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8日下午,网络强村·百千万网红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在梅州兴宁市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团省委指导,南方新闻网、南方杂志社、南方农村报、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主办,梅州市委网信办、河源市委网信办、兴宁市政府、腾讯公司协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助力“百千万工程”

汇聚网络传播力量强村兴农

11月27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深化对“百千万工程”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深刻认识“百千万工程”是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提高站位谋划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全省全域、全省人民整体迈进现代化。

在此背景下,百千万网红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启动,旨在发挥网络名人、带货主播的流量聚集优势,联动主流媒体、商业平台等网络传播力量,助推网络强村,展示“百千万工程”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契机,为服务‘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支撑,真正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农民。”广东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同志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希望正能量网络名人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发挥流量优势、传播优势,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助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梅州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向着农业强市加速迈进。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运全在致辞时表示,梅州市重视发挥网络力量,通过互联网加持,让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等梅州味道农特产品香飘国内外市场,走出一条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育“粤式新农人”

政学企联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启动仪式现场,“粤品粤有味”农特产品推介展台上摆满了丝苗米、乳鸽、腐竹、山茶油等农特产品,这些美食从粤东西北征集而来,共同涌入网红们的镜头,经过现场直播、创意视频拍摄,汇聚乡村“土特产”大流量。

现场设置的直播间里,兴宁网红村干部陈焕新@新哥聊振兴 滔滔不绝介绍着兴宁土特产,大屏幕上弹幕飞速滚动,网友们热情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持“新农具”、玩转“新农活”,一批批新农人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本次活动推出“粤式新农人”直播技能培训项目,助力乡村人才成长和产业发展。启动仪式现场颁发了“粤式新农人”直播技能培训讲师证书。

团省委兼职副书记陆秀兴在讲话时表示,作为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的成员单位,团省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拿出最大精力,汇聚最优资源,自2023年起大力实施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机制化、规模化引导青年向县域流动集聚。

腾讯公司文化与内容事业部总经理李海浩在发言时表示,腾讯运用科技优势汇聚向善力量,以数字化手段助力乡村发展。公司创办腾讯SSV为村共富乡村项目,依托微信视频号、村庄云服务小程序、特色农产品云认养等村庄数字化经营工具,助力乡村振兴和低收入人群增收。在广东,腾讯和团省委、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以“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合培育模式,引领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最鲜活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介绍,围绕培育“百名兴乡典型、千名兴乡创客、万名兴乡火种”,“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持续开展活动,目前已有近5万人参加线上培训班学习,1.1万人获得结业证书;举办了9期千人创客班,全省1025名兴乡青年参与线下实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团“粤见美丽乡村”

深入典型村挖掘讲好振兴故事

随着“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一个个乡村蝶变的故事正在广东各地发生,一批批正能量网络博主正将目光和镜头聚焦乡村。

“作为一名95后返乡创业青年,我想用年轻人的方式宣传家乡,推动乡村风光的数字化传播。”林航正作为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在“博罗社牛家明”社媒账号中,他用“英文+方言”的方式,把乡村日常拍得妙趣横生,吸引大批年轻粉丝。村史故事、非遗文化、红色历史……越来越多跟他一样的网络主播走进乡村,记录传播乡村的精彩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故事需要生动的讲述者。本次活动专门举办“粤见美丽乡村”网络强村行,组织一批省内网络名人与南方新闻网、南方杂志社、南方农村报等媒体记者共同组成美丽乡村观察团,深入“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探寻广东乡村在生态宜居、全域旅游、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振兴故事,让广东美丽乡村“破圈”出彩,赢得更多发展机会。

采写: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李艳、南方网记者何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