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强农论坛”在广州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并讲话。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为“农交会”,二十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在当前中央部门精简不必要节庆展会的背景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大型农业展会,也是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展会。
本届农交会举办“强农论坛”,正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重大论断而设立。
韩俊在“强农论坛”上,对全国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行了强调,并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着力点进行了部署。
着力点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一个月前的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消息: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虽然连年丰收,但是粮食仍然不能说高枕无忧。此次论坛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供需形势作出判断: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需仍将长期保持紧平衡。这一判断是我国未来粮食政策的出发点。
因此,下一步还需要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抓好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践行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着力点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会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此次论坛再提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引领能力,下一步要大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成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领头羊”。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方向,是要在种业、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一些“卡脖子”领域、短板领域、未来领域上发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着力点三:农村改革
新质生产力一定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新质生产关系。大国小农是我们基本的国情农情,不能说生产力发展了,机器代替人了,就把农民从生产链条、利益链条中挤出去。
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带动能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领域、延伸环节。
在实践中,河北七旬老太太,也能轻松“耕种”6亩地,靠的就是托管服务,一年下来,托管比出租一亩地多赚200元钱。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是多元的,小农户也可以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着力点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近几年,全球气候加剧变化,极端天气时有发生。表现在农业上,一方面,一些显著的气候性变化正在影响着传统种植,比如最近几年常说的“种植带北移”现象;另一方面,灾害天气多发频发也对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挑战。所以,要增强农业产业链的韧性,就要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
与产业链同等重要的是供应链,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谚语,说的就是保障供应链的道理,要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市场调控能力,一些人口规模大的城市,要在城市周边一定距离内保障基本数量的食物。另外,当然也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
着力点五:农业综合效益
——坚定不移走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之路。
——扎实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转化增值大文章。
——稳步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供给。
这些,都是农业农村部正在推动的一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举措。
本届农交会在广东省举办,广东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目前广东全省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排名全国第四,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36:1。
相信此次农交会,将会在宣传“三农”政策、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活跃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贸易合作等方面发挥新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长虹卧波”。
监制:侯馨远 编辑:李忆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