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液体漏出到组织间隙的机制是什么?液体过负荷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液体反应性和液体清除耐受性是什么?液体过负荷的评估措施是什么?液体过负荷的临床处理流程是什么?五图给你说明!

液体漏出到组织间隙的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液体过负荷的临床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液体反应性和液体清除耐受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液体过负荷的评估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液体过负荷的临床处理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评述:

液体过负荷(Fluid overload, FO)在重症临床环境中很常见,有很多临床研究以及荟萃分析都告诉我们液体过负荷和不良的临床预后相关,增加病人的病死率。

什么是液体过负荷?如何定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是液体过负荷的公式计算。但体重在ICU环境中其实并不是简单能够精确测量的指标;不显性的液体丢失也很难准确监测和评估;液体出入量的记录其实也缺乏准确性。这就为液体过负荷感念公式的准确应用增加了难度。

液体过负荷代表了临床上重要的变化,广泛引用的阈值包括5%和10%,10%是临床干预的阈值。

液体过负荷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不仅与体重变化或液体平衡有关,还与多余水分的分布有关。在危重病中,身体总含水量与血管外和血管内的水的分布均有关系。非张力性容量与产生心脏前负荷的张力性容量之间存在一种可变关系。细胞外水分过多比细胞内水分过多更容易产生FO临床并发症。

液体治疗并不会在初始复苏时结束,事实上,在危重患者中,液体治疗通常会持续数日,其阶段被描述为挽救、优化、稳定和降阶梯阶段。挽救阶段往往需要大量液体复苏代偿因血管扩张引起的非张力容量增加,同时补充张力容量。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液体过负荷,所以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滴定式进行液体治疗,防止液体过负荷。优化、稳定,降阶梯阶段不应再继续给予大量液体治疗,随着组织修复的启动,血管张力恢复,会将部分非张力容量转化为张力容量;随着组织修复,渗漏到组织间隙的液体会主要通过淋巴循环回到静脉,进一步增加了张力容量。这几个阶段应尽可能清除过量的液体,如利尿剂或RRT治疗。

其实简单化防止液体过负荷,那就是不需要的液体就不补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想做到就需要进行相应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有创均可。液体反应性评估其实很重要,有反应性可以补液,无反应性不能快速大量补液。滴定式液体管理贯穿在挽救、优化、稳定、降阶梯四个阶段。滴定式液体管理才是预防液体过负荷最佳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个阶段如何液体管理,上图已经清晰显示。

还要强调的是液体复苏避免液体过负荷是正确的,但不能因为害怕液体过负荷就不敢复苏,导致复苏不充分。就像抗生素剂量不足比抗生素过量的危害更大一样的道理:

液体复苏不足比液体过负荷的危害还要大!