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还没完,重磅消息是一个接一个。调整存量房房贷利率、10万亿化债、降税等等政策之外,笔者关注到住建部和财政部,前几天放出一个大招:
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核弹级了。
中国有293个地级市,加上地级市以上的,总共也就三百来个城市,新一轮的政策支持范围,已经快要全面覆盖了。
从35城扩到300城,全国范围内货币安置潮,又来了!
这次改造的钱从哪里来,两部门印发的通知中说得很明白:专项债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专项借款、商业银行贷款。
不搞虚的,财政、金融,齐上阵,给足市场信心。
很多人觉得,这次政策和2015年-2018年“棚改货币化”政策很像。没错,这个观点笔者也很认同。名字虽然不一样,但本质是相同的。
0 1
全国300城迎来更新的大动作,对楼市影响几何?笔者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经济重要性,不言而喻。
前几天,中国房地产报发布了一篇名为《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的文章,还没看的朋友们,都可以去读一下,笔者就不重新罗列数据和内容了。
这篇文章重申房产对于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经济发展、国民生活和财富等,都离不开房地产。
明年特朗普上台,对于出口肯定是有影响和限制的,只有靠我们内部,让经济良性循环起来。怎么去循环起来,前提还得是老百姓手里有钱,才会愿意消费。
老百姓获得货币安置资金/房票,就能到商品房市场去。房子能卖出去、土地也能得到去化,更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
楼市稳、经济稳、大盘稳。
其次,改善预期,带来希望。
中国人骨子里,对买房有很深的情节,大家都认为,属于自己的家,才是安放亲情、感情、灵魂的地方。
为自己、为家人、为孩子,几代人掏空6个钱包,家里大部分资产被深度绑定。房地产调整这几年,很多问题突现,大家变得小心翼翼,也不可能再有更多钱去买房、买车以及进行其他消费。
城中村改造,覆盖到300城,从根本关注到需求,在焕发市场的信心和希望,激活经济活力。
破局和提振,是笔者对此次大招的另一层看法。
0 2
城中村扩大到300个城市,力度和资金投入,大概率是有轻重之分。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这波富贵肯定是接住了的。
为什么笔者要这么说呢?
一方面,是国家意志的赋能。
去年7月,高层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共有8个超大城市和11个特大城市,其中就包括了重庆。
今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网发布《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公示》,重庆入选首批拟支持的15个城市之一,最高能获得12亿的补贴。
另一方面,是城市政策的倾斜。
2023年重庆制定了“三年城市更新计划:到2025年,将推进棚户区改造8.3万户。
今年,我们计划改造城中村项目82个,并且全部获得专项借款支持。目前已有4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下达征收土地预公告,15个项目启动征拆,已完成征拆1690户。截止到6月,已累计完成投资近80亿元。
首笔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今年1月在大渡口区五一互助片区落地。项目总投资约26.19亿元,其中申请专项借款20.9亿元。
与此同时,江北区、璧山区、巴南区、九龙坡区等中心城区,今年都迎来了征地拆迁消息。
“两江四岸”治理工程,坡区启动九龙半岛滨江段房屋征收;
江北区的宏帆片区一期(南区)下花园15号、寸滩黑石子37号、黑石子柑子园1号、黑石子正街21号等启动征收。
0 3
本次的大政策,本质是为了让市场稳定向好,未来能更走的更远更好。
正如住建部部长在10月国新办发布会上,对于“虹吸效应”的解读:
在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虹吸效应”会产生不同影响。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注重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防止房地产领域虹吸负面作用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一轮改造,也可以看作是提升城市面貌,现在不仅是大城市,很多小城市的建筑界面也都是很老旧了。
在笔者来看,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很多人看来的“普通的刺激政策”。从长远来看,扭转的就是楼市和经济的大势。
我们普通人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顺应时代,等待曙光来临的那天。勇立潮头的重庆,也即将迎来新春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