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开始调查可燃冰!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天然气水合物。它还有个名字:可燃冰

可燃冰,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耳闻,什么资源量巨大,海底宝藏,如果大规模开发可供人类使用很多年......

确实,这都是它的特点。从资源量上看,截至2019年,全球范围内已发现水合物矿点230个,总资源量估测约为20000×1012m3,为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42倍,资源量确实很大。

今天提起它,是因为日前海南省把可燃冰写进了规划纲要里。海南省地质局发布了《海南省地质局“十四五”规划纲要(修编)》,明确提及要开展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与目标优选。

那这又意味着什么?

01

调查海底可燃冰

先来看一下海南省在这个规划纲要里说了些什么。

海南省地质局提出要进行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与目标优选。《纲要(修编)》还把它做为了重点任务。

在《纲要(修编)》的第十五条明确地写着以下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海南省要针对可燃冰开展一系列工作了,就是在琼东南盆地区域。琼东南盆地在海南省的大概位置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说,这些工作包括搞清楚可燃冰在海底哪些位置聚集,可燃冰形成矿藏的特点和规律,并且还要评价可燃冰的资源潜力。这还不算完,还要圈定可燃冰有利的聚集位置,也就是找到更有利于开发的位置。

这里边还提到一个甜点,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甜点是指油气藏中相对富集且易于开发的区域。

其实,油气开发遵循着这样一个流程:地质调查、地震勘探、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完井、射孔、采油、油气集输。

地质调查就是通过对地层、岩石、沉积、构造等地质方面的认识,查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地带、分布规律,也就是找到油气田。

这个过程是油气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也是基础环节,有了这一步才有后边油气田开发的各个环节。

规划纲要中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为可燃冰开发做的铺垫工作。

说起来,海南重视可燃冰也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2021年9月,海南省地质局印发的《海南省地质局“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曾提到过可燃冰:配合做好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工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建设南海地质研究院,促进天然气水合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三年过去了,海南省对于可燃冰的工作规划已然发生了变化,从配合做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变成了甜点分布规律研究、厘清成矿特点及规律、评价资源潜力和圈定有利富集带。

这个改变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

02

海南的能源宝藏

海南素来被称为我国的宝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油气资源方面,海南省海域预测的石油资源量就有144亿吨,天然气资源量更多,有12万亿立方米,是妥妥的油气资源大省。

从上个世纪70-90年代开始,以中国海油为主的油气公司就在这儿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至今已经形成了多个油气田群落。此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先后在海南海域探矿,并已经在这儿申请了上百个油气资源探矿权。

但可燃冰这一资源量巨大的油气资源,基本上还处于沉睡的状态。资源量有多大?我国做过专门的调查,中国海域可燃冰有约800亿吨油当量,其中南海就有约744亿吨油当量。

面对着这么丰富的资源,也不是油气公司不动容,主要还是因为可燃冰太难开采了。海域的可燃冰从位置上主要在大于300米的深海陆坡区。

大于300米?中国海油已经可以在超1500米的深海开采油气,且中国海油早年间也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为啥也不行?

这主要是因为开采可燃冰与开采油气有很大不同。目前,已经发现的可燃冰有个显著特征:埋藏浅。也就是说,它上面的盖层太薄,泥沙居多。这些泥沙甚至还没有形成坚硬的岩石,有的还具有流动性质。

这样的情况下,可燃冰的开采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难固然是难,但架不住我们对于能源的需求太过旺盛。所以,即使可然冰是一块硬骨头,还是有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前仆后继地研究它。

03

正在积蓄力量

再回到那个问题,海南省的可燃冰规划为什么作出了改变呢?

或许能源需求旺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据海关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原油5.64亿吨(同比增长了11%),是全球进口原油最多的国家,对外依存度高达73%。2023年,我国进口天然气165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为42.3%。

不仅如此,我国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的煤炭,煤炭也是世界上进口最多的国家。这还不算,我国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都在增长,2023年这一数据是5.7%。

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才能满足?答案也只能是开源节流。节流主要是通过提倡节能降耗等举措来实现。

所谓的开源,也好理解,就是通过更多渠道获得更多能源。一方面是以更大力度勘探开发油气等化石能源,要是老油田开发潜力下降就开发新区块,新地层,就比如国家提出的两深一非——深层、深水、非常规。另一方面就是加快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

可燃冰资源量巨大,也被认为是继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之后最具开采潜力的接续能源,并且研究也证明可燃冰有可能成为开发利用的对象。

这么看,可燃冰倒是真的可以成为很好的潜力资源。

接下来,就要说到另外一个原因了。时移世易,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实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其实也是海南作出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可燃冰。自2011年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在祁连山地区和南海地区进行了5次试验性开采。2020年,南海地区的试采还创造了产气总量149.86万m3、日均产气量3.57万m3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并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关键技术。

这些试采行动为我国可燃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数据,也是迈向“生产性测试”的重要基础。

20多年来,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国可燃冰理论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比如成藏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包括可燃冰的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甜点识别和储层评价、调查评价技术及应用等。

此外,我国的海上油气钻井平台制造能力也已经大幅提升,并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蓝鲸1号。这个平台长117米,宽92.7米,可以抵御12级海上风暴,可在全球95%海域作业,还助力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并取得了成功。

再就是,行业内还有一批先进的海洋作业设备,比如钻采取样技术、系列化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查技术等。有了这些装备,就能够有效提高勘察的精度和目标探测成功率。

实际上,我国对可燃冰的勘探开采研究正进入关键的突破阶段。

因此,海南对于可燃冰规划的调整也是基于时代发展的选择。后期,随着海南一系列相关工作的进行,南海海域或许真有可燃冰大气田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