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北京义务教育学校开始统筹优化建议落实课间15分钟,在沈阳、天津、青岛等地也陆续有学校跟进。但在成都,天府新区元音小学(以下简称“元音小学”)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开始了这项课间改革。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不改变上下学时间,通过课程融合和长短课形式,保障学生15分钟课间。

9个月过去,让老师们没想到,最初“课间延长5分钟”的一个红领巾提案,却如同一条鲇鱼,可以说,是搅活了一种教育生态,甚至衍生出一份可被借鉴的教改案例,能激发更多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元音小学少代会收到一个红领巾小提案:能否延长课间,将时长调整成15分钟?

“上完一节课眼睛好胀哦,多5分钟可以舒缓眼睛。”

“有时候去功能教室上课,既要收拾桌子,还要喝水上厕所,路又远,根本来不及。”

“课间延长5分钟的话,感觉安全事故的风险会增加。”

“我不赞成将课间变成15分钟,课间太吵了,我喜欢安静点。”

在三(3)中队,学生展开了激烈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这份提案最终得到了32名同学的支持,另有6名同学持反对意见,2位选择弃权。

当“提案”摆在老师们的面前时,也有点炸裂,有的老师认为这有点“开玩笑”——前几日才刚有孩子嬉戏摔倒,现在把10分钟延长成15分钟,不是将“风险期”增长吗,怎么可能!每节课中间多5分钟,那上课时长是不是要缩短,效果如何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学校理念是‘看见儿童’,改革的初衷是想回应儿童需要,让儿童回归本性,既然已经因为孩子们课间可能如厕的时间都不够、休息间隙少,期望做出改变,那就一起面对问题再破解它!”副校长严寒当时在负责这个领域,当即启动课程质量中心、家委会调研,同时牵头试运行。

一周后,在全校范围内提案以超过90%的支持率成功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间变成15分钟,确实迎来了同学们的“狂欢”。但怎么解决在走廊上无意义的疯跑和打闹,除了设置师生安全监督岗,利用扣分的方式“威慑”学生,还有没有其他解决方式?

正在校长团队思索之时,三(3)班的“异样”向全校提供了提升课间利用率的灵感:教室里,学生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下跳棋、五子棋,也有一些同学会到更为宽敞的空地丢沙包、跳皮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天生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交往、锻炼、学习的重要媒介,不如利用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三(3)班的班主任带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全校师生随即开启了一场游戏“革命”。

第一步,为孩子主动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于是,一个学期,走廊里出现了引导地贴,教室里多了益智玩具,楼道宽阔区域出现了羽毛球、乒乓球、沙包、皮筋等游戏材料,户外区域里的果树、中草药也日益丰富。果不其然,同学们追逐打闹的情况渐渐减少,更多用游戏填满自己的课余时间。同学们的活动空间也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可以去操场晒太阳、去橙园数果子、去中草药园辨别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创编游戏。丢沙包、抓籽、跳皮筋、踢毽子这些民间游戏是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而祖辈家长们也有自己百玩不厌的游戏项目。每个月,家委会成员都会前往学校,以民间游戏为基础,利用当前生活环境中更易获得的材料为灵感,带动学生一起制作游戏器具,教孩子们怎么玩。孩子跟着家长一起制作、商议、活动,不仅让传统的民间游戏重现活力,家长们也被卷入、感染,找回曾经年少鲜活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设置提前预备铃。丰富的游戏让孩子们一个猛子扎进了游戏,如何快速“收”回来。调整课时两周后,课间便响起了预备铃。如此,前往操场的孩子知道该回教室了,而老师们也因为时间的充裕,即便更换班级也能从容地准备教具。

因为游戏,元音小学的课间生态被盘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课间遇到同学请教问题,去厕所都没时间。”三(3)班班主任康拙说,“现在有时能到办公室小坐两分钟,给自己放个空,也是对下节课心态的调试。”

最初,即便从教30年的老师,还是会担心课堂效果,这可是比“课间安全玩耍”更难啃的骨头!但看见试行期间孩子们并未因为课间玩耍时间增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状态,教研会上,老师们达成了“向课堂要质量、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4月,在新教材、新课程背景下的一场学术改革在元音启动,以“看见学生 改变课堂”的教学主张入手,学校整体规划课程方案,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以系统设计学生综合素养为牵引,持续深入建设学习共同体,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习共同体”的变革当中,学科开启多种教研形式,不限年级、每周固定时间进行,也有跨学科教研,将各科老师集中在一起,针对某一主题,各抒己见,为课堂带来新的经验。

与此同时,这场改革也吸引到全国同行前来学习。“多层次的教研方式让老师在集中解决某一问题时,又能偶尔跳出学科的界限,让课堂有趣有意又有质。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打破传统分科教学的壁垒,实现跨学科、整合式学习。”校长高小兰认为这一变革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的助学者角色,通过跨学科教研与多重学习方式的融合,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还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下了一个决定开始,元音先后破解了从“延长了5分钟课间,如何保障安全”到“有了时间,如何避免‘疯耍’”,再到“如何进行课程提质”,能否发展为“课间生态研究”等问题,进行了一场用时间换空间、用空间换活力、用活力奠基终身的校园课间生态变革探究,贯彻“双减”落地,当属全国课间变革的先行先试者,在实际成果调研中也真实减少了小胖墩、小眼镜,缓解了学生压力。

如何玩儿?如何控时?如何保质?多出的5分钟如同一条鲇鱼,重新调控了校园节奏,学子放松下来、家长参与进来,老师游刃有余,教研深度融合……2025年,元音小学已在筹备将六年级和一年级孩子搬到距离运动场所更近的教室,保证高年级活跃度,减缓升学压力,同时进行“混龄课间”,激发榜样互助的力量,在环境匹配与“学习共同体”打造上进行3.0版本升级,继续围绕“看见儿童”展开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