常纤细,又经过2000年时间的“消解打磨”,图像细节模糊不清,于是策展团队就通过投影、金线描边、部分图像填色的方式进行了朱鲔石室的数字化呈现,让观众欣赏到一幅非常精美的汉代宴会的画卷。而在另一侧,策展团队还设置了一个宴郷的复原场景,原物、影像、复原场景三管齐下观众可自行对照观看。
“鲁绣展”带你领略锦绣山东
青松巍峨,彩蝶翩跹;鱼龙为纹,神人成象。这不是诗人画家文思泉涌虚构出的缥缈仙境,而是淳朴的山东百姓一针一线编织的织绣世界。
2024年9月30日-2025年2月15日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的“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通过200余件展品全方位呈现山东地区织锦与刺绣技艺的演变轨迹、民俗情感、造物思想、女性力量、艺术风貌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焕发的新生,为观众带来齐鲁大地色彩与纹理的古老美学。
鲁绣是历史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春秋时期“齐纨”“鲁缟”出现后,织绣技艺在齐鲁大地兴起,至秦而盛。先秦至今,织绣技艺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无数锦线织就的五彩华裳,沉蕴着海岱先民的辛劳汗水与手工技艺。“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统筹利用馆藏的织绣、民俗文物、古籍、拓片、书画、陶器、鲁荒王墓出土文物、骨角牙雕等多种藏品,从鲁绣的“源”说起,着眼于探寻鲁绣工艺的早期记录,展出衣物样式、纺织工具等实物资料,将山东地区千年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鲁绣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自两汉以来就已遍及民间,深深地扎根于山东百姓的生活之中。传统的鲁绣织物多为服饰,也有门帘、床围、桌围、椅套、扇套、枕头等日常用品。
展览还特别“邀请”到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明鲁绣瑶池集庆图》《明天启衣线绣荷花鸳鸯图轴》等四件鲁绣藏品,它们都是以刺绣等工艺摹制书画作品于织物上的观赏性书画艺术品。而到了当代,鲁绣又发展出水墨丹青、油画等新风格作品。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中展出了一件唯美的衣线绣传统服饰作品——明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尽显明代鲁绣精致华贵之美。
此件女长衫竖领、大襟右衽、阔袖,右侧腋下缀一对白色暗花纱绣蝴蝶纹垂带。前胸、后背处绣过肩蟒、花卉等纹饰,左右袖前后各绣一只侧蟒,蟒纹周围绣饰浪花、花卉、盘金线如意云头。
这件长衫为衍圣公夫人所有,是多用于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吉庆场合的吉服。在明代,吉服在各类典章政书、文学作品中被屡屡提及。这件长衫的颜色,古代称之为“香色”,在香色的映衬下,鲁绣典雅大气的“衣线绣”技法使整件长衫大放异彩,给人以华贵雅致的视觉感受。
这件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同样见证了孔氏家族的沧桑变迁。这件裙子以白色暗花纱为底,轻盈而透气,暗花织纹细腻入微,透露出一种清雅之美。引人注目的是裙摆上刺绣的花鸟纹样,针脚细密,线条流畅,仿佛将一幅生动的花鸟图卷巧妙地绣于裙上。此裙采用了齐针、斜针、滚针、打籽等十余种针法,代表了鲁绣“平、齐、细、活、亮、净、匀”的工艺水准。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整理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